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4 秦時風韻(61)三更(2 / 2)

加入書籤

嬴政嘴角一挑,一下子就笑了:「大善!」說著,看向太王太後:「祖母,請禦史擬旨。」

夏太後笑了,指了指才來的禦史:「聽見了?擬旨擬旨!」

禦史提筆:發兵?往哪裡發兵?

嬴政看三位上將軍:「跟寡人來!」說著又回頭:「阿姊,你也來!請祖母稍後。」

夏太後笑眯眯的:「去吧!去吧。」

三位上將軍再次踏入了章華宮的大殿,大殿裡山河輿圖掛在原處,並未有絲毫改變。

嬴政站在輿圖前,點了幾個地方:「上黨諸城,如何?若得此數城,便設一太原郡。」

桐桐未言語,看著嬴政跟三位上將軍在輿圖前討論。

良久,事議定,然後擬旨用印,三位上將軍持此詔書,不日便可出兵。

嬴政站在高處目送三位上將軍,那三人並行,不時的回頭望。

蒙驁一邊走,一邊落淚:「我大秦——不落!」

是!我大秦,必不落!

可嬴政此時,心中亦是五味雜陳,他回頭說:「阿姊,三位將軍皆為老者。」

桐桐:「……」

嬴政轉過臉來:「阿姊,我需要出宮!鹹陽城中必有士子無數,他們沖著大秦來,處處觀察著秦國,看看幼王是否值得輔佐。而秦國也需要這些人才。」

桐桐笑了,還真被他說對了,鹹陽城中很熱鬧:李斯、韓非子、尉繚等等等等。歷史上,這些人原本都該去拜會呂不韋了。

秦國丞相之權,極大!並不是人人都有機會見到大王的。有才之人,而今在審視!

若是覺得呂不韋有權臣之相,必然拜呂不韋門下,從而出仕;若是覺得呂不韋不堪,四爺那邊就是一門路,請四爺引薦者,不知凡幾。

但皆為庸才,四爺未搭理。

如韓非子、李斯這般,跟四爺相熟,但四爺未舉薦,那便是人家未曾相求而已。

但是據說,穆歌已然去了呂不韋府邸,修書去了。他做了選擇!

嬴政看到了此時的臣子亦多是圍著呂不韋轉,他需得嫡係。加之,有些臣子確實年邁,若不提攜新人,朝中可能出現人才斷層。

他要方便出宮,親自選人。

桐桐應了一聲:「我即刻出宮,去駟車庶長府中拜會。」

找贏傒?

「無此事,亦得去拜會。」

嬴政看著阿姊笑:「有勞阿姊。」

「他日出宮,記得兜魚於我帶回來。」

「諾!」

贏傒看著這位長公主:「公主……說甚?」

「大軍不日出征!當日父王薨逝,所留遺言您還記得嗎?」

當然!

「不決之事,夏太後決斷,此乃先王之命。」桐桐看著贏傒,「大伯,此詔已下!王後與丞相若是問起來,您可得作證吶。」

贏傒張口結舌:「你……你……」他壓低聲音:「你混賬!未曾見過如你這般混賬女君?」

桐桐轉過身來說他:「大伯品行忒直!之前被贏俞與羋宸所利用,而今,難不成也以為呂不韋是公正之臣。」

「他能舉薦我來戍衛鹹陽,可見其未曾有二心。」

「我的大伯啊!」桐桐就笑:「您可知,昨兒他親見太後,太後駁斥了他,要用他府上的樊於期替換您。」

為何?

「呂不韋了解太後,太後對大伯之前所行,有所誤會,當日您該看出來了。呂不韋便是利用太後這一點,明麵上公正不阿,可轉眼便進宮稟報於太後。若不是太後強硬,何以用一家宰為副將?難不成大王不信大伯,偏信呂不韋麼?樊於期忠於呂不韋還是秦國,大伯見了,一試便知。」

贏傒:「…………此話可當真?」

「難道曾祖留醜兒於身邊,不知醜兒品行?難道祖父病榻之前,能留醜兒,是醜兒善於搬弄是非麼?」

贏傒一掌拍於案幾之上:「呂不韋……佞臣!」

「大王說,需得六國知秦國不亂,母子相和、君臣相得,因而,容他、忍他,用他。他若肯改,優容於他。此次,奪其乾涉軍務之權,亦是不得不行之事。還望大伯以大王為重,以贏氏為重。宗室莫於臣下私交過密!」

「知道了!」贏傒道:「大王行走於鹹陽城,安危自有人暗中扈從。」

桐桐低聲道:「樊於期此人,大伯若是覺得礙事,您便私信於文淵侯,他能料理。」

「為何不是你料理?」

桐桐:「……」她尬笑:「我既答應樊於期為副將,怎好反悔?」

哦!你不能做,便叫文淵侯出麵做?贏傒冷哼一聲,說她:「做個君子吧?!贏氏何曾有小人如你者?」

桐桐:「……」告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冷艷太子偏寵她 快穿:美艷嬌妻好孕連連 極品仙君在都市 我那溫柔強大又短命的丈夫 小張的睡前宇宙 廢太子在七零吃瓜看戲 修行從科學開始 新世紀開擺戰士 鳳傲天 鬼滅:當雪落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