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動儀的秘密(1 / 2)

加入書籤

張衡的管家張楚飛馬來報,候風地動儀朝向西北方向的金龍吐出一枚銅球,「當啷」一聲掉在了下邊的蛤蟆嘴裡,聲音響徹整個京城的上空,大街上人山人海,不知道響聲來自何處,人人引頸朝向天空,搜尋天象的變化,當天晴空萬裡,連一朵烏雲也沒有。大街上的十字路口有人擺上了香案,祈求上天不要降下災難,成群結隊的人撲撲在地,向上天祈禱,就連皇宮的皇上太監宮女也都心驚肉跳,皇上親自前往皇家寺廟給太白金星報信,還在觀世音菩薩麵前許下心願,隻要上天不給皇親國戚和天下黎民百姓帶來災難,朝廷一定重塑金身,並向寺院劃撥土地,讓供奉香火源遠流長。

當石申和各位會員聽了張楚的報告,就知道地動儀檢測到京城的西北方向發生了大地震,京城裡不明就裡的皇上和黎民百姓亂了陣腳,這可不是個小事情,需要馬上去報告皇上呀,報告晚了朝廷怪罪下來,來個「欺君之罪」是要殺頭的。

「張衡老弟,你的地動儀發揮作用了,接下來有兩件事要做,一是派筆杆騎上快馬到西北方向的有關州縣了解有沒有發生地震,如果有地震發生,還要了解地震的烈度和黎民百姓的受災情況,及時報告朝廷,讓朝廷拿出救災方案;二是你和蔡倫老弟一起火速回京,向朝廷報告地動儀發出的響聲不是上天要降下災難,而是西北某個地域發生了地震,一定向皇上解釋清楚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平息謠言和大家的恐慌心理。另外,讓潘洪教授和你們一同前往京城,了解地動儀的構造和技術原理,做好記錄和備案,說不定我們將來的大獎非你莫屬咧!」

張衡一行四人馬不停蹄,一路趕往京城。在京城的大門外,他們看到有騎馬的、坐轎的、推車的、趕羊的蜂擁而出,看守大門的衛兵攔都攔不住,京城確實發生了騷亂。張衡想攔住出逃的人,了解一下京城的情況,沒有一個願意停留下來和他交談,像見了瘟疫一般,他們隻好進城麵聖。

皇上從皇家寺廟回來還是心神不定,金鑾殿上群臣一言不發,各個像霜打的茄子低著個腦袋。順帝在龍椅前來回徘徊,一時也拿不出主意,時不時向大臣發出責問,嚇得大臣六神無主,他突然停下了腳步,走到了大臣的中間,歪著頭挨個查看每個大臣的麵容,嚇得大臣汗流滿麵。當他走到大司徒劉崎的麵前,高聲問道:「怎麼不見西鄂伯張衡?」

嚇得劉崎撲通跪到地上,「回皇上的話,西鄂伯說是去石申山參加個學術交流會,向老臣告了假,至今還沒有回來。」

「你好大的膽,大臣離朝也不和我通氣,該當何罪?」

「老臣該死,老臣該死!」

「你不知道張衡是掌管天象的嗎?這個時候怎麼能離了他!速速派人把他找來。」

劉崎正要派人去找張衡,金鑾殿金門大開,張衡和太監蔡倫快速進殿,撲通跪倒,「老臣還是晚來了一步,讓皇上受驚了,請皇上治罪!」

「張衡,你是觀測天象的,今天京城發生了巨響,給全城造成了恐慌,你和蔡倫到底乾嘛去了?」

「回皇上,我和蔡倫去石申山參加研討會,會議還沒有結束就趕回來了,就是向皇上稟報京城巨響原因的。」

「哦,你已經知道巨響的原因啦?」

「是呀,皇上!那是老臣製造的一台地動儀發出的響聲,與天象無關,更不是天神發怒,請吾皇不必驚慌。」

「怎麼會這麼大的動靜?可把朕嚇壞了,我以為天神又要降災禍了。」

看到皇上臉上的表情逐漸平和了,張衡和眾大臣也都鬆了一口氣。皇上回到了龍椅上,示意蔡倫端上一杯熱茶,蔡倫慌忙遞上熱茶,讓皇上壓壓驚。

「皇上,西鄂伯造出了地動儀,可神奇了,說不定測出京城的西北方向發生了地震呢!」

「蔡倫,你又在胡說,發生地震所在州縣要向我報告的,怎麼不見報告的人前來?」

「皇上別急,出不了一個時辰就有消息了。」

「那好!如果沒有發生地震,我就把你和張衡發配到嶺南勞動改造,看你還敢不敢胡說八道,擾亂民心。」

派去了解地震情況的筆杆還沒有回來,蔡倫就向順帝吹噓了地動儀的神奇,這還了得,一旦地動儀誤報,就有欺君之意,重則殺頭,輕則坐牢,嚇得張衡在下邊直搓手,汗珠子也從臉上滾落下來,眾大臣也議論紛紛,有的為張衡捏了一把汗,有的在等看張衡的笑話,蔡倫也為剛才自己的魯莽擔心起來,如果沒有地震發生,這不是害了張衡老哥嗎?

正在這時,金鑾殿外有人高聲報告:「陛下,隴西發生了地震,州牧讓您速派官吏查看災情!」

來人正是筆杆,滿臉大汗,已經跑得上氣不接下氣,他手裡拿著隴西州牧的奏折,還沒等皇上發話,蔡倫迫不及待的跑下殿去,從筆杆手裡接過奏折呈報皇上審閱,順帝接過奏折,當場宣布了隴西確實發生了地震,還表揚了州牧正帶領州府各縣衙門官員抗震救災。

「這個消息太及時了,讓朝廷很快知道了地震發生的方位,張愛卿,真是你的地動儀發現的嗎?」

張衡還沒有從驚恐中緩過神來,聽到皇上的詢問,抬頭看了看皇上。

「不要驚慌,張愛卿,慢慢給朕說來!」

「陛下,這個地動儀是臣五年前造出來的,當時沒敢報告您,因為沒有發生地震,無法驗證他的準確性,三年前貝加爾湖發生了一次地震,地動儀朝北方的龍口裡確實掉下了龍珠,我懷疑地動儀機發有可能是偶然的,也沒敢上奏陛下,這次地動儀隴西方向的龍珠掉了下來,就派筆杆先去隴西了解地震的情況,再來向您報告,也許能縮短朝廷和您知曉地震的時間,同事也驗證了地動儀預報的準確性。」

「好啊,張愛卿,你治學的嚴肅性值得表揚,如果我朝搞科學研究的都像你一樣,還用我到皇家寺廟來回跑嗎?現在什麼都不說了,領我去看看你那個神奇的寶貝--地動儀,各位愛卿一同前往吧!」

順帝帶領朝廷官員浩浩盪盪向張衡的府邸開拔,京城的大街上還是一片慌亂,擺攤的家什東倒西歪,水果、蔬菜散落一地,跑掉的鞋子到處都是,牲畜滿街狂奔無人認領。蔡倫急忙命令朝廷秘書處張貼告示,昭告百姓京城發生巨響的原因和隴西發生地震的情況,平息騷亂,讓百姓安居樂業。

順帝的龍輦到達張府,張府上下五十餘人跪迎皇帝的到來。順帝下了龍輦忙把張衡的母親張老太君扶起,並賜予龍頭銀杖一柄,作為對科學家母親的獎勵,張衡慌忙跪地謝恩。

「謝恩就免了吧,趕快帶我去你的實驗室觀看大寶貝地動儀,朕想一睹為快。」

張衡不敢怠慢,前麵弓月要引領順帝到了實驗室,眼前一尊金黃色的地動儀呈現在順帝的麵前。

「張愛卿,你的地動儀好高大呀,它是怎麼工作的呢?給朕仔細的講解一下。」

「陛下,這尊地動儀高一丈二,圓徑八尺,形如酒樽,純銅鑄造,圓球內裝有大柱,連接八個方向,每個方向都安有關閉發動機關,發機再連接八個方位的金龍,每條金龍的下方都有一隻蟾蜍與之對應,當一個方向發生地震,該方向龍口所含銅珠就會落入蟾蜍口中,聲如洪鍾,響切京城,查看哪個方向的銅珠落下就可知道地震的方位了,陛下您看,隴西方向的銅珠還在蟾蜍的口中呢!」

順帝看完地動儀贊不絕口,如此美妙絕倫,真是個大寶貝。

「張愛卿,你為朝廷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也造福了黎民百姓,朕很是欣慰,不過你這尊地動儀被沒收了,它應該放在皇家天文台,不應該放在你的家裡,你開個價吧,要什麼獎勵?朕都滿足你的要求。」

「陛下,張衡老哥和我蔡倫商量過了,他正想把它獻給您呢,為天朝服務,發揮地動儀的強大作用。不過張衡老哥有個請求,他不好意思向您開口,我就替他說了吧。」

順帝聽說張衡主動獻出地動儀,非常高興,走到張衡的麵前,向他豎起了大拇指,為他點贊。

「張愛卿,你真是我的肱骨之臣呀,滿朝大臣都像你這樣心月匈開闊,朝廷何不興旺發達,你就直接說吧,隻要我有的,什麼請求我都答應你。」

蔡倫見順帝如此高興,就向張衡使了個眼色,張衡瞬間就明白了,他是讓我向皇上要銀子呀。

「陛下,臣也沒有什麼非分之想,我和蔡倫老弟,還有石申、甘德一批人在石申山成立了一個名叫『石申山文化協會』,推廣和繁榮我們華夏的文化,又專門設立了一個『石申山獎』,鼓勵華夏子弟積極參與科學研究,現在我們協會剛成立,缺少······缺少······」

張衡在關鍵的時候吞吞吐吐,可急壞了一旁的蔡倫。

「陛下,我看張衡不好意思說,還是我替他說了吧,就是讓您以朝廷的名義發個布告,號令地主、豪紳,王公大臣向『石申山文化協會』捐助一定數量的銀兩,作為『石申山獎』的獎勵基金,但凡捐助數額巨大的,可以申請』石申山文化協會候補會員』,頒發『石申山文化協會候補會員證書』。」

「這個想法好啊,既能傳播我華夏文化,又能鼓勵更多的有識之士發明創造,朕批準了,具體實施方案和布告發布草案由你蔡倫負責辦理。」

張衡看到蔡倫說的頭頭是道,思路清晰,皇上也在高興的興頭上,膽子也大起來了。

「陛下,臣還有個請求,『石申山文化協會』剛成立,各項經費一點都沒有,辦公的房子需要建設,桌椅需要置辦,鍋碗瓢勺也得添置,懇請陛下從國庫中資助點銀兩,至於吃飯的問題就不用陛下操心了,石申山上漫山遍野都是野菜,還有野雞野鴨野兔什麼的,總的來說餓不著。」

「張愛卿,你這個請求朕也準了,剛才你說挖野菜、逮野雞,那多寒酸,我們這個泱泱大國,還能讓你們這些能工巧匠生活得這麼清苦?朕的臉麵往哪放?讓蔡倫一並搞個預算,再給你們一點生活補貼。」

「謝謝陛下!」

「我們君臣就不要客氣啦,你為朝廷做出這麼大的貢獻,朕心裡記著呢,等你們那個『石申山文化協會』的辦公場所建設好,我得親自去剪彩,再題寫一塊牌匾,王公大臣都要前去祝賀,凡是為『石申山文化協會』捐獻財物的人,不但要受邀參觀,還要立碑揚名,全朝上下大興學習之風、科研之風。」

「陛下是有皇朝以來第一位聖君,您尊重人才,提倡科學研究,注重休養生息發展經濟,受萬民敬仰,我們君臣一定能團結一心,讓您的江山流芳萬代。」

「張愛卿,你說這話我愛聽,可話又說回來了,我支持你們的工作,實際上也是在鞏固朕的江山嘛!」

「等『石申山文化協會』的會所建造完畢,我們馬上上奏陛下,來一個君臣和巨匠大聯歡。」

「張愛卿,朕還有許多奏折沒有批完,剩下的工作由你和蔡愛卿商量著去辦吧,一定要高標準,要突出文化氣息,朕正式任命蔡愛卿為聯絡員,重大的事情一定向我匯報,蔡愛卿,你可別忘了朕還是個木匠呢,做一套上好的紅木家具還是朕的拿手活咧!」

「陛下,我蔡倫一定按您的旨意辦好,您就等著好消息吧,包您高興和滿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一界誅仙 末世馴鯊魚,怎麼舒服我怎麼騎 快穿之對不起,我不做人了 綜武:授徒返還,開局收徒白狐臉 獸爭 修仙:從感受殺氣開始 歸夢:雪女與麒麟 重生科研,這一次不要猝死 反派:開局多子多福係統 公主何方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