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3 章 歷史嚴選的路線(1 / 2)

加入書籤

十月初四,章台宮,朝議散後。

「……國民經濟各部門為增加固定資產而進行的建築、購置和安裝工作的總稱,是為基本建設,簡稱『基建』。

例如公路、鐵路、橋梁、學校和各類工業及民用建築等工程的新建、改建、擴建、恢復工程,以及機器設備、車輛船舶的購置安裝及與之有關的工作等。1」

「結果這『萬界基建係統』也太拉了!明明還有那麼多基建工程沒建,就直接宣稱隻有最後一個大任務了!」

雖然當初那個積極勤勞的大學生周邈,在幾年任務生涯中後,進入了倦怠期,在商討南征百越之前,一度躺平宅家半年。

可是能帶給大秦好處的係統任務,他是萬分願意繼續去做的!

為大秦薅羊毛謀好處的事兒,他能做到天荒地老!

結果這就來到最終大任務環節了?!

大秦君臣:仙使對大秦之心,著實赤忱。

但發癲過後,終究要接受事實的。

開始分析:「最後一個大任務裡,如果水陸交通對應的是靈渠和五尺道……」

忽然,周邈有一個發現:

「除去改建鹹陽的開局新手任務,基建係統豈不是隻發布了歷史上大秦最知名的基建工程任務!?」

治馳道,修長城,開五尺道,鑿靈渠。

「甚至都沒有修秦始皇陵,也沒建歷史上隻建了半拉子城牆的阿房宮!」

大秦君臣:知道仙使心中不平,但先別不平。

聽話(拍頭)jg

陵墓和阿房宮,前者是自繼位起便開始修建、駕崩時方可停止,係統任務一經發布,數月一年就修建完畢。

那是要陛下早日『住』進去嗎?些微有點不吉利了。

當初切割驪山陵山石,為鹹陽地磚,已經幫了大忙——幾乎省去大半開山鑿石的功夫。

至於阿房宮。

鹹陽被改建得宜居之後,現有宮殿就足夠居住,全無必要修建更大的宮殿群。

為奢靡享受,廣修宮殿,這種勞民傷財的事情如無必要,為何要去做呢?

終究是老丞相王綰開口,半哄半勸:「仙使,或許這基建係統的…初始設置裡,任務目標本就隻是完成歷史上已有的、知名基建工程的修建?」

係統的工餐口糧隻出現當下已有的糧食,便可知這推斷不無道理。

至於每個大任務結束後的抽獎環節,開出大秦原本沒有的長絨棉種、玉米和土豆,則是額外獎勵。

周邈發現王老丞相的猜測好像有些道理。

王綰接著又道:「如今雖隻剩下修建南地的『五尺道』和『靈渠』,但未嘗不可多多地…薅羊毛。」

周邈儼然被喚醒了:「右丞相言之有理!」

周邈重新振作:「對啊!既然說了是水陸交通,那誰規定隻修區區一段靈渠了!我修上他幾十條運河,把南地的水係串連起來!」

「至於五尺道,我直接從蜀郡修到滇地,再修到中南半島上去!把一年三熟的地方打下來,乾脆早早地就設置『交趾郡』!」

先前的馳道和長城任務都有裡程數限製,南地水陸交通又豈能沒有?

但仙使受到刺激,瘋癲了些,也就隨他罷。

自有他們保持冷靜理智。

嬴政時機正好地開口:「新一環任務為何?」

周邈果然一秒被轉移注意力。

「任務仍舊是默認接取,老規矩第一環任務還是勘探線路——

[任務鏈-點亮南地水陸交通

任務描述:獲取南地水陸交通沿途地形、地質、資源等數據,以便最後規劃線路。

注:宿主周身縱向五裡、橫向十裡,為數據自動采集有效範圍。

任務道具:水陸雙棲多地形勘探載人機器人。]」

聽完周邈轉述,大秦君臣若有所思,心中大致有數了。

『九州秘藏』又能多一部『南地番外』了。

囿於嶺南百越崎嶇地形和莽荒自然條件,仍舊配備了載人鋼鐵神獸,下水為舟、陸地為車。

既然如此,王綰道:「今日商議部署任務,首要仍舊是確定勘探出遊的路線。」

算是新進知情者的英布,難得也開口:「其次確定跟隨仙使出遊的人員,及護衛人數。」

李斯收尾:「最後,因為此次征召役夫的特殊性,還需提前商討一個征召役夫的章程來。」

左右兩個丞相,以及一直以來負責護衛周邈出遊的英布,一人一句,就把今天議程理順了。

殿中眾人也都頷首以為然,就連韓信都一副聽懂的神態。

周邈(高深點頭):對對對,言之有理。

……

「雖則仙使暢想美好,欲把水路修他個幾十條運河,陸路修到一年三熟的中南半島上去。但考慮到大概有裡程限定,還是得先從緊要的要道開始。」

李斯無情戳破周邈先前的豪言壯語(癡心妄想)。

「時機又正好在備戰南征百越期間,或可考慮南征的路線。」

往往運兵行進的路線,本也是絕佳的交通線路。

說話期間,蒙毅已經熟門熟路,取來輿圖鋪開在禦案上。

眾人有序地圍上前。

自從八方馳道暢通,往來方便了,驛傳係統暢通無比,大秦輿圖也愈發得到完善。

尤其是章台宮這一份,是為當世最精確的一份輿圖。除南地百越簡略些外,其他地方都已經很精確。

大到名山大川,小到大江大河上的一條百裡長支流小河,一座要道旁的不及百丈高的小山,輿圖上都有鼠須毛筆寫的小字標注。

「若是溝通南地,水路與陸路須得互為補充。首先,以水路為主的路線——

溯流湘水而上,南下經過尚未開鑿的『靈渠』入離水、鬱水,至番禺(後世廣州)。

由此入海後

,還可再往南海諸國。」

眾臣開始各抒己見,以指代筆在輿圖上描繪出遊路線。

「此條線路,還可向西溯流鬱水(後世鬱江),溯流南盤江(後世紅水河)、北盤江,經西江水係,入西南夷及滇地。

再往西南,便能到達仙使所言一年三熟的中南半島。」

周邈恍然:確實,後來的交趾郡,從大陸上過去的話似乎就是這條道。

但不妨礙他暢想從蜀郡、滇地到東南半島,可以有南北兩條道的。

誰會嫌棄多一條路呢?

「還有從江水溯湘水、楊漢水(贛水)等水,然後從五嶺上的幾條山道如橫浦關、陽山關、湟溪關等,進入嶺南百越地區。」

「以陸路為主的路線,就是循仙使所言『五尺道』的大概路線,入西南夷及滇地。」

周邈比對輿圖,辨認出大致路線走向,恍然發現:這不就是秦漢時南方幾條主要交通路線!

果然不愧是歷史嚴選嗎?

……

出遊勘探路線確定,接著就是討論隨從人員及護衛數量。

王翦曾伐楚征吳越之地,對南地越人尚算了解,王賁耳濡目染,也知曉些許:

「南地越人野蠻,但棍棒為兵,聚如散沙,誠如仙使先前之言,入百越最大的敵人是濕熱惡劣的自然環境和糧草後勤補給。」

「仙使出遊勘探,輕裝簡行,來去如風,有披甲戴盔、攜帶精鋼兵械弓箭的士伍護衛,數十人足矣。」

況且那載人及勘探的鋼鐵神獸,限乘恐怕也是五十來人,這之中還有隨從人員。

護衛人數太多也裝不下,在後麵騎馬或步行也追趕不上。

「但南地偏遠,為防萬一中了陰險手段後孤立無援,可令南地途經各郡的郡尉,整肅治安,並陳兵邊境以作震懾。」

「必要時,可隨仙使前進路線,在後方追隨護送。」

「至於隨從人員,仙使可有意見?」

將決策權拋回周邈手裡。

周邈看向英布,對方目光炯炯、表情向往。

於是道:「那就還是仙武侯率隊護衛。隨從人員也還是韓信、項籍。」

「最好有智武侯張良,有出謀劃策的聰明人拿主意,省事也放心。」

嬴政應允:「可。」

突然,周邈想起歷史上的秦軍南征百越時,或許遭遇了越人的遊擊戰。

可若說遊擊戰,漢初三大名將之一的彭越,可以說是遊擊戰的鼻祖了吧!

周邈有個想法,「讓南地各郡郡尉陳兵邊境,以作威懾,或者深入護送,都不甚妥當。畢竟各郡郡中也需軍隊巡邏鎮守,受郡中牽製,不能深入太遠。」

「或許可令人領一小支兵力,專職追隨在後,掃清越人的追擊?」

大秦上卿們:雖然越人很難追擊得上,但僅帶數十護衛,孤身深入蠻荒密林的百越,確實會心生不安。

想要一支軍隊綴後,也無可厚

非。

但嬴政隻問:「你覺得何人可擔此重任?」

周邈開始有理有據地論述:「武城侯(王離)鎮守西域,忠武侯(蒙恬)、建忠侯(章邯)守北地,仙武侯護衛在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洪荒:我是隻蘑菇 網戀請慎重! 帝國歷史 瑤瑾傳 幽幽古剎千年鍾 快穿之狼滅宿主又在裝軟糯白兔 佛子落凡塵之丫頭哪裡逃 天有橙色,盼不負流年 快穿之競爭之戰 某pvz玩家的奇妙原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