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蕭遺(1 / 1)

加入書籤

錦平六年初夏。午初三刻,大華皇宮,舒華宮,碎玉軒內。今天是皇七子蕭遺一周歲生辰。小青以及小辰子正在屋裡準備一些給小皇子過生辰的東西。小院內淑貴人坐在院中正抱著孩子在逗著玩,看著孩子臉上露出純真天真的笑臉,還時不時發出咯咯的笑聲,淑貴人臉上也漏出慈愛的笑容。「娘娘,外麵有點起風了,抱小殿下來屋裡吧」屋裡傳來小青的關切聲音「是呀娘娘,屋裡也收拾好了,從禦膳房那邊端來的禦膳馬上就準備完畢」小辰子跟著應聲道。淑貴人比一年前更加消瘦些,原本雍容華貴的麗人,現在看上去臉色蒼白,身材也消瘦許多,身著略顯陳舊的素色雲煙裙,高鬟式發髻上插著玉質鳳釵。淑貴人轉過身對著屋裡感激說道「你們還願意留在我身邊,本宮真的很感激,不然隻剩我和遺兒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這時小青從屋裡走出來接過小皇子真誠的說道「娘娘當年要不是您從宸嬪那裡救下奴婢,奴婢早就被打死了,這輩子不管娘娘您變成什麼樣,奴婢都在您身邊伺候您」。「是呀娘娘,要不是當初您從海公公那裡救下奴才,我也早死了,這輩子我和小青姐姐一樣,不管您去哪裡,奴才就伺候到哪裡」。小辰子這時準備好禦膳也走出屋來走出來急聲說道。淑貴人看著伺候自己六年多時間的宮女太監竟然這麼說非常感動,眼睛不僅微微發紅,然後站起來笑聲罵道「你們兩個小鬼,能和你們主仆一場也是我的福氣」這個時候在小青懷裡的小皇子卻哇哇大哭起來,嘴裡娘親娘親的喊著,小手朝著淑貴人伸去,粉雕玉琢的小臉蛋紅撲撲的,可愛極了。小青頓時臉色緋紅,急的哭到「娘娘,怎麼每次奴婢抱小殿下,小殿下都哭」淑貴人頓時哈哈大笑說道「可能是小青對小辰子平時太凶了,遺兒怕你」小辰子下意識的趕忙低下頭憋著不讓自己笑出聲來,然後抬起頭看著此時略顯嬌憨狀態的小青姐姐還是沒忍住笑了出來。等到淑貴人接過小皇子,小青立馬上前到小辰子身邊伸出手扭著他的耳朵故裝嚴厲道「還敢笑你,午飯罰你不準吃」回到母親身上的小皇子看向這裡突然又咯咯的笑起來。頓時三個人都哈哈大笑。淑貴人看著這一幕蒼白的臉色似乎出現了一絲紅潤,但是想著自從趙貴妃的三皇子因為吃了自己的東西變成啞巴失去恩寵到自己孩子一周歲陛下都沒有出現,又不禁哀傷起來,隻是看著身邊的兩個奴婢的盡心伺候和孩子純真的笑立馬掩飾住繼續輕笑起來。兩年前,皇七子的出生不僅沒有讓當時的淑嬪重得錦平帝的寵愛,反而由原來的淑嬪降了一級到淑貴人,算是遲來的懲罰了。一年來,錦平帝不僅沒有過來看過她和這個孩子還下旨從此宮裡所有人不準去碎玉軒。對淑貴人的月例錢也是一減再減,還規定每年隻有淑貴人和九皇子生日那天以及過年時候才能去禦膳房領些精美食物回來,其餘時候隻能靠每月領的例錢去宮裡換取殘羹剩飯,對於七皇子的名字也是其出生半年後,錦平帝才傳太監過來宣布,一張有燒過痕跡的宣紙上麵寫著一個「遺」字。足見錦平帝對於淑貴人當年對謀害三皇子的懲罰有多嚴厲。而碎玉軒也成了宮裡冷宮中的冷宮。乾華宮,禦書房內,錦平帝比之一年前更加威嚴,不怒自威的眼神讓人哪怕是低著頭也能感到巨大的壓力。「碎玉軒那邊怎麼樣了」錦平帝坐在椅子上批改奏折,突然問道「回陛下,今天是七皇子生辰,辰公公剛剛從禦膳房領了壽宴的食物回去,現在應該是在給九皇子慶祝生辰」魏廷立馬抱拳躬身回答道。「趙貴妃和宸嬪那邊怎麼樣」錦平帝頭也不抬繼續問道。「回陛下,並沒有發現兩位娘娘有什麼異常的地方。」魏廷繼續回答道。「嗯,陳公公你去吩咐禦膳房弄些吃的過來」錦平帝抬起頭對著陳公公吩咐道「回陛下,奴才已讓禦膳房準備好午膳,這就讓他們送過來」陳公公躬身回答道,然後轉身向外走去。「給魏廷也準備一份」錦平帝又說道。陳公公轉身回答說「是,陛下」然後走出禦書房。魏廷也立馬躬身抱拳說道「謝陛下」約莫一盞茶時間,陳公公領來六個藍衣小太監,每人手裡提著一個精美的瓷飯盒進入禦書房後一一擺放在放奏折桌子不遠的另一張桌子上。九菜一湯外加兩碗米飯。菜量不是很多,貴在精致和葷素營養搭配。這也是錦平帝登基以來所提倡的,飲食穿衣節儉,從皇室做起,從皇帝自身做起。這時其中兩個小太監拿起銀針在各個菜裡包括米飯裡都試了一下然後各拿起另外準備的碗筷夾取少量進行試吃。半盞茶之後,見兩個小太監沒有什麼不適,陳公公吩咐三個小太監外麵等候三個留在裡麵負責給錦平帝和魏廷夾菜。待陳公公吩咐完,錦平帝起身坐到旁邊的桌子上然後對著魏廷說道「魏廷,過來陪朕一起用膳」魏廷躬身謝過錦平帝之後,就坐到錦平帝側麵。「今日奏折多些,就在禦書房用膳了,正好用膳期間你陪朕說說話」錦平帝指著其中一個菜然後對魏廷說道。這時三個太監中其中一個稍年長的立馬走向前給錦平帝添加相中的菜餚。這時陳公公吩咐這三個太監也出去等後,由他為錦平帝添菜。「這一年你做的不錯,以雷霆手段接任魏家之主後,開始讓魏家勢力漸漸退出朝堂,皇後在後宮裡也安靜了些」錦平帝沉聲道。魏廷立馬起身行禮回答道:「臣代魏氏一族謝陛下寬宏仁愛」「不用拘禮,坐下用膳吧」錦平帝看著魏廷笑著說道。「如今朝中局勢你也清楚,這幾年朕推行新政,受到阻礙的地方越來越多,你怎麼看?」錦平帝接著說道。「回陛下,微臣隻是禁軍統領,專司陛下和皇城的安全,朝堂之事,臣不敢妄言!」魏廷小心回答道。「無妨,你與朕從小便一起長大,一起讀書習武,後又一起遊歷江湖,你的才能,朕很清楚。」錦平帝說道。「不知陛下有任何旨意,臣必當萬死不辭。」魏廷起身說道。「你如今已成魏家家主,承了國公的爵位了,再做這禁軍統領一職,已然不妥,朕想你進入朝堂中,替朕的新政出一些力」錦平帝道。「承蒙陛下厚愛,臣這一身榮華皆因陛下所賜。臣本是魏氏庶子,幸在年少時成為陛下的伴讀,才有了後來這國公的體麵。陛下的厚愛,臣本應萬死不辭,隻是新政一事,是關國政大事,臣與新政從未有過接觸,隻怕耽誤了陛下的大事,萬死難赦。」魏廷有些為難的說道。「當年,朕母妃因朕難產而薨,遂被先帝厭棄,於宮中被普通宮女照顧,備受欺辱,三歲時幸得受封開府的信王兄和信王嫂照顧才得以成長,其後多年更是多次在皇兄和皇嫂的幫村下,才能逍遙自得。七歲時,得皇兄相助,朕才能在尚書房內能讀書,也是皇兄的極力推薦,先帝才任命你為朕的伴讀。十八歲時,又得王嫂幫助才能娶到當時魏國公的庶女,當今的皇後。朕成年後因喜山水江湖間,更不被先帝所重視,皇子十八歲開府建衙,朕二十歲時卻還隻能在信王府。是皇兄多次在先帝麵前,為朕求情開脫,並數次用功勞為朕謀出路,朕也才能在二十二時被封王開府。王兄和王嫂對朕之恩,朕這一輩子都不會忘,可惜王兄被害後信王嫂也隨王兄而去,更讓朕難以釋懷的是,王兄的五位子嗣竟在朕眼皮下被一一殺害,僅剩清雪當年因王嫂逝去不滿周歲養在皇後身邊才得以活下來」說到此處,錦平帝,竟有些許哽咽,這是他登基六年來少有的失態之處。足以看出當年的信王殿下對其影響之深。「陛下請保重龍體,臣惶恐,臣亦感念當年信王殿下提攜之恩」魏廷也有些哽咽的說道。李公公隨即遞上兩方黃色龍紋手帕給錦平帝和魏廷。然後退至一旁。錦平帝接過手帕,隨後閉目深吸一口氣,再睜眼時,神態已恢復,帝王威嚴已然喜怒不形於色。錦平帝接著說道「新政是信王兄當年所提,乃利國利民之策,當年雖得先帝支持,卻迫於玄景及其一黨以及朝堂內外諸多勢力的的阻礙,進展的極為緩慢,王兄故去後,新政更是被廢除。如今朕以雷霆手段繼承大統,必繼承皇兄遺誌,推行新政。朕雖得諸多勢力幫助才得以登基,但如今我大華,卻慢慢被諸多勢力所滲透控製,長此以往,我大華億萬子民必將陷於水深火熱之中,而朕和朕的後人也必定會受製於此,甚至有被亡朝滅族之危。」「陛下深謀遠慮,臣不及萬一,微臣佩服」魏廷說道。「少拍馬屁,以你之能,縱然有些許看不清,但總的大勢還是能看明白的」錦平帝笑罵道「微臣惶恐,請陛下恕罪」魏廷急忙答道。「如今九州三十六國,雖因各種原因,各州之間相對和平穩定,但每一州內的各大王朝卻時有戰爭。據朕所知,百年來九州三十六國內均被數股不明勢力逐漸滲透,其背後所謀者必大,朕相信其它三十五國的當權者必然也有察覺。未來幾十年後,九州各大王朝,乃至九州幾十億的子民都將陷入危局之中。隻是如今各州王朝間都想成為各州間唯一的王朝。而我大華,亦被四國虎視眈眈。對於這幾股勢力,相信很多當政者都因種種原因而無能為力。」頓了頓,錦平帝接著說道「魏卿,朕今天之所以說這麼多,就是相信你也和朕一樣,不願在不久的將來,我大華億萬的老百姓變得水深火熱,而我大華王朝最後在我們這一代開始亡國滅族!」「陛下之言,振聾發聵,微臣雖知曉我朝些許大勢,卻不知我大華竟然麵臨如此困局,今後陛下對臣不管有何安排,臣必然萬死不辭」魏廷聽到錦平帝說的如此沉重,立馬高聲應道。「好,好,好」錦平帝一連三個好字。然後接著說道「大華如今一百多萬軍隊,有五成在四境由四王統領,三成分散在十六郡內。一成半在京都周圍,僅有辦成掌握在京都朕的手中。」錦平帝喝了一口茶,接著說道「至於文武官吏,有六成是出自五王七公門下,三成來自江湖各大門派世家,僅有一成來自民間。中高級武者更是有七成出自七大派和五大世家,如今朕的新政推行如此困難,就是因為觸動了他們的利益,處處受製於他們。想要攘外必先安內,朕隻有先通過新政真正安定大華後,才能有足夠的能力來對付暗中湧動的這幾股勢力,還有四大王朝的危險。」「微臣明白,微臣雖不知道陛下新政具體措施,但微臣知道,新政推行除了來自朝堂內外的阻礙,最重要的就是缺少推行新政的人才」魏廷說道。「說的不錯,但準確來講,我大華不缺實行新政的人才,隻是這些人才大多依附或者出自這些勢力,自然被這些勢力所掌控。」錦平帝道「微臣明白,陛下讓臣接管魏國公府,調離朝中魏府門生,就是想以此把空出的位置讓給科舉出來的天子門生」魏廷恍然明白,於是說道「魏卿,朕雖貴為一國之君,但很多事情不是朕想如何就能如何的,哪怕是這官員任免一事,朕也要與朝中幾股勢力進行博弈之後才能決定,有所得,必有所予。」錦平帝嘆道。伴君如伴虎,哪怕錦平帝再如何看重魏廷,再如何推心置腹,魏廷心中也明白,終究也隻是帝王心術罷了。就像讓其承襲魏國公爵,調離魏國公府門生於一事,魏廷心裡也明白,還有很多更深層次的原因,錦平帝不說,他也不能說破,隻能裝糊塗。於是魏廷愈加恭敬的說道「微臣慚愧,臣不能為陛下排憂解難,讓陛下憂心至此,實在罪該萬死」「魏卿言重了,自兩千年前第一個王朝開始,君王,便多內憂外患。為君者,既要享受權力,善用權力,卻又要時時提防權力被奪。多少君王夜不能寐,整日活在提心吊膽之中。當年若不是信王兄被害死,朕就做個縱情山水逍遙江湖間的俠王,豈不快哉嗎」錦平帝看的出魏廷心中有多顧忌,心中也明白,自古君臣有別,帝王心術使得皇帝漸漸成了孤家寡人,除了信任權力,再無可信之人,甚至連自己都不能信任。於是錦平帝繼續說道「魏卿,朕今日與你說了這麼多推心置腹的話,就是想你能安心助朕,將來與朕有始有終,做一對能流傳千古的君臣佳話,朕也在此允諾你,將來異姓王必有你的一個位置」「陛下厚愛,微臣惶恐,微臣必當竭盡全力為陛下分憂。至於異姓王之說,還請陛下不要再提,臣與當年的陛下一樣,若不是身份職責所在,也一定要走遍九州三十六國,做個逍遙自在的人」魏廷連忙說道。「朕知道,若不是這些年為了朕,你早就離開朝堂過去。魏卿,今後辛苦你了,不過你放心,朕會給你全力的支持,三天後的朝會,朕會宣布一些事情,你先回去準備一下,禁軍統領一職,朕自會安排。」錦平帝說道。「是,微臣告退」魏廷起身說道。然後走出禦書房。「難為魏卿了,說了這麼久的話,這飯倒是沒吃的幾口,做朕的臣子,實屬不易呀」錦平帝笑著對陳公公說道。「雷霆雨露皆是皇恩,能得陛下厚愛,莫說這一頓飯,就是要其立馬去死,那也是天大的恩賜」李公公也隨即笑著回答道。錦平帝頓時哈哈大笑。三天後,大華皇宮,乾華宮,太和殿內。錦平帝宣布了四道旨意。一,冊立十一歲的皇三子蕭承為儲君,一個月後舉行太子冊封大典。二,建立一支新軍,名字叫做羽林衛,獨立於其它兵種,有搜查監督抓人審問之權,編製在三萬人左右,由魏國公魏廷半年內組建完成,並領統領一職,直接對錦平帝負責。三,由原來三年一次的科舉考試,改為兩年一次,並於明年二月設立恩科,以慶賀冊封太子之盛事。四,兩年內由皇家和地方豪紳出資在十六郡每郡內建郡學一座,府內府學一座,招收地方豪紳子嗣以及寒門子弟,增設經學和農學兩科。由此,大華正式開啟了後來二十多年的錦平新政。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輝煌聖弩之刀劍的終結 無敵狂梟 神豪,越敗越有錢 從神魔世界到幻影忍者王國 人類的枷鎖 輕吻小茉莉 人間華夏史 吻紅唇,攬細腰,真情侶就是甜 回憶是一朵凋零的花 雲邊有家咖啡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