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3章 密謀殺樊噲(1 / 2)

加入書籤

劉邦要殺樊噲,那是事出有因,絕不是糊塗。(當年的蔣乾中計……著實讓菠蘿我記憶猶新啊!)

盡管和豐縣出生的劉邦不屬於一個地方,但因為都是生活在豐縣、沛縣交界處,故此,樊噲是劉邦的發小,後來與蕭何、曹參等最早跟隨劉邦起兵,成為西漢開國元勛、大將軍。

他和劉邦的交往非常密切,曾與劉邦一起隱於芒碭山澤之間。劉邦做了沛公後,樊噲成為劉邦的隨從副官、貼身警衛,也是鴻門宴上劉邦的救命恩人。

樊噲出身寒微,以屠宰為業,主要是殺狗賣肉。後來又娶了呂雉的妹妹呂須(xu),因和劉邦是連襟關係,深得劉邦和呂雉的信任。參加沛縣起義,驍勇善戰,為劉邦麾下最勇猛的戰將,頗有功勛。

鴻門宴時,如果不是樊噲聽從張良的建議果斷出麵營救,劉邦就沒命了。西漢初年,他擔任大將軍、左丞相,封舞陽侯,屢立戰功。

據史書記載,樊噲跟隨劉邦作戰,個人斬首一百七十六個級,俘虜二百八十八人;自己單獨領兵作戰,打敗七支軍隊,攻下五個城邑,平定六個郡、五十二縣。虜獲敵方丞相一人,將軍十二人,將官十一人。樊噲成為漢朝從創立到穩定的重要將領,戰功卓著。

那麼,劉邦臨死前,為何要派陳平去秘密殺掉連襟、妹夫樊噲呢?

其實,這件事也是由呂後參與朝政引起的。劉邦早就看出呂後不是一個省油的燈,擔心以後控製不了,便一直在限製呂後,而且一旦聽到朝中大臣和呂後親近、串通一氣,劉邦就特別敏感。而樊噲就是因和呂後走得太近而被劉邦猜忌的一個人。

公元前195年,劉邦擊敗叛軍英布剛剛歸來,因為創傷發作病倒了。他剛回到長安,又聽說他的另一個發小、燕王盧綰叛變了,就派樊噲以相國的身份率軍去討伐。

說起這個盧綰,他是劉邦一個村的發小,而且還是一起念私塾的同學。他比樊噲和劉邦的關係還親近。據《漢書·盧綰傳》記載,更奇特的是,他和劉邦同年同月同日生。兩人出生的時候,鄉民們都拿來羊酒祝賀兩家。

後來劉邦在沛縣起兵,盧綰也緊緊相隨,擔任侍中,保護劉邦。盧綰可以隨意出入劉邦的臥室;劉邦稱帝,盧綰仍然可以自由出入皇宮。劉邦平定天下後,封盧綰為燕王。

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秋天,陳豨叛變。

劉邦親率大軍討伐陳豨。燕王盧綰也率兵自東北配合攻打陳豨。陳豨派人求救於匈奴,而盧綰也派人出使匈奴,讓匈奴不要支持陳豨。

但是,盧綰派出的這個使者張勝受人挑唆,返回來又挑唆盧綰。盧綰一時沒主意,悄悄派人勸陳豨趕緊逃跑。

這件事被人告訴了劉邦。劉邦派使臣召盧綰回朝,盧綰稱病不敢去。劉邦借機調查盧綰的下人。盧綰愈加恐懼,閉門謝客。

劉邦生氣地說道:「盧綰果然要造反了。他和我從小一起長大,我對他就像對我自己的孩子,聽說他謀反,我不敢相信,也不願意相信。派人去迎接他,他裝病不來,謀反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不過,燕國的官員和民眾沒有罪。告訴他們,隻要和盧綰一起的,叛離然後回歸的人,都赦免他們,給他們加爵一級。」

盧綰後來也非常後悔,因為他知道劉邦念舊。就在這時候,聽說劉邦病了。於是,盧綰帶著家屬、宮人、親信等數千人馬,在長城下等候,希望劉邦病愈之後,他再去謝罪。然而,他等來的卻是劉邦駕崩的消息。

盧綰知道,劉邦駕崩,朝中主事的一定是呂後,便帶領部眾逃亡到了匈奴,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樊噲走了以後,有人對劉邦說:「樊噲跟呂後串通一氣,那樣子,顯然是想等皇上百年之後圖謀不軌。皇上不能不防。」

另外也有一種說法,有人告訴劉邦:「樊噲已經策劃謀反了,皇上給了他軍權,他正好可以發動叛亂了。」

劉邦對呂後乾預朝政,本來就非常不滿,現在又聽說樊噲和呂後串通,很可能已經反了,就覺得情況非常嚴重了。劉邦叫來陳平商量對策。

陳平問劉邦:「皇上您打算讓誰替代樊噲呢?」

劉邦道:「周勃。」

陳平道:「皇上剛剛把樊噲派出去討伐盧綰的叛軍,就又馬上改變主意,臨陣換將。假如樊噲真有反意,他一旦聽到風聲,很有可能馬上就反了。」

劉邦也覺得這事有點麻煩,便問:「那怎麼辦?」

陳平說:「不如這麼乾。臣親自去走一趟。在車裡帶著周勃,到了軍營以後,傳皇帝禦詔,斬殺樊噲,由周勃接替樊噲統兵平叛。」

劉邦道:「好,就這麼辦。你殺了樊噲以後,帶著他的人頭立刻回來,朕要親自驗證以後才能放心。」

陳平、周勃立刻動身,前往樊噲的軍營。

在路上,陳平對周勃說:「咱們現在辦的這事,可是相當棘手啊!」

周勃性格直爽,不懂那些拐彎抹角的事。聽陳平這麼說,他有些奇怪地問:「這有什麼棘手的?皇上詔令,咱們隻顧執行就完了唄。」

陳平搖搖頭道:「周將軍啊,你想得太簡單了。樊噲是皇上的發小、老部下,從開始起兵就跟著皇上,勞苦功高。況且他又是皇後的妹夫,皇上的連襟,皇親國戚,位高爵顯。眼下,樊噲究竟是不是真的要反叛,還隻是一個未知數。皇上一時在氣頭上,讓咱們去殺他。過後,萬一皇上後悔了,我們倆不就麻煩了嗎?那人頭可不是韭菜,一旦割下來,就再也長不出來了。再說了,咱們這麼匆匆忙忙把樊噲殺了,皇上病得這麼厲害,樊噲是皇後的妹夫,她們姐妹倆假如在皇上麵前搬弄是非,到時候,咱們倆不就成罪人了嗎?」

「聽你這麼一說,還真是這麼回事。」周勃聽陳平說的有理,也有點緊張,一時沒有了主意,「難道把樊噲放了?那皇上要是怪罪下來,咱們怎麼辦?」

陳平說:「既然皇上讓咱們殺他,咱自然是不能放的。為了穩妥,咱們不如先把他抓起來,裝進囚車,送到長安,是殺是放,讓皇上自己決定。最後不管結果如何,都和咱們沒有任何關係。」

周勃也認為這是個好主意。到了樊噲的軍營前,陳平命人築起一座高台,作為傳旨的地方,另外又派人去叫樊噲。

樊噲聽說陳平來傳達皇帝的敕令,也沒多想,一個人騎馬趕來接詔。不料,台後忽然轉出武將周勃,當即將樊噲拿下,釘入囚車木籠。

隨後,周勃又立即趕到中軍大帳,代替樊噲指揮大軍;陳平則押解著關在囚車裡的樊噲回長安。

陳平走到了半路,就聽說劉邦因病駕崩了。

陳平那是多麼足智多謀的一個人啊,他一想,皇上駕崩,朝中主事的,肯定是呂後,這可糟了。唯一讓陳平慶幸的是,他沒有殺了樊噲,一切都還有挽回的餘地。

即使如此,陳平仍然擔心有人在呂後麵前說他的壞話。他快馬加鞭,趕往長安。路上遇到使者傳詔,讓他屯戍滎陽。

陳平心生一計,跌跌撞撞地跑入宮中,跪倒在漢高祖的靈前,放聲大哭,邊哭邊說:「皇上啊,您讓我就地殺了樊噲將軍,可我就是一個奴才,哪有權力輕易處置一個大臣、皇親國戚啊?現在我已經把樊噲押解回來了。」

陳平的話,明著是說給死人劉邦聽的,實際上卻是說給活人呂後、呂嬃聽的。他是在告訴呂後、呂嬃,我沒殺樊噲,他還活著。

呂後姐妹聽說樊噲沒死,一下子都鬆了一口氣。隨後,呂後吩咐陳平,釋放樊噲。陳平和周勃也算是躲過一劫。陳平擔心樊噲的老婆呂嬃向呂後進讒言,便向主事的呂後表示,自己要留守在長安。

呂後也答應了,還拜陳平為郎中令,輔助新皇。後來又讓他擔任丞相。

但是,這世上的事都是因果造成的。劉邦當初讓陳平殺樊噲,陳平盡管沒有殺成,但這絕不是說這件事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既然劉邦看出了那麼大的問題,這問題早晚就得爆發。而且,既然有問題,就早晚會被解決。

劉邦死後,呂後果然掌握了政權。

她妹妹呂嬃,在丈夫樊噲去世後成為臨光侯,管理政事。呂嬃做事,喜歡飛揚跋扈,獨斷專行,大臣們非常害怕她。故此,朝中大臣們對呂須都恨之入骨了。

據《史記陳丞相世家》載,呂嬃對陳平給劉邦出主意抓捕樊噲之事也非常不滿,多次向其姐呂後進讒言說:「陳平為相非治事,日飲醇酒,戲婦女。」

意思是說,陳平這個人實在不咋地,他身為丞相,沒有一點丞相的樣子,不好好做事,每天就知道喝酒,到處玩弄女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帶著醫院回80年 我有無盡礦產 我在仙界種田苦 我有雙倍契約天賦 戰神歸來:女王馬甲A爆了 洪荒之兵主竟是我 重生直播係統 地獄通關後的英靈 全球神祇蟲族降臨 我在東京當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