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0章 恢復大漢(1 / 2)

加入書籤

晉武帝司馬炎生前煞費苦心,布下了皇族、士族、外戚、宗室四方勢力相互製衡的格局。

期望傻兒子晉惠帝能夠玩好平衡,將西晉王朝延續下去,可是他怎麼也沒想到,在他死後僅一二十年,西晉就在八王之亂的動盪中苟延殘喘了!

而他更沒想到的是:當年他都不正眼瞧的南匈奴,居然成了西晉的掘墓人?!

要知道,南匈奴已經歸附華夏幾百年,高層全部漢化,被當成了看門犬一樣的存在,為什麼最終會是南匈奴滅亡了西晉!?

在這其中,自有玄妙之處,我們可以從劉淵自一個南匈奴的貴族成長為趙漢皇帝的過程中尋找答案……

自打呼韓邪單於率領南匈奴投靠漢宣帝以來,南匈奴開始了和大漢打交道的日子。雖然漢朝一有衰落的時候,南匈奴就過來打秋風,但西漢東漢也從來沒放棄過將其歸化的想法。相愛相殺幾百年,到了曹操手中,將南匈奴一分為五,安置在晉陽的汾水和澗水一帶。其中居於太原的是左部劉豹,他有個兒子,叫劉淵。(北匈奴的那份圖紙,太6了!完全就是國寶雞……)

魏武分其眾為五部,以豹為左部帥,其餘部帥皆以劉氏為之。太康中,改置都尉,左部居太原茲氏,右部居祁,南部居蒲子,北部居新興,中部居大陵。劉氏雖分居五部,然皆居於晉陽汾澗之濱。

在一代代匈奴貴族子弟進行人質或文化交流過程中,南匈奴基本已經完全漢化了。我們從劉淵的日常可以看出,他自幼愛好學習,拜上黨人崔遊為師,學習《毛詩》、《京氏易》和《馬氏尚書》,他尤其喜愛《春秋左氏傳》、《孫吳兵法》這兩部書,大致都能誦讀,而《史記》、《漢書》及諸子的著作,沒有不閱讀的。

可以說,劉淵已經是個精神上的漢人了,也不得不說,這是漢文化的一種巨大的成功!(這個菠蘿家裡書架上也有,完全歸根於對歷史的熱愛,就是沒想過,有一天會把自己的看法,寫出來……)

公元265年,劉淵長大後,被派到晉朝作人質。一呆就是十幾年。我認為,劉淵這麼愛好華夏文化的,應該是很高興被作為人質接受先進文化洗禮的。

就像我們現在從偏僻村莊進城讀書的孩子一樣。

可惜,劉淵剛一來到華夏,見證的是以晉代魏的波瀾壯闊的大事件。

見證的是在此背景下華夏文化的腐朽和敗落。

隨著世族的崛起,兩漢風骨已經逐漸變了味。

劉淵是個孝順的孩子,他七歲時,母親呼延氏去世,他傷心得捶月匈頓足,嚎啕大哭,旁人都被他的悲傷所感動,宗族、部落的人都贊賞他的孝順。當時,曹魏司空王昶等人聽說後也非常贊賞劉淵,並且派人前去吊唁。七歲的小孩,可以看出真性情,發乎內心的對母親的愛和思念。

然而到了晉朝,劉淵漲了見識。看到了西晉太傅王祥的臥冰求鯉的光輝事跡。看到了各種以孝之名博眼球的各種「驚人」事跡。

這是孝嗎?這隻是借孝之名,獲取名聲。下一步就是花花轎子人抬人,和各地孝子互相吹捧,然後名聲傳於州郡。隨後,踏入仕途,走向人生巔峰。

司馬氏代魏。由於得國不正,對忠這個字很尷尬。

劉淵會聽到:當年忠於魏朝幾十年的太傅司馬懿,在人生最後三年,放手一搏,從管家變成了大股東。

劉淵會聽到:號稱大魏忠臣的司馬孚,則是流著淚捧著魏帝曹髦的冰涼的頭部枕於自己大腿上,失聲痛哭說:「讓陛下被殺是為臣的罪過。」然後,領銜寫詔書假惺惺地反駁郭太後將曹髦以平民安葬的詔書,「以為可加恩以王禮葬之」。

劉淵還會聽到:當年臥冰求鯉的表演藝術家偶像王祥,年前剛接受曹髦以師禮拜見,並指導曹髦如何做一個好皇帝,隨後曹髦被殺,大哭之後就毫無心理負擔地拜訪司馬昭,並接受晉朝的高官。

在南匈奴偏遠的山西,劉淵在讀漢朝史書時,還在和同學朱紀、範隆討論隨何、陸賈跟隨漢高祖卻缺乏武功;周勃、灌嬰跟隨漢文帝卻缺少文才。估計還會被衛青霍去病竇憲這些人的武功所折服。

在他年輕的心中,肯定以為華夏人才輩出,各個心懷壯誌:男兒千裡覓封侯。

然而到了西晉,看到的卻是石崇與王愷鬥富這般記入青史的「壯舉」。估計年輕人劉淵這才知道,貴族還能這麼玩。才看到晉武帝司馬炎晚年風流瀟灑,羊車選妃。才知道開國皇帝可以這麼玩。

在做人質這十幾年,劉淵看過了太多太多,從一個滿腔熱血的青年人,變成了一個深沉內斂的中年人。當年對華夏文化有多向往,現在對晉朝就有多失望。偶像,在他心中徹底崩塌了。但同時,建立起了新的目標:恢復大漢。

一個匈奴人,目標是恢復大漢,雖然感覺怪怪的,你大可以說他虛偽做戲,為自己起兵找借口。但結合劉淵之前幾十年的人生經歷,他難道沒有幾分真心嗎?

隨著西晉上層理想信念的全體喪失,八王之亂隨之而來。這場內耗,是西晉滅亡的決定性因素。但最終,給西晉王朝蓋上棺材板的,則是劉淵帶領的匈奴人。

為什麼是漢化的匈奴人?他們憑什麼從千萬野心家中脫穎而出?!

我們看看劉淵父子起家的過程,自然知道,南匈奴,就是被世家扶持起來的。劉豹部落在太原附近。那麼,太原有一個流傳千載的大家族——太原王氏。

在西晉時期,太原王氏的家主,正是一代名臣——王渾。他最大的光輝業績,就是配合鎮南將軍杜預滅亡吳國,遷征東大將軍、左仆射、司徒公,晉爵京陵縣公。

功成名就的王渾,看中了小老鄉劉淵,不但自己折節相交,還讓兒子也出來搭上交情。

太原王渾虛襟友之,命子濟拜焉。

王氏父子多次不遺餘力地在晉武帝麵前推薦這個小兄弟。認為他才能勝過漢武帝時期的金日磾,甚至推薦他參與滅吳。

渾又屢言之於武帝。帝召與語,大悅之,謂王濟曰:「劉元海容儀機鑒,雖由餘、日磾無以加也。」濟對曰:「元海儀容機鑒,實如聖旨,然其文武才乾賢於二子遠矣。陛下若任之以東南之事,吳會不足平也。」帝稱善。

王氏父子為何如此扶持一個匈奴人呢?因為他手下有兵啊。雙方一個是山西的豪族,有錢有權;一個是山西的民族領袖,手下有兵有馬。雙方為何一拍即合?強強聯合,各取所需啊。

可以說,劉淵能夠從一個貴族子弟到匈奴大都督,背後決少不了太原王氏背後的糧、財支持。

世家的支持,給了劉淵崛起堅強的後盾。至於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種話,在世家家族第一的鐵律下,沒有人會放在心上。他們還以為劉淵隻是自己的看門狗,隻要自己可以牢牢拉住狗繩,就能駕馭這個野心家。

司馬炎早期還能耐住性子,將劉淵羈縻在洛陽,就是不給他機會和權力。當時,西晉高層有識之士如司馬攸等還能看出他的野心並加以遏製。

當時龍困淺灘的劉淵,隻得在京師消磨時光,他的好友,山東的職業造反家王彌,從洛陽東回故鄉東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帶著醫院回80年 我有無盡礦產 我在仙界種田苦 我有雙倍契約天賦 戰神歸來:女王馬甲A爆了 洪荒之兵主竟是我 重生直播係統 地獄通關後的英靈 全球神祇蟲族降臨 我在東京當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