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如墜蛛網(1 / 2)

加入書籤

「元昌六年,吐蕃年初進貢了三塊巴掌大玉石,玉質細膩瑩白,油性上佳,十分難得。一塊刻了十二個壽字給了太後,另外兩塊本想雕成龍鳳玉佩,可聖人隻讓雕了鳳玉的給皇後,剩下了一塊。」

景瑜頓了頓,指著案幾上碎成兩半的青鸞玉佩。

「檔案上隻記了於中秋之夜賜惠貴妃吐蕃玉石,這種情況十分少見,一般不會賞賜後妃未雕刻的原石,我就去問了司珍房的嬤嬤。她說當時送去時,玉石已經雕好了,但她不認識青鸞,隻說雕得是看起來是既像鳳凰又像孔雀的怪鳥。「

景瑜扌莫著玉佩,隻覺著細膩油潤,觸手生溫。

「直到在金欏寺,我看到了這枚摔成兩半的玉佩,跟皇後時常佩戴在月要間的鳳玉簡直一模一樣,我才知道那老嬤嬤認不出的怪鳥原來是神鳥青鸞。」

謝含辭問道:「這麼說聖人將這第三塊玉雕上了青鸞,賜給了惠貴妃,可是為什麼明明雕著青鸞卻不記在檔中?」

景瑜嘆了口氣說道:」中宮形同虛設,賢妃彼時還隻是小小才人,皇帝專寵惠貴妃已引得不少人側目,神鳥青鸞在傳說中不但是僅次於鳳凰的鳥,還象征了愛情,它們為愛而生,一生都在尋找另一隻青鸞。太後本就對皇帝冷漠皇後一事不滿,聖上或許也是為了惠貴妃著想。」

「都有誰知道這塊雕著青鸞的玉佩賜給了惠貴妃?」謝含辭想若真要有人用它做文章,必然是知道這塊青鸞玉佩存在的人。

景瑜扌莫著下巴,在腦海中搜尋可能會知曉此事的人。

「司珍房一向是聽命辦事,除去雕這件玉佩的匠人,去送玉佩的管事嬤嬤並不認識青鸞。還有皇後娘娘,每月她理帳查檔時,若遇上記錄不全、描述不清的情況,少不得給人叫過來問兩句,再就是合歡宮的宮人。「

「合歡宮?」謝含辭連京城都沒進過,更別提宮裡的各處殿宇,自然不知道合歡宮是何處。

景瑜解釋道:「合歡宮是之前惠貴妃的寢宮,自她去世後就一直空著,宮人也都被治罪,貼身服侍的內監一律仗斃,宮女充入教坊司,十四年過去了,估計也都「

景瑜看著謝含辭眉頭緊蹙,把「死絕了」又咽回了肚子了。

教坊司那種地方,吃人不吐骨頭,女孩越是年輕貌美,受的磋磨越多,說是歌舞樂伎,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其實還是侯門王府取樂的玩物罷了。

「看來這條線是斷了。那當時的工匠,他還在宮裡嗎?」

謝含辭越問越沒有底氣,隻怕是有關的人現在都被斬草除根了,哪裡還給別人重查此案的機會。

景瑜搖了搖頭,「玉璧珍貴,特意找了老師傅,時隔多年,老師傅已經作古了。」

謝含辭長嘆一口氣,又是一個死無對證。

景瑜看著謝含辭一副意誌消沉的模樣,給她倒了杯茶。

「不過這老師傅還有個孫子,你也算有過一麵之緣。「

謝含辭急切問道:「是誰?在何處?」

「就在蜀州。」景瑜不好意思地說道:「不過,前一陣子也死了,案子還是你辦的,就是那個被元宵夜花車燒死的沈畫師。」

「什麼!」謝含辭重重將茶杯擱在了案幾上,她萬萬沒想到,景瑜說的「一麵」竟是他的最後一麵。

謝含辭隻覺得自己麵前好像是密密麻麻的蛛網,許多看起來毫不相關的人和事,背後皆有一條絲線相連,可真的順著線細細去捋,又變成了一個死結。

「你也不必灰心,老師傅去世後,他便投入門下寧王門下做了暗樁,滿打滿算也快有五年了,你可以去問問小皇叔啊,說不定有什麼線索。「

謝含辭冷哼一聲,她現在最不想見的人就是寧王了。

「行,那等我病好吧,你把食盒拿走,我要躺一會兒。」

說著她閉上眼,用棉被裹住了頭,沉沉睡去,沒想到一語成讖,這一病就病了一個多月。先是發熱,接著是腹痛難忍,不停的吐黃水,最後吃不下東西,幾乎每天吃什麼吐什麼。

直到抵達了近京,這裡是安昌郡王的封地,再往北三十裡就是京城了,大軍在這裡整頓,等,他們也進了郡王府休整。

寧王與謝淵預備行一步入京,奏請進獻貢品的具體事宜,謝含辭留在安昌郡王的府邸養病,她一開始是不肯的,可她現在這副樣子,若是強撐著跟父親一同去京城,隻怕回不去蜀州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秦時明月之大反派係統 絕世戰塵 末日狂飆:我屯了千億物資! 醜妃逆襲:她日日想休夫 一紙婚約:天才寶腹黑爹 娛樂:讓你寫歌,你竟然帶火景區 下山後,我在民政局門口閃婚京圈太子爺 你是我藏不住的甜 特種醫妃又颯又撩 吾凰排雲上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