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首都(2 / 2)

加入書籤

黃河的治理工程是世祖李來亨的遺訓,大順對於淮河、黃河、海河三條河流的治理工作持之以恆,堅持了一百多年的時間才算基本上完成根治。

在三河中,無疑黃河的治理工程花費人力物力最多。

畢竟黃河的存亡關係開封的危亡,一條河流、一座城市,命運相互纏繞,好在順朝的執行力比兩宋強得多,國家有足夠的毅力徹底根治黃河水患。

哪怕要花費一百多年的時間。

考慮到開封的人口裡,至少有五分之四是世祖朝以後,才從大順分布全世界的無數屬地裡遷徙來京的;

考慮開封的城區麵積裡,十分之九的部分也是在世祖朝以後才建設起來的。

我們完全可以說這座城市並不是兩宋以來開封城的衍生,它雖然誕生在宋朝開封府的基礎上,可確實是一個嶄新的城市。

而且在城市的氣質上,也更接近於長安那樣世界之都的氣質,而非是宋代開封的市民文化氣質。

其實李來亨本人,因為開封城無險可守,又有黃河水患的危險,一直是心之念念遷都想法的。

他一直以來,遷都的考慮,就是三個選擇:遷都長安,遷都北京,或者再建一座新都。

開封之成為大順,甚至是全世界的都城,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很偶然的原因。

如果當年李自成的北伐打下了北京城,而沒有止步山西,那毫無疑問北京才會成為大順的都城。

或者後年多爾袞的南下,如果沖進了河南,說不定順朝就會遷都到後方的襄陽或武昌去了。

長安是大順元勛們最青睞的地方,而且經過周祚鼎的治理,關中經濟也實現了簡直堪稱跨越式的復蘇發展,已有了作為首都的潛質。

世祖朝又有很多年著力西北,和準噶爾進行多年的戰爭,遷都長安也有利於控製這場戰爭的烈度。

但可能也是因為西北敵人的危險,朝廷要考慮到遷都長安以後,敵人進攻京師和延安祖墳時,朝廷該怎麼辦的事情。

而北京,其實對朝鮮和日本的成功征服與開發,也給北京重新成為首都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礎。

畢竟一個繁榮不亞於南海的東海經濟圈已經形成了,北京作為這中間最重要的城市,在經濟上來說是很值得考慮的。

隻不過北京與大順沒有太多歷史關係,本朝的元勛大臣們也都並不支持這點。

李來亨本人最堅持的建形城的方案,大致上是考慮在沿海地區,如天津甚或鬆江一帶,建立一座宏偉的城市作為新都城。

可經過計算以後,其花費簡直是天文數字,自然完全不被群臣所接受。

開封的首都地位就這樣慢慢確認了下來,到李來亨去世以後,更再無爭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我隻想安靜的當一名主播 洪荒之焚天帝君 我在九叔世界當天師 我老婆實在是太強了 英雄聯盟之瘋狂主教 重生之暴利係統 黑夜支配者 失憶神探 我真的長生不老 火影之妖蛇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