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 實踐出真知(1 / 2)

加入書籤

為了安全起見,陳旭沒有和穀歌中國那位講師一樣在網域隨便找了個電腦,而是選擇cs教學樓的微機室,也就是前九日數據公司。

於是,計算機領域的長距離量子糾纏實驗就在金陵理工大學校園中緊鑼密鼓地籌備中。

陳旭先跑到微機室,將係統的防火牆安全設置中對自己的電腦開放權限。

雖說他可以直接用圖騰係統攻破,但是沒必要,這完全是煎餅卷丸子——架炮往裡打。

防火牆每次被外來力量攻破,有很大幾率會產生係統漏洞。

接著,他回到宿舍。

在回來的路上,他盡量走直線,並用手機測量了這段距離,大概是一公裡左右。

距離雖然不長,但是和現階段人類可操控的量子特比在微觀領域的糾纏實驗相比,算是天文距離了。

按照光速來計算,光速走完這一段1公裡的距離,大概需要333微秒。

如果陳旭測出來代碼分身傳輸信息的時間間隔在333微秒之內,那就說明這段數據傳輸超越了光速。

由此證明代碼分身確實是量子信息技術,而且直接證明了代碼分身已經實現了長距離量子糾纏的信息傳遞。

現代個人計算機的主機頻率大概是2ghz,即cu內數字脈沖信號震盪的速度,換算成周期就是05納秒,也即00005微秒。

也就是說現代個人計算機可以測算出00005微秒以內的時間間隔,完全可以勝任陳旭今天做的量子糾纏實驗所需要的333微秒時間間隔。

理論上的準備工作也完成後,陳旭正式開始實驗。

他首先給一號代碼分身任務:掃描微機室13號電腦上d盤路徑下「text1」文檔,並將數據傳輸給他。

微機室網域的防火牆自帶的係統功能裡就有實時監控,隻要一號代碼分身進入係統,便會標記進入的時間戳。

與此同時,陳旭這邊,他也早已給腦海中的二號代碼分身下達任務:接收到信息就標記下時間戳。

隨後,他將一號代碼分身發送到微機室。

實驗進行中,一號代碼通過網路進入微機室網域。

陳旭腦海中適時浮現text的文檔,表示實驗成功。

代碼分身確實可以遠距離將信息傳遞給陳旭,就像是圖騰係統的加密信息傳輸。

以後陳旭不光可以使用圖騰係統去監控別人的計算機,也可以用代碼分身。

不過圖騰係統兼有攻破防火牆的功能,而代碼分身暫時隻有摧毀係統功能。

圖騰係統相當於精密的手術刀,而代碼分身就是個毀天滅地的大錘。

緊接著,陳旭小跑到cs教學樓微機室,查看了局域網的網絡日誌,記錄代碼分身程序進入該段網域的時間戳。

再和他腦海中第一時間接收到信息的時間戳作比較。

兩個時間竟然完全重合,誤差在00005微秒之內。

陳旭驚呆了。

也就是說,一號代碼分身檢索到信息的一剎那,陳旭腦海這邊就出現了信息備份。

這段信息傳輸已經不是超越光速的概念,而是光速的上千倍。

很顯然,這不是基於經典物理學的路徑傳輸,而是量子糾纏現象,也就是愛因斯坦口中的「魔鬼般的超距作用」。

陳旭坐在宿舍裡,仔細想了想這個實驗。

現在可以確定的是,一直以來都是個黑盒子的代碼分身就是量子信息技術。

這也解釋為什麼十幾兆的程序可以做到那麼多的事情,尤其是可以容納人類的思想。

如果按照穀歌中國的理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無眠之國繁星下 我被老祖宗坑成頂級大佬 我真沒想賺大錢 我家娘子是個兔子精 穿書炮灰每天都在變美 覺醒後我稱霸全書 重生後她橫著走了 女配她又美又凶 超神學院裡的黃金艦隊 對門的貓爺很高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