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 / 2)

加入書籤

永德九年。

京城,衛國公府。

金秋時節,往年此時,府裡都要收拾行李,一家子到郊外莊子住上一段時日。

這莊子是昔年先帝賜下的,靠著太平山,這太平山別的還罷了,唯有秋天的楓葉最是出名。

從入秋開始,楓葉慢慢開始變黃,天氣越冷,葉子越紅。

從山頂到山底,正紅、絳紅、淺紅、橘色、深黃、淺黃和綠色,層巒疊嶂,宛如最艷麗的畫卷一般。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京城的文人騷客聚集在山下,爬山賞葉,吟詩作對。

王孫公子和貴族千金也打馬秋遊,賞葉爬山上香。

更有在附近有莊子的人家,索性就帶著家眷一起,到這太平山下住上一段時日,每日裡欣賞楓葉,上山聆聽太平寺主持的講經,更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而今年,衛國公府邸上下,不論主仆,都神色鬱鬱,行色匆匆。

後院中,衛國公府的主子和有頭有臉的管事們,都聚集在含飴院裡。

院中湯藥味道久久不散,不時有丫頭婆子進出。

這麼多人在院子裡,卻不聞一點人聲,隻在這些丫頭婆子進出掀開簾子的時候,偶爾傳出來幾聲低沉的說話聲和隱約的抽泣聲。

一位太醫從裡頭扶著一個頭發胡須皆白的杜仲景走了出來,那太醫眉眼間跟杜仲景很有幾分相似,看他身上的服色,赫然是太醫院的院正。

杜仲景出來,搖搖頭嘆了口氣,「天南,將那藥煎了,給老夫人端過去吧——」

太醫院正杜天南點點頭,也是一臉的沉痛:「父親,我知道了。」

頓了頓,才又道:「隻怕小師姑不能接受——」

杜仲景長嘆一口氣:「生老病死,皆是天定,豈是人力所能阻礙?你師姑是一時不能接受,一會子我去勸勸她,這樣強留老夫人在世,也是徒增痛苦罷了!」

說著揮揮手,示意杜天南去煎藥去。

這也就是在衛國公府,才能讓堂堂太醫院院正親自去煎藥,前太醫院院正看脈了。

就是當今皇帝,估計生病了,也沒這個待遇。

交代完杜天南,杜仲景又返回屋裡。

室內,鋪設的富麗堂皇,卻彌漫著一股藥味,不過並不算太難聞,窗戶隔一會子,就打開通風,又怕吹著病人,團團都擺放著屏風。

轉過屏風,裡頭榻上,臥著一個頭發銀白的老人,臉色蠟黃,氣息微弱,若不是月匈口還微微起伏,都會讓人以為已經沒了氣息。

長塌周圍,圍著好幾個人,打頭的那個一身綾羅的自然是王永珠。

三十來年過去了,她的頭發仍舊烏黑,麵容姣好,美貌猶勝當年,加上歲月歷練,渾身更多了一種說不出的雍容大氣。

此刻她卻一臉的悲痛,眉宇間是怎麼都散不去的愁雲,坐在塌邊,握著那榻上老人的手默默垂淚。

她的身旁,宋重錦這位位高權重的衛國公,在外赫赫揚揚,讓對手聞風喪膽的男人,此刻也是虎目通紅。

站在兩人身後的幾個年輕主子,就是王永珠和宋重錦的子女。

這麼些年下來,王永珠和宋重錦一共生育了三子,皆都已經娶妻生子了。

也都是滿臉悲色,還有幾個小孩子,沒有大人能忍耐,都抽泣了起來。

杜仲景走了進來,除了王永珠和宋重錦,所有的人都將懇求的眼神投了過來。

張了張口,杜仲景話到了嘴邊,卻又不知道該怎麼開口了。

這屋裡,要說誰最難過悲痛,唯有王永珠了。

躺在榻上的是她的親娘,張婆子。

這麼些年來,她們母女從來沒有分開過,沒曾想,這一下子就要死別了。

他從認識王永珠到現在,還從未見過她如此失態過。

這幾十年來,他在太醫院見證了王永珠和宋重錦幾乎是傳奇的一生。

從鄉下的窮小子和村姑,一步步走到今天,得先帝和皇太後信重,先帝臨終前將當今托付於兩人。

當今登基之日,不過是十來歲,雖然前朝有先帝留下的顧命大臣,後宮有皇太後坐鎮,可到底年輕,主少國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

就連那些附庸藩國,都蠢蠢欲動。

更有接壤的兩個小國,趁著新帝登基,根基不穩的時機侵犯邊境。

一時間舉國上下嘩然。

危難之時,是宋重錦挺身而出,主動請戰,奔赴邊疆。

不僅擊退了來犯的敵人,還趁勢追擊,直接打到了兩個小國的國都去,將兩個小國的疆土直接並入了本朝的疆土。

宋重錦一戰成名,一時間成為本朝新一代的戰神,在邊關的名聲地位,不遜於當年的宋弘。

人稱宋家父子戰神。

在邊疆,對於本朝子民來說,宋重錦就是他們的守護神,幾乎家家都給宋重錦立了生祠牌坊,日夜上香禱告,希望宋重錦長命百歲。

而對於其他國家的子民來說,宋重錦就是殺神,聞風喪膽,提一提名字,就能讓嬰兒止啼的人物。

宋重錦在邊疆駐守了十數年,在他駐守的這些年裡,附近無一小國敢進犯本朝邊境。

而王永珠坐鎮京都,遙控指揮金壺,在西域六十六國間都開通了商路,將西域和本朝聯通起來。

一時間,西域的各種特產,還有瓜果蔬菜,奇異香料都源源不斷的進入了本朝。

同時還支持歷九少,開通了海上的商路,遠到琉球、暹羅、爪哇、阿丹等地,將這些地方的象牙,香料,各色珍貴的木材,還有各種奇珍異寶帶了回來。

憑借著兩條商道,為國庫賺取了源源不斷的財富。

在宋重錦鎮守邊疆,攻打小國的期間,軍餉物資前所未有的充足,又有顧子楷作為軍需官盯著,無人敢對送給邊疆前線的軍需物資下手。

夫妻倆一個攘內,一個安外,又有顧子楷和顧家,還有當初先帝的心腹大臣,倒是護著當今天子,昔日的九皇子,安然度過了主少國疑的那些年。

在當今成年親政之際,當初先帝留下的顧命大臣裡,有些人手握重權多年,沉迷於這權利巔峰之中,竟欲推遲當今親政。

皇太後身處後宮,對於前朝之事無能無力。

關鍵時刻,又是王永珠夫婦鼎力支持當今。

當年的顧命大臣朱浩然還有那位陳巡撫,後來的陳尚書就算權利極大,可也不敢跟宋重錦和王永珠抗衡,最後還不是隻得老老實實的交出了手中的權利。

也算他們識相,新帝仁慈,總算落得一個告老還鄉的結局,保住了體麵和性命。

而宋重錦則在新帝掌控大權之後,十分痛快的交出了兵權。

王永珠同時也將兩條商道的控製權,盡數上交到了新帝的手中。

也因得如此,皇太後和新帝極為尊重兩人,極盡封賞。

若不是宋重錦推辭,隻怕都要封為異姓王了。

而宋重錦和王永珠的親人,也跟著得了不少的賞賜。

張婆子這個王永珠的親娘,也因為女兒和女婿的功勞,最後被封為一品誥命夫人,力壓京城那些貴婦們一頭。

那些貴婦們就算心裡再不甘願,可對著張婆子,也不得不客客氣氣,笑顏相對。

畢竟就連皇太後和皇後,對著張婆子也是十分客氣的。

王永珠和宋重錦的三子,長子早就請封為衛國公世子,而次子和幺子,一個因為軍功,乃是當今最看重的大將軍,而幺子因為形容俊美,學問初中,直接就被賜婚,尚了公主。

宋家的權勢和富貴,幾乎到了頂峰。

就是當年跟宋重錦不和的那些兄弟,這些年來,因著宋重錦得了不少好處。

早就將昔日的恩怨都忘得一乾二淨,隻想著捧著宋重錦,好跟著沾光呢。

張婆子也許是因為大半輩子吃夠了一輩子的苦頭,剩下的這些年,活得極為肆意暢快。

她年輕的時候勞苦太過,傷了底子,還好遇到了杜老太醫,而王永珠本人跟著杜老太醫學醫,別的不說,保養身體那是一絕。

張婆子因為王永珠的精心調養,如今已經是年近九十,這等高壽,本朝已經十分罕見了。

隻是就算王永珠醫術再高,可人的壽數有限,張婆子如今的身體,已經是油盡燈枯,就算是大羅神仙來,隻怕也無力回天了。

王永珠一貫冷靜,唯獨在張婆子這個親娘的身上,卻失去了理智。

這些日子以來,她試過了各種辦法,從皇宮大內,從太醫院,從杜家藥鋪,全國各地,各種法子尋來各種珍貴良藥用在了張婆子身上。

隻可惜,都付諸流水了。

杜仲景這個師兄,還有杜天南這個師侄,都被請來給張婆子診治,想替張婆子再謀取一點壽命。

隻可惜兩人都無能為力。

杜仲景到底身份不同,見王永珠用藥拖著張婆子的命,除了讓她昏睡不醒,並無任何幫助。

忍不住出來就讓杜天南去煎藥。

這藥服下,能讓張婆子清醒過來,就算是走,也走得毫無痛苦,沉睡中去世。

此刻他要做的,就是讓王永珠同意,讓張婆子服下這藥。

可他看到這屋裡,從上到下,皆是悲痛不已,也難以開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夫君你失禮了 竹馬請入甕 帝國總裁快認栽 全球帝國:朕登基以後 全球輪回:隊友祭天法力無邊 維度之間 我有一款領主遊戲 我老婆是團寵腫麼破 都市之萬界幻想群 解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