47 以後拿《三國演義》當兵書(1 / 2)

加入書籤

其實,伏湶想要給韓齊、步臨湘、陳堂邑三人,講《三國演義》的故事,並不是他為了在三人麵前,展示自己,才決定講的。

他之所以如此,也是因為他想到了《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這兩本書,在後來明末反賊、後金蟎清和太平天國的軍隊裡麵,幾乎成了軍隊將領,必須知曉的兵書了。

對於將領的個人軍事素質,有後世經驗為佐證,伏湶知道他日後如果想要造反,那就必須要讓手下的將領們,全都「知兵」才行!

想想看,方臘為什麼會起義失敗?

除了本身製定的造反方略不對,剩下的原因就是方臘軍中的將領素質太低了。

就是方臘,軍事素養也不高。

否則,方臘也不會在幾乎已經席卷東南半壁,有了和大宋劃江而治的情況下,就被大宋朝派遣最能打仗的西軍,南下平定了。

起義前後時間,也就不到一年。

這其中,有西軍能打的原因,也有方臘軍隊裡麵,將領軍事素質不高的原因。

畢竟,方臘的軍隊,既然能夠在初期起義成功,將大宋朝在東南的官軍打敗,其手下的兵卒,在個人武勇方麵,肯定是不差的。

哪怕大宋朝在東南的軍隊再弱,但也不會都是菜雞,伸頭讓得方臘這些泥腿子,來砍頭的。

伏湶想來,若是《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這兩本書能早點出世,那方臘和他手下的軍隊將領,製定好合適的造反方略,並且軍中上下都有一定的軍事素養的話,西軍想要鎮壓成功方臘起義,那肯定是非常困難的,就是讓巔峰時期的嶽飛,帶領最精銳的西軍,也不一定能夠平定這樣的方臘軍隊。

畢竟,彼時大宋朝已經失去東南半壁的民心,除了東南世家大族以外,百姓幾乎都主動起義,呼應方臘,沒有民心支持,哪怕嶽武穆再厲害,也不一定能夠把代表著東南民心,手下又有一批擁有一定軍事素養將領的方臘叛軍,給平定。

當然,伏湶說方臘軍隊裡麵,將領軍事素養普遍不高,絕非他胡編亂造。

其中原因,也很簡單。

那就是方臘軍中,普遍都是識字不多,甚至於就是文盲的泥腿子。

雖然大宋朝的評書早已在市井流行,但歷朝歷代,並非所有書籍,都能讓民間隨意傳播的。

像《孫子兵法》、《尉繚子》、《吳起兵法》這些古代兵書,全都是封建朝廷壟斷的軍事機密,私學兵法,甚至普及兵書內容,就會被問罪。

這一手,成為了封建王朝最有效的降低平民百姓起義的危害的手段。

畢竟,就算平民百姓初期造反成功,但軍事素養低的他們,遇到軍事素養高的朝廷平叛軍隊,自然是不可能對付得了朝廷軍隊。

當然,即使這些兵書,偶有流傳到民間,封建朝廷也不怕,畢竟隻要兵書內容不普及,百姓沒人講解兵書,那在文盲眼裡麵,這些兵書也等同於天書,隻有少部分能夠自學的泥腿子天才們,才能在造反中,對付得了官軍。

在所有的農民起義戰爭中,絕大多數農民領袖都是不懂兵法的,因此朝廷鎮壓他們也毫不費力。

而這種情況,在《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這兩本書出世之後,就徹底改變了。

看了《水滸傳》和《三國演義》之後,平民百姓們在不知不覺中,便學會了兵法。

明末反賊、後金蟎清和太平天國的諸多將領,就是看書知兵,哪怕不識字,也會找人來說書,傳播軍事知識的。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將白話小說當成兵書,簡直是胡鬧,肯定是會打敗仗的,但歷史證明《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這兩本書,還真能當打仗和造反的教科書。

明末張獻忠之所以能縱橫天下,就是因為他在行軍打仗時,經常找人給他說《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所以他手下的將領軍事素質都很高。

甚至於,張獻忠留下的軍事遺產,最後還成了日後南明抗清軍隊裡的主要勢力。

而在明末農民戰爭中,張獻忠不是唯一一個喜歡《水滸傳》的領袖,許多義軍首領沿用了《水滸傳》的人名或稱號,如張汝金混名燕青、許得住混名雷橫、王中孝混名宋江。

他們在作戰中,將《水滸傳》中的計策融會貫通,讓得明軍苦不堪言,甚至於最後打到北京城裡麵,建立了大順朝。

在一次作戰中,明末農民軍趁著天降大雪突襲明軍大營,俘獲了明軍主帥。

對此明軍主帥很好奇,曾向農民軍發問:「你們不識字,不通兵法,何以知道利用此天時?」

明末農民軍將領卻是回答:「吾等不知兵法,隻知宋公明雪夜賺索超耳。」

正是因為出於對《水滸傳》的仇視,所以在明崇禎年間,朝廷便開始大力禁止《水滸傳》傳播。

當時,山東爆發李青山起義,李青山義軍在《水滸傳》的影響下占據了梁山地區。

李青山被鎮壓後,崇禎皇帝立即下令「凡坊間家藏《水滸傳》者並原版速令燒毀,不許隱匿」。同時還命人丈量梁山,將此地收為國有,以免再有人效仿宋江在梁山發動起義。

而後金蟎清,就更是如此。

當時的建州女真人,原始部落氣息還很濃,和大明朝相比,社會製度十分落後,根本就不完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吞噬成神 讓你當壓寨夫君,你活成了山大王? 坐井觀天 死靈法師隻想種樹 白月光替身不做了 閃婚億萬老公後,真千金身份曝光了 夜玄 夜玄周幼薇 睜眼在六零,我和老公都重生了 末日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