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誠意(1 / 2)

加入書籤

計劃總是美好的,但現實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召喚星力的儀式有一個最大的製約,現在雖然不再受三牲的限製,可以用敵人代替。但是卻還有個時間的限製,讓人無法容忍。隻能晚上運行,這也就意味著黃爍每天隻能在一地展露神跡。

黃爍想過晝伏夜出,盡量把活動時間放在晚上。但是試了一次就放棄了。

他自己沒問題,彪騎營的精銳也還好。但是普通的隊伍跟不上,這不是現代,平坦的大馬路,有點光亮就能悶著頭走。很多的鄉間小路,都算不得路。坑坑窪窪的,完全是被人和牲畜硬踩出來的路。

兵貴神速,黃爍很清楚,這種起義必須以一種風卷殘雲的氣勢,迅速展開。務必要第一時間占領一些戰略要地,例如存糧豐富的大城,關鍵節點的關隘。然後才有餘力對外抗敵,對內消化。

現在可不是什麼玩農村包圍城市的時候。

唐賽兒說起來確實是對黃爍有所照顧,他們起事的位置在魯地中部,濟南以南,臨近泰山的地方。讓他進攻東南方的莒州、日照,已經有點後方的意思了。需要的就是他盡快,盡可能的控製這些產糧之地的糧食。

無奈之下,黃爍也就不能每到一處就用祭祀展示神跡,就隻能用起了白蓮教的老本行,裝神弄鬼。

什麼百狗追隨,牛羊伏地,黃爍每到一地,當地的牲畜必然鬧出點動靜,寥寥也算神跡了。再加上武力的威懾,和拉走一批青壯,倒也能順利把傳教鋪展開。

本想著就這樣一路下去,直到到達城鎮,和守城軍備大戰一場,走一下戰爭的標準套路。萬沒想到,在接下來遇到的一個大一點的鄉鎮中,卻受到了另一股力量的阻撓。

門派,一個叫做青陽門的門派,門下弟子數十人。有趣的是這個門派不但是當地最大的地主,也是最有權威的官紳。

江湖人?

剛聽人回報的時候,黃爍總是有種錯亂感。他總還是覺得造反這事,就是他們這些反賊和朝廷的事,一直以來並未考慮江湖的問題。

但要是細想的話,白蓮教的定位其實也算得上江湖勢力。出現其他江湖勢力也算正常。

隻是這個青陽門怎麼處理?黃爍並不清楚這個遊戲世界的江湖是個什麼情況,從回報的信息看,這個青陽門自稱白道三十六門之一,也不清楚具體是個什麼水準。

不過黃爍清楚,江湖人就是江湖人,如果自己不去招惹,一般來說江湖人也不願意扯入這種皇朝戰爭中。廟堂和江湖千百年來雖有交集,但絕大部分情況下,還是涇渭分明的。

但青陽門另一個身份卻還是讓黃爍有點難以放過他們。當地豪強,最大的地主。

黃爍一路以來糧食消耗已經過半了,雖然每到一村就對地主鄉紳進行打擊,但是能得到的補給還是有限的。天災不是**,今年絕收的又不是隻有廣大農民,同樣靠天吃飯的地主們損失也很大。隻是他們想盡辦法在把損失往廣大農民身上轉嫁罷了。

雖然搜出不少存糧,但為了村子穩定,為了教義傳播,還是要給當地分壇留下足夠的糧食。再加上一路拉入的壯丁,讓黃爍的隊伍已經擴大到了近千人,每日的消耗也是驚人的。

這樣一個大戶吃下來,可比那些小村子的地主強太多了。

稍稍猶豫,黃爍決定先禮後兵。要是對方能夠拿出一部分糧食勞軍,他也不想節外生枝。

派人送上拜帖,黃爍是以白蓮教壇主的身份,一種江湖身份登門拜訪的。可惜他忽略了一些事情,注定這次會麵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白蓮教是邪教,這是大明皇朝官方認定的。尤其是黃爍這一脈更偏向於明教的延續,這在江湖中可是連黑道都不算,算是外來的蠻夷。而青陽門是白道,自認是正道。

黃爍也沒多帶人,就帶了兩個挑夫,挑了兩擔薄禮。人多也沒用,他的那些手下,單打獨鬥實在上不得台麵,帶來也丟人。

來到山門前,微笑著向守門弟子說明了來意。卻換來了守門弟子稍顯鄙視的目光。

裝模作樣,一不用江湖切口,二來,看著兩擔禮物,但就真是薄禮,窮酸的厲害。這樣的江湖棒槌,也要求見門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遊戲相关阅读: 我真不想受打擊啊 洪荒之萬界聊天群 歸田嫡女帶錦鯉 劍聖崛起 山河帝歌 我的青春隻因有你 癡語錄之十一惹 靈長的線 星蓮世界之本源夢生 荒蕪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