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4 章 各行祖師za(1 / 2)

加入書籤

聽到後人講治水,原本不在意天幕講述的眾帝王挺直了背脊,半身向前傾,期望能得到治水之法。

唉!王朝國土廣袤,各類災患年年不止,若哪年的無災害,就是風調雨順的好時節,值得帝王率領群臣隆重祭祀天地!

【水被我們認為是生命之母,追溯華夏農耕文明發源地,就會發現華夏文明都誕生於大河流域。

因為水能帶來豐富的資源,能為農業生產提供便利,積累餘糧供應不生產者,使人類文明得到發展;

水受到氣候、地理甚至人為原因變會狂躁,水流如同哥斯拉帶著巨浪毀天滅地。

為了使河道通暢不泛濫成災,我們與洪水相抗的歷史,就是一部華夏民眾自強史!】

李世民:後人又換了講述語氣,就…挺讓他不自在。

總覺得怪怪的!

【我國共有七大水係,珠江、長江、黃河、淮河、遼河、海河和鬆花水係,七大水係中決口最多、危險最大、對我們最為重要的是兩條河域:長江和黃河;

長江從秦朝到清末發生較大洪水次數為:217次,鴉片戰爭到千禧年前,特大洪水8次共79次;

洪水發生時間為:隋唐時期長江約18年/次,宋元時期約5-6年/次,明清年代約4年/次,民國幾乎年年遭災,某些濱湖地區十九不收。

黃河從東周起到戰時下遊決口次數為:1590餘次,若論河水泛濫年份:543年(總年數),河流大改道有26次,平均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以上數據是史書可查數據,其他水係均有不同次數的洪水泛濫,我們暫且不做討論】

三國江東

孫權盯著長江水患次數狠狠地吐了口氣,江東大體安然無憂。

吳國以長江為屏障,產糧地亦是沿江平原。

若長江如黃河泛濫,他不敢奢望北上,能保下家業亦是天幸!

現在的江東與後世相比,完全就是窮山惡水,他抹了把臉,為了消化江東,他孫家三代紮根江東,又費盡心思說服世家大族出力開墾山土。

至於天幕說的水土流失…孫權苦笑,他東吳得要有水土流失的機會行啊!

民間

兩河受災數量一出,兩河流域的百姓哭聲一片,那些家有貲財的富戶回望家中老小,咬牙下定決心:「搬,咱們遷到南方去。」

老妻遲疑:「當家的真要如此?這幾年咱們都生活得好好的,這」

還環顧自家,要讓她舍棄辛苦掙來的家業,她實在舍不得。

穿著細綿衣裳的富戶厲聲大喝:「你知明歲、後歲會不會發洪水?」

一旦發洪水別說家業,全家老小命能保住命就不錯了。

搬,必須搬!

吳曉思不知自己短短數語,就讓多少人起了遠離故鄉的念頭,她仍按照著t講述:

【為何黃河決堤次數如此之多?

除了自然因素外,還因華夏文明依黃河興起,歷代經濟中心皆為北方,朝代興起、戰爭大多圍繞北方,這也是為何黃河災患次數是長江n倍的原因之一。

總之歷朝歷代都在水患上吃足了苦頭,為平息水患換得一時安寧,百姓會祭祀河伯給河伯娶妻,甚至將童男童女推入河中等等,這些迷信方法——全都沒用!

有用的還是靠咱們自己,自古以來歷朝為了安天下興天下、富天下,在水利方麵都下足了大功夫,方法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技術單一類:修建水渠;

技術復雜類:蓄水池類,如都江堰等;

舉國工程類:開鑿運河,如靈渠、大運河等;

人與自然相抗類:給黃河改道;

傳說級別類:重整水係定九州!

不顧他人死活類:摧毀黃河口,洪水淹天地!】

民間

滄桑的婦人死死地抓住女兒l,大聲哭喊:「裡長,仙人都說了祭祀沒用,沒用啊!」

她把女兒l拉到身後跪倒在地,用盡了聲音自辯:「村裡三年祭祀一女孩,可是河裡還是要發大水,如今仙人都說要靠自己,別村能修水渠,俺也能修!」

準備讓村民抓住女孩的裡長皺緊了眉,他讓躊躇半晌決定暫停神跡,但是他強行讓村民抓住想要躲藏的女孩:「要是仙人有治水之方,那就靠咱們自己治水患,要是沒有」

婦人癱倒在地,明白裡長話中未盡之意,一息後她掙紮著爬起來,朝神跡砰砰砰地磕起頭來:「求仙人救救俺女兒l,求仙人大發慈悲救救俺女兒l。」

【技術單一類:修建水渠:

水渠更多的作用是引江河之水灌溉農田,水渠距離有長有短,修建水渠者分兩類:朝廷大工程類及地方類。

地方類水渠工程又分兩類:以父母官為主的中型水渠類;

各村或縣城自發合力開鑿小工程類;

村縣水渠工程:如唐文宗時期的魚水青神縣,榮夷人張武等百家鑿山釃渠,溉田二百餘頃。

此類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大多是民間自行出資,進行開鑿及維護】

治水技術呢?

劉徹勉強按下摔杯的沖動,原本他想痛擊匈奴後,再集中力量治理水患,而現在

他掃過天幕揉了揉額角,後人提及水患種種…朝廷不解決黃河瓠子決口,就會喪失民心甚至動搖大漢根基。

想到如今黃河一石水裡六鬥泥,劉徹就忍不住頭痛,若有治理之法還好,沒有那…治理水患耗費巨大,朝廷又將對匈奴宣戰,錢從何處來?

後人,你別光講述,說說治理之法啊!

【而地方政府修建的水利,除了百姓受益外,水利也代表著官員政績。

自古以來水利與民生最為緊,地方上能修水利者,至少表明此官是能做實事乾臣,此類官員大多憑修水利功績,被歷史長河銘記;

如戰國時期魏國鄴令西門豹引百姓挖漳水十二渠(),消除水災(),使鄴城農業從荒蕪變成富饒。

又如金朝唐縣縣令劉弁率眾開渠引水,澆灌羅莊、伏城一帶農田數千畝。

到明萬歷年間時,縣令楊一珪將此渠疏通修復,將水渠延長至七十裡,讓當地二十八村受益,灌溉農田不計其數。

提到魏國國君是誰我們或許不知,但西門豹的故事卻是代代相傳到如今,甚至選入小學語文課本】

天幕上展出一本封麵寫著『西門豹治鄴』的書籍,引得天下嘩然,後人真的宣揚有把治水能臣啊!

瞧瞧天上的小冊子印得多好?

而更多的繪師則好奇冊子上的人物繪法,其圖畫色彩雖然死板,但也頗有一番新意,唔,值得細探幾番。

被天幕點名的劉弁驚訝地瞪大了眼,這真是萬萬沒想到自己竟被後人提及,一時劉弁心頭火熱不已。

哪個讀書人沒做過名留青史的美夢?

但他隻是七品小官,怎麼比得上立於朝中的大人物王侯將相?

偏偏滿朝文武中,隻有他被後人提及,僅僅因為他乾了本該做的事,就名傳後世!

而他傳民的原因很簡單:隻要做個好官為民造福,他就能在史書上劃上一筆。

劉弁拭淚,心中激奮難耐:他還能為民請願,還能讓百姓安居樂業!

能給後人留美名,沒人願意留惡名於世!

一時間不止劉弁心中發願,其他官吏亦是雄心壯誌,隻有乾得好,能得身前身後名,多好?

如果他們淹沒世間,沒關係,後人會找出他們的存在,挖掘他們的平生!

匠人丁緩都能找出,他們好歹在朝廷文書掛過名,更好找吧?

【這些都屬於地方工程,更大的工程則需要國家支持,如關中救命渠——鄭國渠。

鄭國渠起源於一場國事陰謀,戰國末年韓國弱小,想要阻擋秦國鯨吞之勢,思慮之下決定使用糖衣炮彈計!

於是燕國朝大秦發射一枚名為『鄭國』的水利人才;

叫一聲秦國,你們敢收嗎?

秦王看一眼鄭國畫的餅:大王吶,想要關中糧食豐收嗎?想要大秦百世之基嗎?

秦王堅定握拳:朕敢!

韓國開心轉圈:耶,疲秦計策成功,又可以躺幾年了!

秦國兩眼放光:修成了,那些糧食都是額滴!

韓國:秦啊,你人真好!

大秦:韓啊,你人真好!

韓國大秦拉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秦始皇望著韓國小人和大秦小人手拉手轉圈圈的畫麵,嘴角一抽:熟悉的記憶開始襲擊他!

羅馬:聽說東方有個國家愛好和平,我們叫它大秦吧!

大漢:聽說西邊有個國家很厲害,我們把它叫大秦吧!

你們叫什麼名字?

() 羅馬大漢:大秦!

秦始皇痛苦地撐起額頭,想要趕跑腦海中羅馬大漢大秦三小人蹦躂的畫麵,把自己思緒拉回正題。

他還是想不明白,國家間的對抗為何被後人說得如此輕佻

大秦是否要起水渠,朝堂上經過諸番商討,並遣人實地細堪後才任鄭國開渠,並不是隨意決定。

他雙眸微垂,當初鄭國真實目的泄露後他氣憤之極,認為鄭國辜負他的信任,合該當殺!

隻是鄭國說辭說服了他:此乃秦萬事之世也!

思慮半晌後,他壓下朝中議論,甚至暫緩大秦東進之路,隻為萬世之基…

秦始皇握緊鹿盧劍又復鬆,神情滿是復雜:大秦的萬世啊!

【事實上燕國對他國實行此策,他的疲國技術很有可能成功的。

隻燕國上下沒想到秦始皇有如此大的魄力,能暫罷一統天下之願,讓大秦上下擼起袖子埋頭乾,耗時十年時間引涇河水灌溉農田,使關中變為天下糧倉,大增秦朝國力。

燕國除了對大秦國力估算不足外,還對大秦工程預算能力認知不足。

如何把人力物力最大化、糧食分配及如何節約成本等等,在總工程師是敵軍細探的情況下,秦朝能抗住重壓能完成水渠工程,在當時堪稱是個奇跡!

要知道古時生產水平有限,舉國修建大基建風險極大,嚴重時會成為拖垮國力成為王朝催命符。

大清常年治河費用高達國賦稅10%,而宋朝改道黃河,從雄心萬丈到想要躺平,耗資無數讓後朝為它不停擦屁股。

所以燕國的計策理論及操作上都是可行的,用得好不僅疲國還能亡國。

可惜對上乾事實的老秦人,及敢於用人的秦始皇,燕國之計:失敗!】

趙匡胤臉色從慘白到漲紅再到鐵青,終於忍不住一腳踢開眼前案桌:「欺人太甚!」

後人在殿內埋汰他大宋也就罷了,在天下人跟前還萬般詆毀大宋。

他…他…他捂著月匈口氣悶,想要治天幕大罪,卻沒有製衡對方的手段。

心中在窩火也隻能憋著喉間鐵腥繼續聽下去。

【鄭國渠是連接涇河洛水,水係覆蓋關中的水渠。

涇河是黃河輸送量最大的二經支流,所以涇河與橫貫鹹陽的渭河相交時,就形成了嘉陵江與長江交匯時的青黃相接景象,這就是成語『涇渭分明』的由來。

鄭國在仲山上建石堰壩抬高水位,把涇河河水截入水渠。

再利用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落差,使河渠自流三百餘裡,把涇河泥沙覆蓋關中土地。

用水流將渭河以北的關中沼澤沖刷為河道,又在鄭國渠渠道上鑿出七個深淺不一坑,既能改善鹽鹼地地質,又能為水流引導方向,起到蓄水作用。

為了加大水渠水量,鄭國還引進清河、石川河等河水入渠,把灌溉係統布滿關中,形成水係蜘蛛網】

天幕上貼出一張韓國吃瓜驚訝:秦國,你怎麼就修成打過來了?我還沒躺夠呢!

張良從戲謔圖樣上收回眼,麵色平靜地跪坐在墊上,他家是韓三朝宰相,故國覆滅他憤恨秦人,甚至策劃刺殺秦王…

但歷經秦末大戰後,他不得不認清事實:沒有秦人,韓國還是會被滅國,在天下大勢前韓國早已無復國希望。

他悔刺秦王嗎?

不悔!

難道他不刺殺秦王,秦國就能傳承百年嗎?

張良眸色譏誚,大秦沒給天下人喘息機會,就別怪百姓要與它同歸於盡,即使沒有他大秦不也走向自取滅亡嗎?

【總結下來,鄭國渠的主要建築由石頭堰壩接水——水渠渠體——七個蓄水坑——水渠中部連接當地水係——渠尾接洛水組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病弱小瞎子要被哄 天風神界 暴君敗給了小皇後 天圖靈 晚風欲遲 花開雲中隱 夢紀 禦界靈師 龍吟劍歌之龍王傳說 崩壞宇宙:該如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