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2章 劉氏一脈(1 / 2)

加入書籤

小時候的語文課外閱讀中,有一篇叫《高祖還鄉》的元曲作品。作者借用熟悉劉邦底細的鄉民口口勿,從頭到尾把漢高祖劉邦調侃了一遍……(好歹也是帝王……嘖嘖嘖……)

其中有這麼兩句:你本身做亭長耽幾盞酒,你丈人教村學讀幾卷書。曾在俺莊東住,也曾與我餵牛切草,拽壩扶鋤。……隻道劉三,誰肯把你揪捽住,白甚麼改了姓、更了名,喚作漢高祖。堂堂的漢朝開國皇帝,被戲謔得體無完膚,哪有一個君臨四海的帝王之相。

相比之下,他的競爭對手項羽就英武、偉岸多了。《資治通鑒》中是這麼說的:「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項羽不僅長得帥氣,還有一身的神力。更重要的是,人家爺爺是楚國的大將軍,親叔叔是反秦起義軍的帶頭大哥,徹徹底底的官宦世家。而項羽也很快在秦末亂世嶄露頭角。

24歲,項羽剛參加工作就做了項梁起義軍的副將,起點極高。經過兩年的艱苦磨煉,項梁犧牲後,他在前線軍營裡發動了一次兵變,從此掌握了數萬大軍的指揮權。26歲,項羽以主將的身份指揮了影響天下局勢的「巨鹿之戰」,並且在第二年成為威震天下的西楚霸王。

青春年華時,項羽已經「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了,簡直是人生贏家。英勇霸氣的項羽,已經成為後世無數人心中的偶像。

可是,官宦世家、長得帥、才華高,並且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的,世間能有幾人?

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在社會底層掙紮的普通人,沒有世代做官的祖輩,沒有高起點的工作,甚至沒有巨大的力氣,麵對項羽這種老天爺賞飯吃的驕子,我們隻能抬頭仰望。

在歷經世事艱難後,我卻越來越能體會到劉邦的難處。劉邦開始創業時已經48歲了,已然人生過半。雖然快到退休的年齡,但他還在混基層,絲毫沒有創出偉大事業的預兆。

不過,他的前半輩子也沒閒著。那年,劉邦18歲了。他打起背包,告別父母,千裡跋涉來到魏國,想到信陵君門下做一名門客。

都怪那時通信不發達,懵懵懂懂的劉邦來到魏國時,發現信陵君已經去世好幾年了。這時,有個叫張耳的人對他說:「走吧,跟我去外黃,包吃包住。」

劉邦的命運就此發生逆轉。在那個閉塞的年代,增長一段閱歷,多讀一本書,多認識一個朋友,就足以在人生的賽道上超過很多人。這個道理現在也同樣適用。

乾過基層工作的人都知道,這些工作有多煩瑣。劉邦就這麼乾下去,並利用工作關係結交了蕭何、曹參、樊噲、周勃等朋友。

這些人有多重要,不用多說了吧。日子一天天過去,劉邦也很煩躁。他已經不再年輕了,做遊俠縱橫四海的理想,早已被藏在心底的某個角落,煩瑣而無趣的工作,什麼時候是個頭?在曹寡婦的酒店裡,他經常喝得酩酊大醉。

也許隻有在醉夢裡,他才會成為那個如風般奔跑的少年。人到中年,最怕的就是在日復一日的瑣碎工作中消磨掉僅有的激情。可是隻要咬牙熬過最苦的那段日子,付出的努力,命運才會慢慢回報給你。

有實力的人就拉起一幫人馬占山為王;沒實力的人就加入別人的創業團隊,拿到原始股份。劉邦在沛縣也拉起了三千子弟兵,投靠了附近最大的創業團隊——項梁和楚懷王。也許是命運的獎勵,也許是劉邦眼光的獨特,這個決定直接導致他得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機遇。

楚懷王跟大家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但他把先入關中的機會送給了「寬厚長者」劉邦,項羽卻被派到河北,營救被秦軍圍困的趙國。一年後,劉邦帶著從沛縣出來的兄弟,站在了鹹陽的皇宮裡。

他很開心:「我們先入關中,滅了秦國,從此以後,這片土地就是我們的了。」然而,在這個世界上,一切都要靠實力說話。在河北地區的項羽率軍破釜沉舟、九戰九捷,打敗了不可一世的秦軍,也締造了楚軍神話。

當他站在勝利的戰場上轉頭西望,看到的卻是劉邦占領了鹹陽。義軍諸侯們也憤怒了:「豈有此理!我們在這裡血流成河,他們卻輕輕鬆鬆占據了鹹陽,等著那唾手可得的王位。」劉邦占據了關中,就意味著他們的滅秦大功被稀釋。大家都是出來混飯吃的,憑什麼劉邦獨吞功勞?

於是,十幾路諸侯組成的40萬大軍,在項羽的率領下浩浩盪盪開進關中,要請劉邦「吃飯」,並且要好好談一談。

他們還選了一個好地方——鴻門。如果你是劉邦,你是奮起一博,還是乖乖過去認?我想,大部分人都會像劉邦一樣,進門就跪下磕頭,裝孫子裝到底。

其實都不用裝,在利益不均衡、實力不對等的情況下,劉邦就是孫子。都說劉邦臉皮厚,可如果不是生死存亡關頭,誰又願意給人下跪磕頭呢?磕下去的是頭,抬起來的是命啊。

結果,飯還沒吃完,劉邦就偷偷溜了。隨身帶來的禮品都不敢親自送給項羽,因為他怕項羽不讓他走。人生在世,誰又能活得瀟瀟灑灑?在現實的困境麵前,人人都得認。

八年征戰,終於換來今日的萬人矚目。就在不久前,他終於打敗了項羽,成為天下的半個主人。為什麼是半個?

因為他的盟友們也要享受勝利果實,分走了大片的土地,並且時刻威脅長安朝廷的安全:「大家都有軍隊,憑什麼都聽你的?」都說皇帝享受三宮六院、吃著山珍海味,可到了劉邦這裡,他仍然要在平叛的道路上奔波。

公元前196年,當各大諸侯逐漸被平定後,淮南王英布害怕了。他索性扯大旗造反,理由很簡單:「想當皇帝。」多年的征戰、平叛,早已耗盡了劉邦的精力,他隻想休息一下,享受皇帝的生活。所以,劉邦想讓太子劉盈帶兵前去平叛,順便鍛煉一下接班人。

可劉盈才15歲,讓他帶兵打仗純屬開玩笑。呂雉哭哭啼啼地去求劉邦:「英布是天下猛將,用兵很厲害。

讓太子率領桀驁不馴的武將們,肯定是打不過的。」然後,呂雉說了一句讓人心酸的話:「上雖苦,為妻子自強。」意思是說,皇上雖然不容易,但是為了老婆孩子,還是要辛苦你一下。

劉邦還能怎麼辦?他身邊沒有一個信得過的人,自己留下的爛攤子,得自己收拾。他罵罵咧咧地回了一句:「吾惟(唯)豎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意思是說,我就知道這熊孩子靠不住,還是我自己去吧。劉邦拖著帶病的身體,疲憊地趴在車上,就這麼硬撐著來到前線,打敗了一生中最後的敵人。

人到中年,上有白發蒼蒼的父母,下有少不更事的孩子,身邊還有日漸憔悴的妻子,而自己,是他們唯一的依靠。除了日漸疲憊的身體屬於自己,其他的都屬於別人。生活太艱難,唯有拚命去做,才能尋找到出路。

人生在世,如項羽那樣璀璨的人生,畢竟是鳳毛麟角,大多數人都是在社會的泥潭裡艱難地掙紮。(菠蘿也一樣……當不了大神,隻能埋頭苦乾的碼字……嚶嚶嚶……)

奮鬥、努力、低頭、認、拚命,最後仍然留有遺憾,這就是一生的宿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神是瘋我說了算……)

仰不愧對天,俯不愧對地,照顧好身邊的人,善良地對待這個世界。

就像劉邦回鄉後,跟父老鄉親喝酒時唱起的那首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歌中有勝利的歡喜,有遊子歸故鄉的榮耀,也有事業未盡的遺憾。如此,足矣!

《漢瓦》是繼《秦磚:大秦帝國興亡啟示錄》之後,三解出版的第二部作品,也是三解對古代中國政治製度淵源研究的第二個成果。(孓與2的《唐磚》……這本書,與《漢瓦》有異曲同工之處……)

磚瓦堆疊之間,具體討論的問題,就是「周秦之變」與兩千年帝製時代的「王朝循環」究竟存在怎樣的因果關係?

《秦磚》的主要任務是解答「周何以變為秦」,並借助出土簡牘對秦製完全體的圖景進行勾勒,但新的問題又隨之凸顯,那就是過去兩千年間,基於《史記》、《漢書》等文獻記載總結的「秦製」諸特征,在秦朝遠未成形。

直白地說,「周秦之變」的歷史進程並未因「秦朝滅亡」結束,恰恰相反,如果沒有西漢王朝建國過程中的一係列變革,我們熟悉的兩千年「王朝循環」可能根本不會發生。

那麼,在這短短的八十年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令歷史的車輪造成如此巨大的偏轉?

這正是《漢瓦》所著力解答的問題。

這個命題固然宏大,在寫作的過程中,三解卻一直努力地維持專業研究與大眾閱讀之間的平衡,盡量避免乾癟、無根的解釋體係建構,而是將大問題分解為一個又一個的小問題,將人們耳熟能詳的「傳播常識」,與文獻、簡牘的細節信息進行對照和再討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帶著醫院回80年 我有無盡礦產 我在仙界種田苦 我有雙倍契約天賦 戰神歸來:女王馬甲A爆了 洪荒之兵主竟是我 重生直播係統 地獄通關後的英靈 全球神祇蟲族降臨 我在東京當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