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爸爸(1 / 2)

加入書籤

阿雷點頭之後, 永樂帝立刻從和藹可親的長者切換到甲方爸爸的醜惡嘴臉, 要求甚是苛刻,離五彩斑斕的黑差不多了。

「船不能小了,要這麼大。」永樂帝指著書案, 「要雕龍刻鳳, 有皇家氣象, 又不能俗氣了……」

阿雷走筆如飛,記錄永樂帝的要求, 漸漸有些寫不去, 從點頭到放棄, 不過一盞茶的時間。

「皇上, 現在退出來得及嗎?民女做不到啊。」

永樂帝見把小姑娘嚇到放棄,曉得自己有些過了,「你把家裡的小作坊搬到宮裡來,宮裡幾個會修鍾表的西洋傳教士、內務府的木匠鐵匠等等皆是你的幫手,你不是一個人。」

阿雷鬆了一口氣,她也想借此機會挑戰一下自己, 繼續動筆記錄, 「皇上, 您說船頭彈出兩個小人, 要雕成什麼樣子?有畫像模板嗎?」

永樂帝一怔, 「這個啊……」

永樂帝看著落落大方、自信從容的阿雷, 恍惚看到一個人的影子, 同樣的係出名門、公爵嫡長女、同樣的天不怕地不怕, 連年紀也是差不多的。

永樂帝嘆道:「朕十六歲就大婚了,仁孝皇後才十四歲。仁孝皇後十八歲時就和朕生了四個孩子,朕記得很清楚,她在大年三十除夕夜生下了第四個孩子漢王,產後虛弱,又恰逢父皇要朕去燕地就藩,從京城到燕地北京,千裡迢迢。」

「前頭走水路還好,隻是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年久失修,隻得頻頻上岸走陸路,馬車顛簸,天氣又冷,產婦孩子要保暖,又擔心被炭盆煙火氣熏著,唉,皇後一路受了不少罪,她原本是懷孕都敢策馬飛奔的強悍婦人,之後到了京城休養一年有餘才好些。」

「在船上的時候,朕心疼皇後,誇下海口,說寫奏本給父皇,建議重新疏通京杭大運河,倘若打通了河道,從南到北,兩岸百姓都受益無窮,也方便運糧食貨物運到燕地,平抑北方居高不下的糧價。」

提到往事,甲方爸爸的深情都不一樣了,眼神溫柔得嚇人,「皇後和朕約定,將來疏通了大運河,我們就坐船南下,舒舒服服的遊玩,不用在陸地顛簸。一起白頭,看大運河兩岸無限風光。」

「我們還擊掌為誓了。」永樂帝雙手一拍,「就像這樣,掌心對掌心的發誓。現在運河已經疏通,糧食,木材晝夜不斷的運往京城建立新都城,運河兩岸重新煥發生機,靠水吃水,人民富足,可是……」

永樂帝目光一黯,「朕的皇後向來言而有信,唯有這件事她失信了,違背了和朕的誓言。」

沒想到帝王居然也有脆弱傷神的時候,阿雷說道:「這又不是仁孝皇後想失約的,這不……沒辦法嘛。」

「皇上的意思是船頭兩個準點出現的小木頭人代表皇上和仁孝皇後,借此鍾表寄托哀思,現實沒有實現的諾言,在這艘船鍾可以實現。」阿雷連忙轉移話題,「民女將木頭小人做的與年輕時的帝後有三分像,如何?」

阿雷說中了永樂帝的小心思。

永樂帝帶著阿雷去了一個小書房,裡頭掛著一幅仁孝皇後年輕時的小相,梳著少女的發式,應是未嫁之前。

「朕與皇後打小就相識,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十四為朕婦,羞顏未長開。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那一年我們就當上父母,本以為此生能白頭到老,朕卻沒能見她白頭,一個人老去。」

永樂帝命人擺書案筆墨,「你照著這幅畫像描下來。」

阿雷應下,仔細臨摹此圖,到了黃昏時才完成。

永樂帝看過,滿意點頭,「朕沒有少年時的小相,不過漢王世子和朕年輕是很像,你照著他的模子描畫。」

朱瞻壑正忙著幫朱瞻基訓練幼軍,這些幼軍不是軍籍,一點武術底子都沒有,連刀都不曉得怎麼拿,居然把刀刃對著自己。

甚至有人在列陣的時候蠢到左右都分不清楚,走路同手同腳,說他們是烏合之眾,簡直侮辱了烏鴉。

一個月下來,演示一個最簡單的雁翔陣都不成功,零零散散的,不是大雁,更像是一隻草雞,變陣的時候,你踢我的屁股,我踩你的鞋子,場麵混亂如粥。

「莫挨老子!」

「孩子!拿郭看倒了窩滴孩子!」

「剛才踢我屁股的是你小子?過來打一架!」

「儂就是擰不清的鵝頭!」

幼軍來自五湖四海的無產者,隻是為了吃口飽飯來參軍的,國人骨子裡的鄉土情結,若不是活不去了,很少有人願意去異鄉謀生。

什麼口音方言都有,溝通困難,靠著肢體語言表達,經常引起誤會而發生群體性鬥毆,為此,朱瞻基掏出私房錢給他們一人發一本糾正發音的《洪武正韻》,以消除難懂的方言口音,但是朱瞻基很快發現一點用都沒有,這些書基本用來墊桌角、床腳,甚至用來卷煙葉抽沒了。

朱瞻基這才意識到,這群人幾乎沒有人識字,很多人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他發的《洪武正韻》是媚眼拋給瞎子看。

演陣徹底失敗,朱瞻壑騎著馬拉開了好幾對打架的,然後去看台向大堂哥復命。

朱瞻壑麵有愧色,「皇太孫殿下,臣弟真的已經盡力了,是臣弟無能,沒能訓好他們,給殿下丟臉了。」

朱瞻壑這一個月都累瘦了,以前操練天策衛,火炮火/槍弓弩等等作戰武器配合上陣都沒這麼累,天策衛都是從軍籍裡選拔出來的優秀者,世代職業軍人,自幼習武,有家學淵源,很快就能配合。

但是朱瞻壑真的帶不動這些五湖四海的青壯年幼軍,有人憨傻像智障,有人痞賴油滑軟硬不吃,簡直是大明智障沙雕中二集中營。

朱瞻壑覺得自己要崩潰了,請皇太孫早日認清現實,另請高明。

但是朱瞻基不肯要堂弟下台,因為除了這個傻弟弟,所有人都在看皇太孫和幼軍的笑話,幼軍每天層出不窮的極品事件已經是京城禁軍茶餘飯後必備談資了,

台下操場兩萬八千個幼軍,就像兩萬八千隻凶猛愚笨愛鬥的大鵝,就這種水平,一千正規軍能夠將他們全滅。

隊伍拿不出手,丟人現眼,朱瞻基安慰堂弟,「沒事,慢慢來,我不急。」

我急啊!朱瞻壑已經從水坑氣成了河豚,假以時日,估扌莫會氣成海豚。

朱瞻壑說道:「臣弟建議暫緩訓練他們使用火/槍等兵器,以免傷到自己人,先把刀劍棍法練熟了再說。」

想到兩萬八千本《洪武正韻》的淒涼下場,幼軍暴殄天物,朱瞻基重重點頭,「我知道了。」

「那現在——」朱瞻壑指著操場兩萬八千隻大鵝互啄的熱鬧場麵,問:「下一步該怎麼辦?」

朱瞻基看著天色,離吃中午飯還早,「就讓他們列成長隊,跑到吃午飯的時候停。」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一網打盡 夫人少了個馬甲 仙古武神 不滅聖影 都市之青帝歸來 仙尊歸來 大佬在地窟 鵲橋下仙 掌上春 第一寵婚:墨少的心肝寶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