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雪中夜談(1 / 2)

加入書籤

李國英端起酒壺給自己和陳永福各自倒上一杯酒,輕輕的碰了一下然後一飲而盡,問道:「大哥加入北洋軍已經快一年了,應該搞清楚了我北洋軍各鎮各營的淵源和派係了吧?」

「這?」陳永福頓了一下,還是平靜的將酒送進嘴裡,說道:「倒是略知一二,定然不似二弟了解的那麼清楚。還請二弟指教。」

帶著考較,也是想讓兒子還有麾下將領多聽聽學學,陳永福將這段時間了解到的關於北洋軍的消息整理總結的講述出來。北洋軍源自中原剿匪軍,主力主要包括原來左良玉所統帥的剿匪軍和尤世威、尤世祿兄弟新招募的陝北騎兵家丁。之後以數萬投降的流寇充實其間。

打贏了巨鹿之戰,立下了曠世戰功,督師應皇命開創北洋軍,擴編為山東、河南和東江三鎮,之後又相繼加入了督標營和水師諸部,形成了今日北洋軍三鎮、督標、水師總計二十五營七萬餘戰兵的規模,實際上超越遼東軍,是為大明第一雄軍。

說道派係,那自然是所謂的左派和尤派,說道這兒陳永福看了看李國英,見其並不介意,反而微微笑著,遂繼續說道:「左派自然是當日的左軍派生出來的東江鎮,包括二弟你的前營,金聲桓的中營和盧光祖的左營,再加上同為河南人的王國寧和徐勇,整整五營兵馬,還有山東鎮的右營,原本就是左伯爺的家丁營,雖然位數山東鎮,但應當劃入左派。啊,對了,我們前營羅岱所部雖然也屬於金州鎮,但是跟左伯爺還有你們遼東回來的走的很近,又常常直接隸屬督師指揮,恐怕能算半個左派。這七營兵馬,原本就是官軍出身,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是我北洋軍最精銳的部隊。」

「至於尤派,自然是山東鎮所部的前營、中營、左營和後營四營兵馬,再加上金州鎮的中營、左營、右營和後營四營兵馬,總計八營,雖說比左派多一營,但是多為投降流寇和補充的團練,訓練不精,戰鬥力也不強,自然是比不上左派的。」

「然後,督師親統督標五營,哦,還要加上剛剛成立的督標騎營,步騎兵六營,還有水師四營,居中駕馭兩派。雖說督標六營都是新兵,上至將領下至小兵都沒有作戰經驗,但畢竟也有兩萬之數,輔以督師深得皇上和朝廷信重,無論是左派還是尤派,誰都不敢紮刺兒。」

「哈哈哈,不錯,不錯,大哥果然是耳聰目明。」李國英一邊大拍幾案一邊笑道:「不過大哥為何將自己的右營和後營劃入尤派呢?大哥和後營坐營官劉超都是河南人,向來與尤氏兄弟那幫子陝北侉子沒啥聯係啊?」

「這個?」陳永福無言以對,確實,按照之前劉重元為尤氏兄弟和左良玉分劃投降流寇時的標準,河南人應當加入左軍才是,隻是後來為了補充尤世祿的河南鎮,才從河南精銳的團練之中選拔組成了右營和後營,這樣說起來兩營與尤派並無關聯才是,隻是陳永福自覺兩營直屬於總兵官尤世祿指揮,自然而然的劃入了尤派了。

「大哥,我們兄弟幾個在河南多年,河南人誰不念著我們左軍的好,大哥現在身處北洋,若是不幫襯我我們而幫外人,恐怕說不過去吧?」

「這個,這個都是督師麾下北洋一員,何來外人之說,過了,過了!」陳永福擺擺手說道,雖然他自己都不相信。當處督師請來尤氏兄弟就是為了平衡左良玉,這左良玉雖然去了京師,但是其勢力仍在,若是他們結成一團,督師又如何駕馭呢。所以之前,督師有意無意的打壓左派而讓尤派擔起重任,屢立戰功,尤派自然是心領神會。李國英被閒置在皮島兩年,除了因為搶功遭到督師的嫉恨之外,未嘗沒有督師和尤派聯手打壓左派的頭號戰將的意思。

見陳永福還有疑慮,李國英繼續勸道:「大尤總兵一直想要急流勇退告老還鄉,大哥知道吧?」

「這我也聽說了,聽說如果明年初山東鎮能夠收復蓋州的話,尤總兵就準備上書朝廷請求高老還鄉了。聽說督師大人也已經口頭允準了尤總兵所請。」

李國英湊近耳朵悄悄說道:「某也是聽說,朝廷準備直接讓大尤總兵高老,然後讓左伯爺回來提督北洋!」

「啪嗒」,一直麵不改色的陳永福終於神色大變,手裡斟滿酒的酒杯都掉在了桌子上,「這,這怎麼可能?楊閣老怎會如此?」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33歲的我高考逆襲 歐洲公敵 從物流開始零售大亨 帶著軍火庫闖大明 重生初來90年 我真沒想做時代大亨 重生商業科技時代 隨身擁有原始星球 漢家大侄子 重啟人生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