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1)(1 / 2)

加入書籤

鬥轉星移。

看似雜亂無章,世界萬事萬物是按著自己固有的自然規律在運轉著……

這題目有點大。陳大鏟在自己新房大門口前坐在小板凳上,狗在旁邊趴著,望著公路上東西來往的汽車,在聽手機裡播放的《紅梅贊》裡的歌曲,「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自我陶醉著。那就從他身邊小事說起吧。

村裡人嚇壞了,尤其家裡有孩子的,不讓孩子在公路上玩兒,緊往家裡拽。去年底消停了,現在說整差不多了。病毒來的快,走的快,應是好病毒,就怕磨嘰的。至於下一場瘟疫何時來,小民不知道,連科學家也斷不準,估計應該有規律吧,隻可惜人類還未找到。

陳大鏟關了手機,他望一眼前麵的山,事物發展也是有興衰的。這山在六七十年代,每到春天,滿山盛開野杜鵑紅似火,賞心悅目,是陳大鏟難忘的美好記憶,也不知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如今美景不在,也沒全絕跡,花開時走三四裡

鑽進樹林中,也能找到稀疏的它的身影……

陳大鏟望一眼身邊的小河,這河水深不到一尺,是他少年常來掄魚鞭子打魚的地方,那時的魚,有一拿多長。現僅見一寸兩寸的小魚兒,然七上八下的規律不變,六七月兒魚兒往上邊遊,八九月往下麵深水走……你說這魚兒習性不變,算不算是規律呢?

陳大鏟身邊趴著的狗也叫忠臣小黃,但已不是老忠臣小黃了,狗僅活十年左右,十年的狗相當於人80多歲,這小忠臣才五六個月大。據陳大鏟反復考證,據說還有老忠臣的基因呢?

這小黃已經不吃主人大便了,老忠臣自從搬進新宅裡生活好了,更重要的是修了封閉的紅磚壘的有蓋兒廁所,想吃也沒有了。後來政府怕汙染下遊水源地,撥款資助修衛生間……全村的狗終於改變了「狗永遠是吃屎」的陋習。

這小黃趕上好時代,隻想吃肉。

小黃仍做文明狗,這是陳大鏟訓狗的成功之處,這點像老忠臣,絲毫未變。

老忠臣死了,陳大鏟特傷心。他本來是吃狗肉的……狗販子聞訊趕來,給了他100元,他硬是沒賣。他在後山那株老野梨樹下掘坑一米多,埋好了,仍陪著老忠臣久久不願離去。

農民說:「貓狗三口家。」意指貓和狗可視為家庭一成員。

老忠臣曾咬過他的腚,可他一點也不記恨它。他眼睛濕潤,他似乎覺得對不住它,他隻念著它的好……

人最多活百八十歲,陳大鏟如今五十七了,兩個老婆都跑了,思春的心思也淡了。他的身體還算健康,掄大鏟掄的胳膊上的肌肉仍發達,隻是前些年在工地上那腳骨摔折了,整個大鋼釘還按上個把折騰他年把,落下小許殘疾——慢走看不出來,快走直顛起。他的陳年芝麻穀子往事,人們慢慢的淡忘了,綽號陳大鏟如今不叫了,又送一個外號陳瘸子。

工地領導對他算是不薄的,然這年頭,一個農民工想混上工傷。在家頤養天年,是萬萬不可能的。簽文書,給2萬,不許找後賬,一斧子砍齊。

終歸是老了,腿受傷,再想上工地風光,那隻是妄想。他這幾年在家啃老本兒,兩個孩子小梅、小虎兒時常來看望他,他稍寬心。隻是去年初左腿不好受則罷,右腿膝關節得了骨刺痛,不是太嚴重,然一走路,有點針紮般的痛。

他大老婆陸小紅,發狠要給他整個對稱的,這也算是對稱的吧。大家不必擔心他,遇急事,忍著痛,準比兔子跑得還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破繭 網遊之錦衣衛 萌寶1加1 農門惡女升職記 隱婚蜜愛:偏執老公寵上癮 已負韶華 大師兄決定和親 帶著大宋回漢末 我和喪屍不是同類 這書讓我直麵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