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可堪回首(1 / 2)

加入書籤

行文至此,故事已逾四分之一,筆者卻有額外的話要說。筆者十分推崇金庸先生將歷史融入武俠的特色,認為俠之大義必定是要符合歷史發展潮流。《射雕英雄傳》中的宋金對立,楊康與郭靖的對決,便是如此,而《倚天屠龍記》中的恢復大宋名號,同樣也是一個時代的痕跡。在本中,元亡已四十餘年,亂世不再,武林似乎已無構寫之意義,而筆者也不善描寫感情,故兒女情長之事做不了主題。因此便想到靖難。謝有禪乃一代軍事家,縱橫元末大陸數年,朱棣一介書生,自恃無武學根基,但是卻學會了用兵之道,才有了後續的故事。而秦瀟湘,也在一樁樁奇遇中懂得了許多道理,成長為武學大師。這是筆者的一些構思,供讀者參考。至於千秋偉業,以及這兒女情長,還得細細道來。2023710

翌日大早,瀟湘便開始教朱棣一些簡單心法,並教他使劍,可誰曾想這朱棣手腳笨拙的很,連簡單的起劍落劍都使不出來,更別提一些劍法輕功了。謝有禪在一旁看著二位,不知如何評價,隻得苦笑。

瀟湘卻不死心,反復演示著簡單招式,並讓朱棣跟著她一起,這朱棣也是誠心想學,可無奈武學根基太差,竟學不會這一招半式。半日過後,瀟湘疲憊地躺在地上,喊道:

「累了累了!師哥你自己練吧!」

朱棣神色尷尬,但也不便再麻煩,便找了個清淨的地兒,開始琢磨起來。瀟湘望向謝有禪,他竟已經眯著眼睛睡著了,看來也是看倦了他們兩。瀟湘便站起,順著這牆邊一個人走著,思索著。

此麵牆布滿藤蔓,石紋亂麻,正值盛夏,尤其蔥綠。瀟湘卻盯著發了呆,隻見這藤蔓之間隱隱約約可見一裂痕,顏色並不對接,且之上風流亦不對勁。瀟湘見狀,拿起佩劍,對牆壁便是一陣揮舞,劍氣直抵牆壁,藤蔓被打得四分五裂,被遮住的景象也浮現眼前:隻見一個洞口儼然立於牆下,洞口有劍痕,顯然為人為所造,隻是歲月悠久,已被植被覆蓋,不見天日。

瀟湘驚訝至極,見洞內略有光明,便走了進去。洞內並不大,隻是有一副壁畫懸於牆上,牆下豎一長劍,劍舊而無痕,似乎訴說著很久之前的故事。

畫中,一江春水,斜陽草樹,有一橫舟。遠遠望去,江天一色,舟山有兩孩童,女孩紮著鞭子,正端起盛滿粥的碗,伸向臥榻在床的男孩。男孩神色疲憊,似有重疾,一旁桌上放有兩隻草螞蚱,也是瀟湘小時曾見過的玩物。除此之外,畫中再無他物,隻是江水長流,畫中物景不知身在何方。

瀟湘滿臉疑惑,也不知此為何物,便走向前,拔出了那把劍。劍有靈氣,劍柄由白玉鑄造,劍鋒歷經風霜仍閃耀無比,刻有「倚天」二字,而劍中有斷痕,易看出曾人為修復過。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倚天劍!」瀟湘大驚。

此時,動靜聲也驚動了洞外的謝有禪和朱棣,遍尋瀟湘未果,擔心其安危,便尋到洞裡來了。二人見瀟湘舉劍沉思,才放下一顆心來。二人又不免抬頭,看向這江水行舟圖。朱棣也是不懂,一臉的疑惑。而謝有禪卻不一樣,此情此景,他是終身難忘。隻是未免太久,突然望見此景,竟有些恍惚。謝有禪一眼便知此為回憶之作,當年漢水行舟,雖稱不上繁華,但也不至於如此破舊,而那漢水也斷沒有如此之氣勢,東流不久便注入江水。雖是如此,畫者所述場景,倒是完完全全,謝有禪不禁感嘆:

「沒想到你師父多年來仍記得漢水之事,此生虧欠又添一賬啊。」

此句話引起了朱棣和瀟湘的注意,二人不禁回頭,瀟湘問道:

「師父這是何意?師父莫不是知道這畫的由來?」

謝有禪看向了她,見她手中所握劍有重修之痕,便也即刻心知肚明,伸手要過了這把劍,隻是此時,他的思緒想到的是另外一個人。此劍搓近了他與昔日愛人的距離,二人因此結緣,隻可惜正當紅塵作伴之際,斯人先去,留他一人在世間虛度。

「哈哈,有些事說來話長,以後再慢慢和你二人說吧。此劍便是當年大名鼎鼎的倚天劍,元末大起義時被毀,被明教教主重鑄,送還給了靜音師太,此地既有此劍,九陰真經也應不遠。」謝有禪看向瀟湘,又把劍遞了過去,「既是峨眉之劍,此時交於瀟湘在為合適不過了。」

瀟湘接過劍,若有所思。劍氣凜然,似乎訴說著悠悠往事。

二人閒聊之際,朱棣卻在一旁搜尋,突然,看見了拔劍之地下左側,藏有一黑匣,匣中放一手抄書籍,上有「九陰真經」四字。朱棣連忙喊瀟湘與謝有禪二人,將真經取出交於瀟湘。瀟湘見書大喜,竟不知是天意還是如何,得來全不費工夫。

謝有禪亦麵露喜色,笑道,「隻道是峨眉眾師祖保佑你,你這小娃命不該絕啊。」

瀟湘笑道,「瀟湘也沒想到師父竟把秘籍藏在此處,我們誤打誤撞來到此處,卻拿到了秘籍,看來上天也在幫助我們!」

朱棣見瀟湘喜出望外,不忘挖苦道,「是保佑師妹你罷!我與師父被困於此地,可是什麼也沒有得到啊!」

瀟湘大笑,也不跟他計較,便翻開九陰真經一頁,隻見扉頁上寫道:

洪武九年,餘故地重遊,因感世事變遷,作此畫於洞中。既非留戀於往事,亦難忘故人之姿,隻願紅塵往事,一任漢水東流。舟中之人已不再,而今唯渡峨眉山。既已太平盛世,至邪武功便不再記憶,而有感師祖之父母心血,便留拓本於內。欲修此功者,務必斷絕七情六欲,否則情至深處,可至萬劫不復。

瀟湘念完,謝有禪難免生情,喃喃道,「道是舟中之人已不再,我倒是不願與她相遇見,若非當年漢水錯遇,其後又怎會多生事端!」

朱棣疑惑,便問道,「見師父所言,和峨眉師太似乎頗有淵源。」

謝有禪點頭,卻不再多說。瀟湘見狀也不再多問,而看向那一本九陰真經,心裡的生存希望也燃燒了起來。她便要在此地學會心法,有朝一日返回峨眉,將倚天劍帶回,也順便詢問兩位師父的故事。

即日起,瀟湘便開始苦學九陰真經,而朱棣根基不足,無法參透,隻得在一旁仍舊學那幾招舞劍。謝有禪在一旁指導瀟湘練習,常常指出不足,並勸告瀟湘適可而止,不必深究。朱棣看著瀟湘武功漸長,也難免高興。他數了數日子,半月之期應該快到了,蓬萊之人若發現他未回去,必定要傾兵來尋他。得救之後,再將謝有禪,秦瀟湘二人引薦回燕王府,加上楊千裡之輔助,稱霸江南武林不在話下。想到此,朱棣不禁暗喜。秦瀟湘見他傻笑,便走過來,敲了敲他,說道:

「師哥!不好好練劍在這傻笑什麼呢!」

朱棣抬起頭,見瀟湘一席白衣,笑容燦爛,此刻真如天仙一般,他笑道,「隻是想到了師妹將要痊愈,心裡高興。」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在大逃殺裡談戀愛 次元入侵現實 有一天,我成了冥界團寵 重生毒妃:王爺寵妻手冊 權傾天下:我被皇帝偷聽心聲 特利迦:如果是被卡爾蜜拉撿到的 幻想與虛無更迭之季,山花開遍 獄暗可原 拒不復婚:前夫,滾遠點! 問風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