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1 / 2)

加入書籤

話說本書今天正式完本了,這是出乎意料,又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當然,我也看到了許多讀者留言,說還可以寫下去的,完本的比較倉促,還有許多值得寫的東西。

比如新法還沒有深入到國家的根本,比如新法還沒有全麵展開,又比如四國瓜分齊國後的脆弱同盟,還比如楚國內憂外患之下如何麵對各國的針對。

誠然,本書寫到這裡,真的還有許多東西可以寫,但是,對於本書的主角熊槐而言,正如書中所說,他真的已經到了眾叛親離、窮途陌路的地步了。

其實不僅僅隻是現在,其實早在江淮封君被設計謀反,熊槐急速平定叛亂之後,他的政治生命便已經走到了終點。

常言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當熊槐用卑鄙的手段逼反了江淮封君貴族後,雖然大家嘴上都沒說,但是,其實已經有許多人通過一些蛛絲馬跡,猜到了江淮反叛背後的黑幕。

隻是迫於楚王的威望,沒人敢說。

這也是為什麼熊槐遷都之後,常年深居後宮,甚少理事,而群臣卻很少進諫勸楚王出麵理事的原因所在。

這也是為什麼龍舒君一遊說鄢陵君,然後鄢陵君就輕易相信,並很快便聯絡了一大批江漢貴族的原因所在。

這也是為什麼江淮貴族在被平推了一次以後,又不長記性的,再次鋌而走險跟隨太子橫謀反的原因所在。

其實,熊槐的深居後宮,不僅僅隻是算計,其實更多的也是迫不得已,以及大事未完,千方百計續命的苟延殘喘。

等到太子橫之亂後,將權術用到極點的熊槐,已經到了謝幕的時間了。

甚至,即便是強行續命,在眾叛親離之下,熊槐也不會再有大成就了。

因為國中的群臣與貴族已經不會再相信他了,眾叛親離、離心離德,整個國家已經失去凝聚力,這樣的君王,無論是誰,都不會有好結果的。

這就好比吳王夫差,在殺掉伍子胥之後,不顧國中百姓疲憊連年征戰,耗盡人心之後,在遭到越國背叛之後,雖然已經有所醒悟,但其實已經晚了。從越國背叛偷襲開始,到吳國滅亡,耗時九年,經歷三場大戰,吳王夫差就是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國家,這麼一步一步的走向滅亡。

我想,當時的吳王夫差一定是絕望極了!

要說這九年期間,吳王夫差沒醒悟,沒努力,那肯定是假的。但是,人心這個東西,一旦散了,再想凝聚起來,就千難萬難,或者說不可能的。

吳王夫差不行,至死不悟的秦始皇不行,大徹大悟的漢武帝也不行。

所以漢武帝選擇舍棄了所有成年兒子,而選擇了年幼的漢昭帝以及謹慎到極點的霍光。

熊槐同樣也不行,所以熊槐選擇了還有廉恥之心的公子彘,以及忠心不二的屈原。

所以,熊槐此時退位,一則因為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二則背負所有的罪惡與怨恨離開,三則讓新君即位,讓群臣百姓喘口氣,因為新王有新希望。

所以,熊槐退位,新君即位,本書完結,是正常的完本。

而不是每年夏天的的太監或者爛尾。

真的!

說完本書的完結,再來說說本書的開始。

當初寫這本書的時候,還是一個純新手,心有所感,心中一動,就寫下了本書。當時,作為一個新手,當時本書的大綱,人設,劇情設計等等,全都沒有做好準備,文筆構思也非常不足的情況下,匆匆寫了兩三萬字,就直接發在網站上了。

幸賴一些書友喜歡,還有編輯的支持,才讓讓本書從兩三萬字寫到了二三十萬字,直到最後寫到了三百萬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我有一間仙靈寶鋪 我真的不想上網課 其實我真的很有錢 獵帝戰記 道德經成就至尊人生 出名什麼的算了吧 從一人之下掠奪萬界 萬物皆可簽 拾恩錄 混跡娛樂圈的禦獸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