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登鶴樓大夥計(2 / 2)

加入書籤

「是,二爺,小人們告退。」

不多時,五道身影中有四道各提隨身之物離開了雜務院,唯有那火工老夥計仍舊「吧嗒嗒」抽著旱煙。

「葛老,小樂在屋內?」保二爺笑著向老夥計開口問詢,其聲之中竟似乎蘊含著晚輩見了長輩的恭敬之意。

火工葛沒有搭腔,向一旁努了努嘴後,依舊「吧嗒嗒」抽著旱煙,從頭到尾都沒正眼瞧保二爺。保二爺竟也不生氣,笑著走向了柴房旁的一間小屋。若有人在此見此一幕,絕對不敢相信大名鼎鼎的保二爺麵對一個下人會如此謙恭,也絕想不出這老夥計火工葛到底是哪號人物。

昏暗燭光下,樂億此時正一麵搖著竹扇一麵拿著一本冊子看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還咧起嘴角,連保二爺何時到了他身旁都不知道。

「大商遊記?葛老給你的?」

保二爺輕聲笑語傳出後,徹底驚醒了樂億。樂億見狀,趕忙起身施禮說了聲是,請保二爺坐下後,便立在一旁,恭敬問:「不知二爺找小樂子有甚要事吩咐?」

保二爺聽此一喜,隻覺眼前的小家夥人不大但腦子還真聰慧,笑著打趣道:「非要有事吩咐才來嘛,難道二爺我沒事就不能來看一看你小子。」

「二爺說笑了,小樂子這條命都是二爺養大的,二爺有甚吩咐隻管吩咐小樂子。」樂億開口間麵色依舊恭謹,並沒有因保二爺笑,他也跟著笑。

對於樂億的此種情形,保二爺已不是第一次見了,他也知道樂億從小命運多舛,故而才會形成此種性子,缺失了少年孩童應有的天真。不過他也早已看出,樂億雖看似有些生性淺薄沉默寡言,可骨子裡並不是忘恩負義之人,於是才有了此時的到來,輕嘆:「小樂啊,你在我手下也有五六年了,自你呂爺爺將你送來時,那時你就失憶了,記不得自己確切年齡···」說著,又自顧自一笑:「看,我又開始念叨了,不說陳年舊事了。你是個聰明娃,體質根骨都是上佳,而且也好學,一學就會,比我家裡那五個家夥都要強得多。因你麵貌的緣故,你也知道,要不然早將你調到樓前長見識了,日後登鶴樓交與你打理我也放心···嗯···故而我意欲讓你學文或者學武,日後也好博些前途,你意下如何?」

樂億沒有思索,恭敬答道:「小樂子一切聽從二爺吩咐。」

「那好吧,我在赤芍坳有一位知己好友,其人武藝之高遠在我之上,故我欲明日將你送到他門下,收你為關門弟子,傳授你絕世武藝。以你的根骨性子,日後必能有一番大成就。」保二爺說著時早已起了身,待說畢,也不管樂億如何答復就出門而去。可隨後,好似又想到了一事,轉身囑咐道:「對了,這事隻能你知我知,萬不可再讓第三人知曉,即使是你呂爺爺也不行,你做得到嗎?」

樂億聽此,罕見地沉思了一會,開口問:「赤芍坳在哪裡?離咱們這遠嗎?」

「普方府之東,離咱們這大概有千裡之遙。」保二爺沒有欺騙樂億。

樂億聽有千裡之遙時,心裡他姐姐囑咐他千萬不要走遠的話語瞬間浮現了出來,一時心中掙紮起來。不過,這掙紮也極為短暫,因為他姐姐早在四年前就搬去了京城,至今再未見過,他心裡又怎會不想走出這小小縣城。而且,他也更想去尋找爺爺,想找到爺爺去問一聲為什麼要拋棄他。此類念頭,如今隨著年齡的增長早已愈發強烈,因此他心裡更偏向於學武藝,如此方能行走江湖去尋爺爺,故哪願錯過這遭機會,恭敬道:「二爺看得起小樂子,小樂子都聽二爺的。」又請示道:「明日我想回莊看一看呂爺爺,二爺放心!小樂子絕對不會向呂爺爺說去學武藝的事。」

保二爺點了點頭,道了一聲好後便出了屋,顯然有絕對的信心樂億不會對自己撒謊。

「你想重新組建暗部,讓他接手,所以才讓他去赤芍坳,讓他拜在一字青門下,是也不是!」

「大哥!小樂根骨體質乃我生平所見最佳之子,而且天生一副殺手性子,上天將他送到我身旁,我怎能錯過,我要報仇!」

「別叫我大哥!這麼多年隱姓埋名,你怎麼還是放不下!當初你我是怎麼約定的?當初死了多少兄弟,難道你都不記得了嗎!難道還要再看到身邊兄弟再次死去,你才甘心?恩恩怨怨何時了,沒有個盡頭!你殺了他,他的後代就會去殺你的後代。這麼多年你日行一善,難道真要在今日舍棄?咱們都沒做到的事,就這麼一個小娃子能做到?咱們的對頭可是跟修道者有極大糾纏,就算娃能替咱們手刃仇家,你覺得那些修道者會放過娃?你讓娃親人讓娃爺爺知道了,不得生生世世恨死咱們,死了你心中難道無愧嗎!」

「這個江湖裡沒有應該!倘若是有,大哥因我瞎了雙眼,我為大哥報仇,拿回屬於大哥的一切,就是應該!」

二人以內力暗中傳音,樂億聽不到,也從不知曉曾有過這麼一番對話。

漸漸地,一陣靜寂之間,雜務院上空夜色已然壓了下來,保二爺罕見地麵色蒼白,顯然內心掙紮不已。

「葛老早些歇著吧,我會為你,也為我,為咱們那些兄弟,討一個說法,相信我!」

這一番話,保二爺是直接從口中說出來的,之後便離去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芙戎令 在知達常青藤 女行長的窮途末路 玫瑰蠱 帶著孩子穿越50年代 四合院:何雨柱,真是人間太歲神 我與未來攝政王成了婚 白月光有心上人了 快穿:傲嬌宿主被拿捏得死死的 李木子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