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婚姻(1 / 2)

加入書籤

我看見水中的花朵

強要留住一抹紅

奈何輾轉在風塵

不再有往日顏色

——譚詠麟《水中花》

一大早,佳慧約了趙傑和他的幾個朋友開車去郊區玩。這段時間,她分別與李展鵬和趙傑相處,想法和態度逐漸明朗。

一方麵,她和李展鵬的關係發展越來越費力。佳慧發現,這人不僅對藝術沒有興趣,甚至幾乎沒有其他任何愛好,不論是讀書聚會,還是運動旅遊,統統興致不高, 甚至連肥皂劇都不追。另外,他對人對事也很少表達明確的觀點,不論問他什麼問題,哪怕隻是點個菜,都難以聽到態度清晰的回答,一般都是笑眯眯地說「隨便,都行,看你。」 可能,他天性就是那種情緒超級穩定,但缺乏想法和熱情的人,這和佳慧愛好廣泛、思路活躍的性格實在是大相徑庭。

兩個人的相處日益成為一種超穩定結構——除了每周例行見麵一次,幾乎每晚定時定點,李展鵬都會打電話來,但聊天話題僅限於:「你乾嘛呢?吃飯了嗎?吃的什麼?」 而佳慧一聽到這種毫無內容的問話就頭疼,強撐著回答一下,就失去了聊天的興趣,兩人陷入長久的沉默。

誠然,李展鵬對佳慧真挺好的,請她吃很貴的菜,主動買禮物給她,也想做出努力拉進兩人的關係——比如借故到佳慧的宿舍坐坐,磨磨蹭蹭半天不走,還曾在約會時鼓起勇氣想要扌莫她的頭發,拉她的手,然而都被佳慧盡量不露痕跡地避開了。

她明白,李展鵬優點其實挺多的,善良、老實、大方,對她好,物質條件不錯,但佳慧實在不想一輩子過這樣無趣的日子。年輕的她,對物質上的匱乏她可以接受,精神上的貧瘠卻無法忍受。於是,她逐漸疏遠了和李佳鵬的聯係,在經常不接電話,並且推脫了好幾次見麵邀約後,對方終於明白了佳慧的意思,不再聯係了。

另一方麵,佳慧和趙傑發展得倒挺順利。趙傑口齒伶俐,思路活躍,有時候還挺幽默,逗得佳慧時時發笑。他愛好運動,朋友眾多。能夠擁有健康的體魄和廣闊的人緣,是自小身體不太好,且不善交際的佳慧所十分羨慕的。趙傑也樂意把佳慧介紹給朋友們認識,因此,除了二人約會,他們也開始和趙傑的朋友們一起玩。

那天佳慧有點頭疼,萎靡不振的靠在座位上,聽趙傑一路和朋友貧嘴聊天,還挺有趣。半路,借來的老爺車忽然爆胎了,佳慧也想跳下去幫忙,被趙傑按住了,安排她和另一個同行女孩坐在樹蔭下等候。佳慧一邊和女伴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一邊遠遠看著趙傑和幾個男孩子忙前忙後,行動有條不紊,換輪胎的手臂結實有力,她忽然有一種很有依靠、非常踏實的感覺。

曾經似有若無的初戀已經畫上了句號,曾經為她遮風擋雨的家也散了,但日子總要繼續,是時候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了。就在這一刻,她做出了選擇。

很快,也並沒有所謂的互相表白,她和趙傑就順理成章地確立了戀愛關係,並在戀愛兩年後結婚。

此刻,45歲的佳慧正和趙傑在星巴克裡分割最後一筆共同財產。她趕到時,趙傑已經到了,麵前放一杯冰美式。

剛離婚時,他們還因為處理後續事務偶爾需要見麵,後來所有事項都已交割清楚,二人之間又沒有孩子,就再也沒有聯係的必要,形同陌路。

多年未見,趙傑的身材已略有發福,鬢角也有些斑白,但並不十分蒼老,穿著襯衫西褲,戴一副金絲邊眼鏡,一副事業有成的樣子。其實從氣質來說,趙傑似乎更偏向商人而不是體製內人,但他自己一直在致力於自我包裝。他視力其實挺好,但經常會戴副眼鏡,因為這樣才能凸顯自己的文化人設,有助於在單位發展。

趙傑問她喝什麼,佳慧說不用,趙傑也就順坡下驢不再堅持,掏出資料說:「你看看材料,在最後這裡簽個字就行了。」

佳慧簡單看了看,簽了字。隻是很小的一筆款子,如果不是趙傑提起,佳慧早就忘記了。結婚之前,她隻覺得趙傑性格開朗,甚至有些豪爽,卻從未發現他有如此精於算計的一麵。

趙傑是佳慧憑借著全部理性為自己選擇的丈夫。記得結婚前,她和小姨有一次長談。自打父母離婚以來,佳慧和父母的關係都有些疏遠。父親是因為很快另組了家庭,佳慧已經不太方便多介入別人的生活;母親則因為一直身體欠佳,忙於看中醫調理身體,佳慧不忍煩她的心,倒是和自小看著她長大的小姨交流的更多,仿佛她代替了一部分父母的職責。

小姨問,對於和趙傑結婚,她想好了沒有?佳慧自信地給出了答案,邏輯之嚴密有點像完成論文答辯:「我覺得,趙傑是個好丈夫人選。首先,他有穩定收入和自有住房,確保兩個人在這個大城市可以有小康的生活。」——佳慧的原生家庭並不算多富裕,但自小也是備受嗬護長大的,所以她對於物質並沒有太高的需求,覺得小康足矣。

「第二,趙傑頭腦清晰,和我交流順暢,遇到問題兩人都是擺事實講道理,仿佛開展大專辯論賽。他也有一些興趣愛好,雖然不算文藝青年,好歹也算運動青年。」——根據從父母離婚中汲取的經驗,佳慧認為兩人之間可以良好溝通,有共同話題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趙傑生活能力強,特別在人際關係方麵交友廣闊,可以彌補自己作

為宅女的短板。」——佳慧自己的父母就是男主外、女主內的組合,做個小女人,有個能乾可依靠的丈夫,是佳慧的理想。

小姨邊聽邊點頭,最後說:「嗯,你考慮的挺全麵的,理由也挺充分,但你還一直沒說呢,你愛他嗎?」

佳慧沉吟著說:「那要看對愛的定義是什麼了,我覺得愛不是電視劇裡要死要活的那種,最重要的是個性互補,三觀一致,過日子合拍,這就叫愛吧。

她暗想:那時候對周澤然的意亂情迷,應該不是愛,隻能叫上頭?

婚姻中的前5年,佳慧不能說是不幸福的。結婚後不久,他們就買了一輛中檔轎車,過上了有車有房的小日子。在小房子中生活了3年後,倆人又趁著房價尚能承受,在市郊一個環境優美的小區買了三居室的大房子,這期間,佳慧還考上了在職博士。

與一些不希望妻子學歷太高的男人不同,趙傑對她的考博十分支持,理由是那是高校工作的必備資質,對將來晉升很有好處。他主動分擔了很多家務,還負責開車接送佳慧上下班。

印象最深的是在一個冬天的夜裡,佳慧在學校圖書館學習到很晚,接到趙傑的信息就收拾好下樓,進車才知道,其實他提前到了,但因為不想打擾她學習,就一直在車裡等了半個多小時,為了省油也沒有發動車子,凍得夠嗆。接到佳慧,趙傑還念叨著順路再去買點水果,家裡水果要斷頓可不行。

那一刻,佳慧非常感動,從點滴平凡的小事中感到被照顧,這就是幸福吧?和她以前感受到的那種如明月般充盈的幸福不一樣,這種幸福就像一個人在風雪跋涉中發現一個可以烤火的小屋,分外慶幸而滿足。

這樣又長又溫馨的日子如同肥沃的土壤,讓佳慧對趙傑的情感慢慢生根發芽,開出花朵,她對趙傑、對他們的小家產生了無限依戀,如同對父兄一般信賴著丈夫,仿佛曾經失去的那個家又回來了,個性也漸漸恢復了活潑。

佳慧在家居方麵頗有心得,於是包辦了新房子的裝修、家具采買和布置,還在陽台養滿綠植,弄了個迷你花園。平日裡,她和趙傑一起上班下班,去超市買日常用品,邊吃晚飯邊分享交流當天的趣事,周末和朋友們去郊區逛逛山水。日子就這樣瑣碎、平靜而溫馨地流淌下去。

那段時間,她時常悄悄在內心感謝上天讓她重新獲得了一個家,並且越來越堅定地覺得,這艘兩個人的小船會這樣一直平穩的航行下去,彼此相伴到老。

讓他們的婚姻最終解體的變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是從婚姻的第7年,也就是趙傑39歲那年開始。那段時間,趙傑的工作不太順利,確切的說,是沒有按照他的計劃獲得進一步的升職。

趙傑是個人生規劃非常明確的人,找個條件不錯的老婆,結婚、買車、買房……,這些內容都列入了他的人生清單,並且基本得以如期完成,唯獨有兩項計劃沒有按期執行——生孩子和升職。

不知為何,趙傑和佳慧雖有計劃在結婚三年後要孩子,也因此買好了大房子,但孩子並沒有如期而至,去醫院檢查,二人身體都沒有任何異常,據醫生說,這種情況也並不罕見,讓他們放鬆心情,孩子這種事要順其自然。趙傑說,他並不是很喜歡孩子,有沒有孩子都不介意,佳慧一開始還不太確信,但看到他之後確實不再提孩子的事情,慢慢也就放下心結。

隨後,他開始念叨的是升職問題。在趙傑的人生清單裡,一個人如果到40歲還不能進入單位的領導層,那今後就不會有啥指望升職了,而如果一輩子不能成為相當級別的領導,那就是一個失敗的人生,這個邏輯可以簡要推理為:

40歲以前不能升職的人生 = 失敗的人生。

所以,從35歲開始,他就積極尋找各種升職的機會。先是試圖在本單位有所發展——他努力與單位的各路領導搞好關係,時常帶佳慧出席各種飯局。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開始抱怨起佳慧社交技能的缺乏:「你看看那誰的老婆,今天跟領導夫人聊的多好啊,兩家的關係一下子拉近了不少,你還博士呢,一整晚就知道笑眯眯,也不說話,咱這飯局沒啥收獲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三國:誰讓他做謀士的? 瀟灑小神仙 深神 哈利波特:霍格沃茲的救贖 原神:水龍水龍別哭了 我在遊戲競技場裡修個仙 李乾瀟傳記 穿成帝師後,被暴君讀心聲了 開局就社死 時空之戀:雙魚奇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