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1章 正史英雄曹操(1 / 2)

加入書籤

對於菠蘿來說,9歲開始熟讀三國演義,而《三國演義》,在我眼裡,更是一部奇書!奇在哪裡呢?

奇在有華人處必講《三國》;奇在很多人以為它就是正史;而《三國演義》乃七實三虛惑亂觀者。(章學誠·清)

奇在滿人可以拿它當軍事教材,居然還能實踐成功;奇在一個意圖投機的破落軍閥被人以「仁義」之名千年傳唱,而一個真正扶大廈於將傾的蓋世英雄卻永遠背負「奸雄」罵名!

曹操年輕的時候,依仗著官宦之家的雄厚資本,玩鷹溜狗,遊盪無度,一副紈袴子弟的模樣。叔叔看不下去,便經常在曹父麵前告他的黑狀,曹操因此很怕他。

某次,曹操正在路上走著,遠遠地發現叔叔也迎麵走來。他腦筋一轉,立即讓自己變得嘴歪眼斜。叔叔很奇怪,問曹操怎麼了。曹操說:不小心中風了。

叔叔便把此事告訴了曹嵩。曹嵩又驚又怕,趕緊把曹操叫到跟前,結果卻發現曹操什麼事都沒有,便問其緣故。曹操說,我哪得過什麼中風,是叔叔不喜歡我,才故意說我的壞話。

曹嵩一聽「恍然大悟」,從此之後,不管弟弟怎麼告曹操的狀,他都不相信了。

《曹瞞傳》雲:太祖少好飛鷹走狗,遊盪無度,其叔父數言之於嵩。太祖患之,後逢叔父於路,乃陽敗麵喎口;叔父怪而問其故,太祖曰:「卒中惡風。「叔父以告嵩。

嵩驚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問曰:「叔父言汝中風,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風,但失愛於叔父,故見罔耳。「嵩乃疑焉。自後叔父有所告,嵩終不復信,太祖於是益得肆意矣。

兩漢時期的人才發現和官吏選拔方式是「察舉」,其主要特征是由三公九卿、郡守、列侯以及地方長官按照官方確定的道德、品行、才能標準,考察、選取人才並推薦至中央,通過考核後再任命官職。

如此一來,被舉薦人固然需具備一定的才能、品德,但舉薦人的態度、薦詞卻顯得更為重要,甚至被錄用與否都決定於舉薦人的一念之間。

曹操得以順利出仕,除了其自身能力外,就主要得益於兩位名人的廣告宣傳:橋玄和許邵。

橋玄,漢靈帝光和年間任太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是漢末三公裡麵的一位異類——清正廉潔,因病辭官,死後都無錢下葬,這在買官鬻爵成風的漢末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張璠《漢紀》曰:玄歷位中外,以剛斷稱,謙儉下士,不以王爵私親。光和中為太尉,以久病策罷,拜太中大夫,卒,家貧乏產業,柩無所殯。當世以此稱為名臣。

橋玄的另外一個特點是長於識人,尤其在發現曹操異於常人後,居然還把自己的家人托付於他。

《續漢書》曰:玄字公祖,嚴明有才略,長於人物。

《魏書》曰:太尉橋玄,世名知人,睹太祖而異之,曰:「吾見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願以妻子為託。「由是聲名益重。

《魏晉世語》則更進一步說,橋玄怕隻有自己舉薦份量不夠,還特地讓曹操去拜訪更以識人著名的許邵(字子將)。許邵不僅持相同意見,還給出了那句傳世的評語: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世語》曰:玄謂太祖曰:「君未有名,可交許子將。「太祖乃造子將,子將納焉,由是知名。孫盛異同雜語雲:太祖嘗私入中常侍張讓室,讓覺之;乃舞手戟於庭,逾垣而出。才武絕人,莫之能害。博覽群書,特好兵法,抄集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孫武十三篇,皆傳於世。嘗問許子將:「我何如人?「子將不答。固問之,子將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如果說許邵的評語還隻是一種預測的話,那麼,呂伯奢一家之死和那句集自私、狂妄、霸道於一身的「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則讓曹操坐實了奸雄之名。

不過,這則著名的恩將仇報的故事,從後來的演變過程來看,好像是一次栽贓嫁禍,也就是曹操可能被冤枉了。

先是《魏書》,說曹操在逃亡中路過呂伯奢家,老呂不在,小呂和自己的朋友見財起意甚至是想謀財害命,結果被曹操反殺。

《魏書》曰: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裡。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魏晉世語》則進了一步,說呂伯奢外出,五個兒子代父款待曹操,曹操卻懷疑人家目的不純,先下手為強,殺了八個人跑了——在這裡,曹操的殺人行為已經從被動變主動。

《世語》曰: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而到了東晉孫盛那裡,仍然是由誤會殺人,當曹操發現後,雖然後悔,卻拒不承認錯誤,反而大喊道:我可以對不起別人,但別人不能對不起我——這句話很無恥、很美國,不僅讓讀者油然而生憎惡之感,還立即讓曹操的「奸雄」形象豐滿了起來。

孫盛《雜記》曰: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淒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不過,在這件事情上,曹操應該是被黑化了。

從三個出處的成書年代來看,《魏書》成於西晉初年,《魏晉世語》成於西晉中期,而孫盛則是東晉時人。所以,這個故事明顯有以訛傳訛之嫌,和「三人成虎」簡直如出一轍。

戰國時期,魏太子將入趙為質。臨行前,陪同前往的龐蔥給魏王講了一個故事,說有一個人說城裡有隻老虎,你會相信嗎?魏王說不會。

龐蔥又問,如果有兩個人來說呢?魏王說我雖然會懷疑,但仍然不信。龐蔥續問,那麼有第三個人來說呢?魏王說,那樣的話我可能就會相信了。

龐蔥說,你看吧,這就是謠言的力量,明明知道城裡麵不會有老虎,你卻仍然選擇相信。邯鄲距離大梁城更加遙遠,背後說太子壞話的人也會更多,希望大王您一定要明辨是非,不要輕易聽信那些人的話。魏王說我明白了。

果然,龐蔥和太子前腳走,後麵說壞話的就到了。而魏王卻如龐蔥所料,沒能堅守立場、頂住壓力,從此疏遠了太子。

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龐蔥曰:「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矣。願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為知。」於是辭行,而讒言先至。後太子罷質,果不得見。(《戰國策魏策二》)

以訛傳訛,越傳越離譜!

屠城惡名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凶。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鹹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這是曹操的名作《蒿裡行》。長久以來,無論是文學界還是史學界,對此詩的評價都極高。的確,在詩中,作者通過深刻揭露軍閥禍國殃民、造成嚴重的社會災難,表現出對人民的無限同情和對國事的關注與擔憂,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和悲天憫人的偉大情懷。

但事實是這樣嗎?

非也。

亂世之中,從來沒有救苦救難的活菩薩,仁義道德也分文不值,各路牛鬼蛇神比得是誰的盾更堅、誰的矛更利、誰的心更狠、誰的計更毒——作為軍閥之一,曹操自然也不能免俗,尤其是他在與陶謙爭奪徐州過程中進行的血腥和野蠻殺戮,歷來為史家所詬病。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的父親曹嵩在返回老家的途中為陶謙部下所害,為報父仇,曹操東征徐州,連下十餘座城池,並於次年(興平元年)春退兵回到鄄城。

興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還,初,太祖父嵩,去官後還譙,董卓之亂,避難琅邪,為陶謙所害,故太祖誌在復讎東伐。

韋曜《吳書》曰:太祖迎嵩,輜重百餘兩。陶謙遣都尉張闓將騎二百衛送,闓於泰山華、費間殺嵩,取財物,因奔淮南。太祖歸咎於陶謙,故伐之。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夏,曹操讓荀彧和程昱留守大本營,他自己帶兵再次征討陶謙。

這次又連下五城,一直打到東海邊上。在退軍途中,他還捎帶著擊敗了劉備,並攻下襄賁——史書裡還追加了一句:所過之外,殺人很多。

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復征陶謙,拔五城,遂略地至東海。還過郯,謙將曹豹與劉備屯郯東,要太祖。太祖擊破之,遂攻拔襄賁,所過多所殘戮。

相比於《三國誌》裡的輕描淡寫,《後漢書》則是過程詳盡且毫不留情。而且,不是一般殺戮,是屠城,甚至雞犬不留。

初平四年,曹操擊謙,破彭城傅陽。謙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還。過拔取慮、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復行跡。

東晉史學家孫盛對此大加鞭笞,說子報父仇,名正言順,但打著報仇的旗號濫殺無辜就太過分了。

孫盛曰:夫伐罪吊民,古之令軌;罪謙之由,而殘其屬部,過矣。

可見,所謂「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裡麵就有曹操的很大功勞。

戰爭是一項係統工程,決定勝負的不隻是兵力多寡,還有後勤、謀略、心理、氣候以及地勢等諸因素。也就是說,打仗不是簡單的群毆,人多必勝,人少必敗。

中國戰爭史上曾有過多次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像巨鹿之戰、彭城之戰、昆陽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虎牢關之戰等等,

其中以曹操為主角的就有兩場,戰績是一勝一負:勝是與袁紹的官渡之戰,負是與孫、劉聯軍的赤壁之戰。

不過,從裴鬆之的分析來看,官渡之戰的所謂以少勝多是注了水的,而且水分還很大。

我們來看一下戰爭過程和裴注。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十二月,曹、袁二人相持於官渡。五年八月,袁紹將大營稍稍往前作了推進,並依沙丘紮寨,東西軍營長達數十裡。

曹操也將陣營分列,與袁軍針鋒相對,不過,在試探性的交手中,曹軍失利。尤其對曹操不利的是,當時曹軍還不到一萬人,受傷的還占了二、三成。

(建安五年)八月,紹連營稍前,依沙塠為屯,東西數十裡。公亦分營與相當,合戰不利。時公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

看到這裡,裴鬆之不願意了,連續發出靈魂追問,對本紀的記載表示了嚴重質疑。

首先,裴鬆之認為,曹操起兵的時候,原始資本就有五千,之後雖然不能說是百戰百勝,但負的比例隻占十分之二三。

況且在大破黃巾軍後,他又一次性收編降卒三十多萬,這還不算從其他地方受降的人數。如此一來,即便是每次打仗都有損耗,也不可能出現兵不滿萬的情況。

臣鬆之以為魏武初起兵,已有眾五千,自後百戰百勝,敗者十二三而已矣。但一破黃巾,受降卒三十餘萬,餘所吞並,不可悉紀;雖征戰損傷,未應如此之少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帶著醫院回80年 我有無盡礦產 我在仙界種田苦 我有雙倍契約天賦 戰神歸來:女王馬甲A爆了 洪荒之兵主竟是我 重生直播係統 地獄通關後的英靈 全球神祇蟲族降臨 我在東京當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