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縣書協擴容風波(1 / 2)

加入書籤

十月一日前,書協擴容完成了,共有成員三百二十五人,人數十倍於原來了。文聯懷疑人太多質量會下降,於是,曾希海經請示後打住,一刀切,暫不再招任何新成員了。書協原決定請程無法出任名譽主席,曾希海出麵去,人家說身子有病,難以勝任,其實是從來不參與這些俗務,於是就不設名譽主席一職了。癱瘓的代主席上個月去世了,新當選的主席是才退下來的原縣人大副主任高乃為,確切的是說按上麵領導的意見直接任命的。原來縣裡並不打算乾預書協選舉這種民間事務,但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幾個副主席為了爭當主席,暗中各自使出渾身解數找關係,讓位縣領導給文聯打招呼;有的找到人大主席,有的找到政協領導,有幾個的找到書記歐誌明本人,如此一來,本來的小事被鬧大了,書記覺察到事情不簡單,和幾個主要領導一碰頭,互相通氣,很快就知曉了全部情況。這回誰當上了縣書協主席,至少在全縣範圍內引人矚目的,將來作品價格會有一定的上漲,每平方尺三兩百元怕是有的,並且求書求畫的人會增長,這是職位競爭的動力所在。暗中競爭書協主席的幾個人,水平都是半斤八兩,為了避免屁大的小事情也衍生出腐敗,影響領導乾部形象,書記乾脆將這事拿到黨委上過會,最後決定直接任命一個不太懂書畫的來當,反而容易把事情擺平,於是高乃為被建議為書協主席。黨委的建議,誰也不好再嘀咕,事情就這樣定了。接下來,各鄉鎮代表任副主席,再增加其他資歷比較老的任副主席,幾個民間書法研究協會的會長也任副主席,包括龐仁榮也擔任了副主席了,康體協會會長白滿;六如書風研究協會的會長馮甫然也當選。另外為了書協以後活動方便,有經費,龐仁榮的徒弟馮虎也被安排成了副主席,當然,主人公也是。副主席達到了四十人,理事二十人,官兵比達到一比五。入縣書協的多半是些老人家,其中有十來個是拄著拐杖的,就在書協擴容成功後的第二天,就有兩人因老因病仙去了,還有幾個據說也岌岌可危。

高乃為對書畫倒不完全一竅不通,但隻是一般愛好,或者練書法隻是退休下來後無聊中的有聊。他以前在工作中也接觸過一些書法愛好者,打耳邊風地知道了不少針對大眾書家的評價語,比如「取法還不高、筆法還不熟、師古而不泥古、氣韻不暢,等等。來到書協,領導味不減當年,他習慣地把那一套從政的經驗用來管理書協,書協每回開會前,他首先給大家學習一篇市委市府的,或縣委縣裡的最新文件精神,或傳達省委省政府的最新文件精神,盡管這些文件精神與書畫不相關,甚至風馬牛不相極。他說是為了不讓老人們思維僵化,隨時跟上時代。他的慣性思維是在某個單位或團夥當老大,就是要盡心盡力為這個團夥找錢,才能稱職。縣裡一般不會為這些民間協會預算經費,高乃為雖然不太懂書法,但憑借以前在政府機關任職的人脈,給各個單位打個電話,搞來點捐助什麼的,還不在話下,他一門心思的把為書協找錢當成了自己的最大的責任。在縣裡的安排下,文聯年底要組織一次送文化下鄉,文聯又把這事委托給春秋文化公司來辦,具體到哪個基層去,還沒定。這天,曾希洋邀書協主席高乃為和包括主人公在內的幾位副主席一塊在春秋文化公司辦公室,討論書法方麵哪些字寫得好的參加,同時也要避免年齡太大的有病的,生怕途中發生危險。正當他們正在討論參與報名的人員名單的時候,馮虎來到曾希洋的辦公室,每人散了一包煙,然後給春秋文化公司老大說個事:「曾主任,高主席,還有任兄,有個情況,你們一定幫個忙,並且應該能幫。」

「什麼事,說就是。」曾希洋說。

「嗯,是這樣的,我的伯父,也很喜歡書畫」

「字寫得如何,寫得好就把他招來啊,咱們書協需要團結一切書法藝人。」

「不,他已經加入書協了,就是我介紹他來加入的,隻是他的名字你們可能沒注意到,他叫馮運安。」

「馮運安,這個名字我好像不陌生,嗯,在哪裡聽到過。」高乃為說。

「原來在老乾局工作過。」

「是記得有這個名字,他還是體製中人嘛,曾任什麼職務?」

「他隻是一般職員、在你們官場中跑龍套的,插科打諢的小員工,從來沒當過主角,無官無位到退休他今年七十八了。前不久從書協回去,因為身子不舒服,到醫院一查,是癌症晚期,可能時間不多了。」

「那一定要他安心養病,保重身體」

「這個不用說,謝謝你們的關心。我的意思是,他這輩子除了書法,沒啥愛好。他死後,能不能給他一個副主席的名稱,也是給他一個臨終前的安慰,他也希望得到,我們想給他立個碑,這樣至少碑上也有點可寫的。」

幾個遲疑片刻,似有點為難,但曾希洋顯然不想拒絕有錢人,說:「你一片孝心,讓人感動,這樣,我們設法成全,安慰馮老。明天或後天吧,我們把副主任任命書發到他手上。」

「就是這個意思,感謝感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乃美德,何謝之有?何況,咱們縣書協也要你大力支持。」高乃為說。

被主人公引進書協的滴水齋齋主薑尚,是普渡鄉的代表,也成為書協副主席,開始他比較滿意。可是,他以為書協裡真如主人公所言有不少人都知道他的大名,來是享受大家尊敬的,副主席肯定就那麼三五個,是種高高在上的存在,殊不知副主席和理事就六十個,有點濫賤。他來來去去沒誰主動招呼他,也就說大家並不認識他,於是產生了一股強烈的失落感,以為受到了愚弄。兩次筆會之後,他又發現不少副主席的水平都和他不相上下,難分伯仲,他在其中也找不到存在感。他不想再給書協的人聯係,卻在普渡到處宣揚,說自己因為書法出眾,書協派專人請去他,出任書協副主席,但是,書協「某些人」的「某些作法」讓他很氣憤,他宣布退出書協,不再參與書協的任何事務,書協的一切事務都與自己無關。他寫了一篇《退出書協聲明》發在QQ群裡:

「人之相知,貴識其天性,因而珍之惜之。大禹不逼於子高,全其節也;仲尼不假於子夏,護其短也;諸葛不逼元直以入蜀,華歆不強幼安以卿相,此可謂能真相知者。物自有品,直木不可以為輪,曲木不可以為桷,各秉其性,各得其所,唯達者為能通之,豈可自好章甫,強越人以文冕?己嗜臭腐,施死鼠以養鴛雛。吾久避塵世,遠榮華,拒美味,甘於寂寞,以無為為貴,惡無事相擾,亦不欲有擾諸公,令吾委質於溝壑」

他這篇聲明,加上他的宣傳,一時間把自己搞得名聲鵲起,不少人以為是書協陷害他,有人懷疑他是因才華出眾遭人排擠,也開始欽佩他的書法與人品。曾希洋和高乃為很惱火,尤其是高乃為,才上任書協主席,本來兢兢業業的把把書協當成了自己的責任和勢力範圍,如今遇到這麼個刺,氣得不好,忙開會研究此事。他和書協幾個常務人員研究了一陣,主張先私下和薑尚溝通,讓他不要這麼高分貝地說事,並歡迎他對書協提建設性意見,即使對書協不滿,也可以提意見。副主席呂中府於是專門和他電話勾通,薑尚嗯嗯啊啊的不表明態度,也不給說法就掛了。殊不知,過了幾天,他又寫了篇《退出書協再聲明》,再申明中他絕對不再加入書協,要保持自己藝術的純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他第二篇申明沒在群裡發,是先發給他的幾個QQ好友,幾個好友覺得事情重大,都沒給他公開,隻私下傳給了高乃為。

「書家薑尚,資質愚鈍,難合眾流。自即日起,正式退出縣書法家協會,不再任協會副主席矣此協官僚之風盛炙,其間不乏書如豕爬犬刨者,挾爵位之餘尊,以權威而自詡,頤指氣使,冒瀆鍾張,唐突顏柳,乃至會中煙瘴擾擾,遺誤後學,令人奄息。真書家者,或淹埋其中,或太息於側,此學會非真學會也,列之行陣,乃書家之恥也,吾率性天真,難受其羈,愧無逸少之賢,伯英之德,寧抱箕山之誌,效蓴鱸之思,而潛心筆墨之道也

高乃為看到這第二篇聲明更感到氣憤,簡直是鐵了心要給自己過不去,要不要公開給他一個回復,以正視聽。想而又想,又擔心如此他越糾住不放,再以誇張的方式舉行新聞發布會什麼的來說拒絕書協。高乃為為了知已知彼,特地對他作了詳細的了解,原來薑尚原名薑國兵,自學書法始,給自己取了個藝名,叫薑尚,廣泛宣傳後,大家現在都知道了他叫薑尚,其真名反而不顯了。高乃為冷靜地想了想,對這種為了加快出名速度,不惜一切手段,甚至直接僭越古人名諱的法子都用上了的人,最好的辦法該是冷處理,不理他,免得他小題大做目的得逞。於是,他決定暫時忍,裝聾裝瞎,卻如骨哽喉的。

從此,隔三差五,薑尚就向上門的人展示自己的兩則聲明,普渡不明真相的群眾更加佩服他不為名利所動的高潔風格,一時傳統佳話。沒事的時候,他就扯出這件逸事,增強大家的記憶,縣書協被他無辜的踩來踩去,還不好喊疼。

去年「德厚杯」回鄉書展的事,傅永謙的操作先是內定的幾家培訓機構得獎的,有幾家都沒得獎,這個事始終沒了,他們已經有意見了,傳來消息說不再給春秋文化公司捧任何場,不當燈泡,不陪跑。這事讓春秋文化公司和主人公有點掛不住,他想而又想,主動和幾個書法培訓中心的負責人聯係共同出資,舉辦了一次書法展,每個培訓中心出五百元,名字這回定為「野竹齋」杯,雖然展覽布標是全市中小學書法展,但展覽場地就在東升培訓中心舉行,按前次的約定,前次獲了一二等獎的培訓中心,本次就不再得一二等獎,排在三等,如此操作一番忙了幾天,完成後,大家心裡才平衡了。

本地又迎來一件大事,大企業家周德厚要在本地投資辦廠。前次他還鄉,他受到了縣裡的盛情款待,其中區春秋文化公司費了很大的精力,不僅為之舉辦了書法展,還讓老協寫了不少詩歌,最後成書以記此事。領導們把成書送了一套給周德厚,雖然他文化不高,但看了之後確實非常感動,於是準備回報家鄉,不僅捐資數百萬助學,還打算投資建一個建築材料廠,原準備投資兩個億的,後增加要投資六個億,這是本地這麼多年來引進的最大的一個企業。縣裡已經為他把地都征好了,廠址位於縣城到市中心的乾道旁,位置引人矚目,企業的名稱就叫「德厚建築材料有限公司」。周德厚想找本地的書法家幫題寫公司名。消息悄悄傳出來之後,立即就在書法圈裡引起了一陣嘈雜,這個結識財富名人,容易讓自己出名的機會難得,書協好些人用盡心血挖掘各路關係,聯係周德厚的秘書,表示願意為公司效勞,周德厚秘書倒是個文化人,他把主動聯係到他的十多名本市書法家的字放在一塊看了,都不太滿意,就翻到了《紀念周德厚先生故鄉行詩書畫精品選》,結果他看來看去,就看中了傅永謙的字,於是和區裡聯係。上麵忙通過春秋文化公司曾希洋,曾希洋把這個消息告訴給主人公,讓他趕快題寫公司名字,寫三幅,送去,由周德厚先生的秘書選擇最好的一幅。當然,這個肯定是免費的。主人公聽到這個消息前因後果,又驚又喜,自己的消息這麼閉塞?所幸老天爺開眼!當即用四尺宣寫了三幅,讓路畢榮給曾希洋送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壞了!我成係統販賣商了! 神秘復蘇:從詭郵局開始 這個洪荒太過危險 全能高手在花都 侯府千金被害而死,重生後擺爛了 我在日本 情感缺失的我找了個狙擊手女友 借命 重生之無敵兵王 重生後,我變成了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