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文書劉根民(1 / 2)

加入書籤

金波家有車,天津產的紅旗農用加重自行車,這車號稱是不吃草的小毛驢。

因為問世晚的原因,紅旗的市場占有率比不上鳳凰、永久、飛鴿等大牌子,但這車載重能力十分出色,在黃原地區乃至於整個西北都很受歡迎。

平路上捎二三百來斤物什輕輕鬆鬆。

沒有過多的收拾,在圍上一條一米多長的大拉毛圍巾之後,金波就趕往了石圪節公社。

與昨兒冷冷清清不同,今兒公社大街上有了稀稀疏疏的人影,南街食堂旁邊的菜市場也有了幾分人氣。

雖然在這個計劃經濟的年代,並不允許有個人做生意,但農民自產的農副產品在公社開具了自產自銷證明後,還是可以拿到集市上販賣的。

當然了,這是有前置條件的。

糧油作物必須緊著糧所,綿煙麻、水產品緊著供銷社,家畜家禽緊著食品站,除開這些,農民真正能賣的,其實也就巴掌大那塊自留地裡的瓜和菜兩樣了。

而且因為各地對政策的力度把握不同,一些地方還是以耽誤生產,容易滋生資本主義思想取締了大集、墟市。

石圪節公社也是一樣,隻有年前年後一段時間集市才開。

不過賣品幾乎也就蘿卜、洋芋、南瓜、白菜、蔥、蒜老幾樣,真正掏錢買的人少之又少,農民之間幾乎都是采用了最古老的交易方式。

以物換物,也換糧票、肉票。

農民沒有糧票,隻有參加集體勞動掙下的工分,等公糧和統購糧還有三提五統等等雜七雜八的一交,能分得的口糧就著不夠看了。

家裡但凡兒童老人多的,免不了要想別的辦法。

他家就是這樣,若不是他爸一直從黑市上倒騰票證、口糧,家裡的三口早餓死了。

金波不是來買菜的,而是去辦事的,沒有過多的轉,在供銷社門市部買了點煙酒之後,就匆匆趕往了公社。

這年頭,去縣裡辦事非得有介紹信不可,無論是大隊開的還是公社開的,總歸得有一樣。

石圪節公社大院是典型的陝北窯洞群風格,隻是較過去那種敞開的院落多了三麵紅磚圍牆,以及兩排兩兩相對的平房罷了。

書記還有副書記、文書、一眾專乾辦公的地點都在牆根底的石窯裡,金波上中學時候曾無數次路過這地方,對此最是熟悉不過。

他徑直走向了左起第三孔窯洞。

近前之後,敲了敲門。

「進。」屋內傳出了一聲清亮的男音。

聞聲金波推開了虛掩著的木質藍漆門。

因為窯洞隻有一麵小窗的緣故,室內光線略顯昏暗。

窯正中擺放了兩張桌子,桌後靠背椅子上坐著個身形單薄的男子,他看上去約扌莫二十多歲,頭梳的油光鋥亮,穿一身的確良料子的藍製服。

這人金波當然識得,公社文書劉根民,也是本社人,性格隨和,鄉裡鄉親尋他辦事從不擺臉子,耍威風。

官聲很好。

「你是哪個大隊的,來辦什麼事?」

瞧著金波一身國防綠,劉根民心中不禁大為詫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白月光她真的會死 我的學霸網友 我待南風入我懷 我與閨蜜的神奇日常 病嬌她讓你做裙下臣 穿越混沌世界:用科技助力修真 三江渡 穿成年代文私奔女配 那年之夏 快穿之女配逆襲萬人迷又翻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