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如何對待古人知識分子(1 / 2)

加入書籤

楊友行主編把顧炎武的反駁文章陸續登到了《漢唐時報》上,而且是同在「明朝滅亡的365個原因」的欄目中,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赫然並列!

這個結果簡直讓古人中的知識分子震驚,這太出乎他們的意料了------在他們的心目中,《漢唐時報》就是漢唐集團的邸報,類似乎官府辦的邸報上竟然可以有不一樣的觀點同時存在?!

這個震驚比聽到漢唐集團公開招收國家公務員的消息更大一些呢。

先前,在漢唐集團的總體計劃中,他們那時估計想要恢復明大陸上的基本行政管理工作大約需要100個古人市長,1000個古人縣長,10000個古人村長------這些人他們將要從自己培訓出的古人中挑選,而且肯定要先從安保大隊的退役人員中挑選。

在安保大隊中,他們早就已經有計劃有目的地對隊員們進行訓練了。

文化方麵,已經從會讀會寫五百個字的要求升級到了八百個,而且已經開始要求具備一定的理科知識了------更為關鍵的是,他們長期要求安保隊員不分級別去參加支工支農的行為得到了應有的回報:他們培養出相當批量的較為熟悉工農生產的安保隊員!

等到他們退役之後,如果能擔當起一定級別的職位,那麼就能更好的引領一定區域的工農業的發展!

這樣的人員絕對會比從古人知識分子中挑選出來的地方官員強大!

地方官員懂不懂行,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當然,漢唐集團的教育部門也沒有閒著,他們開辦的行政學院同樣是這個時期中學畢業生們報考的重點院校。

行政學院的培養出的學生在行政業務的管理上本來就更加專業,再加上基礎文化知識比較全麵,他們將是非常合適的地方官員。

當然,由於規模和時間上的原因,每一屆的畢業生都遠遠不夠客觀需求,所以,漢唐集團事先早就想好以經過一定培訓的安保大隊中的退役官兵來彌補地方各級官員的辦法了。

做了這樣的計劃之外,自然又出現了兩個問題。

一是那些自以為是的古人知識分子們將會有什麼出路;二是仍然還會需求一定量的公務員。

當時,伍大鵬董事長笑著說:「兩個問題可以合二為一的解決,讓他們去考公務員吧------」

讓古人知識分子隨便就考公務員,這太便宜他們了吧?!

在那麵的世界屢次考公務員基本都死於麵試的一個漢唐集團的人不高興了,說:「我們給公務員的待遇是不是太高了?竟然僅次於古人技術人員------」

楊友行主編認識這個家夥,他那時負責圖書出版方麵的工作,主要負責刪除印刷圖書裡對漢唐集團不利的語段。

這份工作簡單而又復雜,但是爭議很大,很容易在集團內部掀起大爭論。

漢唐集團每次發行的新圖書,有心者都會收藏,還會認真閱讀呢。

他們對王征刪改的地方時常表示不滿,認為有些言論大可不必在意。

王征對這樣的意見從不在意,他隻在乎董事會對他的評價------所以,對董事會要求發行圖書時不能出現泄露本集團秘密的要求堅決執行,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人。

王征有自己的名言:合理的虛構和刪改,會讓真相更加迷人。

他那時的死敵正是楊友行主編------楊友行主編向來痛恨那些拉大旗當虎皮,或者拿著雞毛當令箭的家夥------尤其痛恨篡改真相的家夥!

當然,楊友行主編不可能公開表現對此的痛恨,畢竟大家都認同董事會的決定,有些必須發行的圖書確實不宜泄漏漢唐集團的穿越機密------所以,他自知沒有能力與整個漢唐集團內部的人爭論。

但是,他可以有自己私人的喜歡與討厭的權力!

他針對王征的說法展開了反擊:「待遇太高了?人家古人知識分子也是寒窗苦讀多年,這是多大的投資成本??

不給知識分子更好的出路,你這是在培養洪秀全啊------」

他自認為自己的反擊是有力的,但是沒有想到的是,網上的談論卻歪了樓!

大家都開始探討起洪秀全到底算不算古人知識分子的問題上了。

有人貼出了洪秀全秀才的詩作。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無限之開局一雙輪回眼 找到了寶藏 都市之最強DNF係統 都市共享男友係統 1979閒魚人生 我真沒想入贅 差佬的故事 你很強但現在是我的了 神話降臨 萬界之最強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