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精算高句麗(1 / 2)

加入書籤

張衡和潘洪教授送走了高句麗使臣金不換,回到府中,張衡開始籌辦和金大順的婚禮,皇命不可違,高句麗公主倒也賢惠,婚後夫妻恩愛。

潘洪教授覺得皇上賜婚和高句麗乞求地動儀這兩件事有著某種聯係。金大順是高句麗的公主,她嫁給張恆就意味著在張衡的身邊安插個眼線,如果不加強防範,張衡的研究成果隨時都會被高句麗知曉。他想把這個想法告訴張衡,可又一想,張衡和金大順已經結為夫妻,畢竟是一家人,他能相信我這個外來人嗎?張衡正在度蜜月,心花怒放,甜蜜有加,不能在這個時候打亂他的好事,況且金達順剛來也扌莫不清張衡家的底細,暫時也不會有安全風險,過一段時間,再找個適當的機會提醒張衡也不遲。潘洪教授夜以繼日地研讀張衡的《渾天圖注》,發現了地質構造和天象運動的密切聯係。

一日,張衡在實驗室給潘洪教授介紹『渾天儀』,大思想家王充前來拜訪,還帶來了他的巨著《論衡》,友人相見分外熱情。

「王老,我正想忙完這一檔子事,去您的府上拜訪呢,沒想到您先來了。我給您介紹一個人,這位是著名的地質學家潘洪教授,他對地質構造和礦石元素的構成很有研究,潘洪教授對您的『唯物論』也很感興趣,幾次要求我帶他去拜訪您,可最近事情較多沒能成行,您來還帶來了您的大作,潘洪教授和您真是有緣呀!「

「我這次來結識潘洪教授很是高興,我的書剛好完稿,請兩位專家提提寶貴意見,幫助我更好地修改。」

「王老是思想界的泰鬥,我們怎敢班門弄斧,再說您是做意識形態領域研究的,我和潘洪教授都是研究自然科學的,我們之間風馬牛不相及,聯係不大緊密,能提出什麼意見呀!」

「張老弟錯了,你的《靈憲》、《渾天圖注》是對自然現象的科學論述,和我的《論衡》同屬一個思想體係,實際上都是以物質為基礎,對自然現象和生命現象的科學解釋,同天朝儒家神學論,特別是班固主編的《白虎通義》思想體係有較大的區別,你們看看我的《論衡》和你的著述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王老,我還真沒有考慮過我的著述有什麼思想傾向。我隻是研究自然現象和天體運行的規律,揭示自然界的本來麵目,沒有上升到你的思想高度。」

「對呀,你揭示天體有自己的運行規律,某一個地方發生了地震是地球運動的結果,不是天神降下天災要懲罰人間,本身就和神學論有區別嘛!」

「王老,對思想領域的理論研究和門派觀點,我和潘洪教授不甚了解,分不清誰對誰錯,應該都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您說是吧?」

「張老弟說的對,各個門派相互爭論,又和平共存。老夫這次來主要是給你通報個消息,甘英出使大秦國回到天朝了,朝廷裡有人告訴我,他過幾天還要出使大秦國,大秦國向天朝求婚。你是知道的,從上朝開始,和親』已成為處理好民族和國際間關係的一種方法或手段,有屈辱的一麵,也有上好的方麵,好的方麵就是加強了民族融合或者國與國之間的經濟文化的交流合作,促進共同繁榮。皇上這幾天悶悶不樂,茶飯不思,甘英和蔡倫不離左右,給皇上出謀劃策,皇上不忍心把自己的親骨肉送到大秦國去,就要看看遠房宗親或者大臣中有沒有合適的女孩子,選中後封為『公主』和親到大秦國,現在朝廷中忙著遴選,符合條件的大臣和諸侯人心惶惶。這次甘英擔當『和親大使』還有一項任務,就是選派一個文化交流團,據說甘英已上奏皇上,讓你擔任文化交流團的團長。張老弟呀,你要有個思想準備,既然朝廷流出了口風,說明有這個事情。我給你說的這個事,僅限我們三人知曉,不要再擴大知曉範圍了,一旦皇上知道了,是要追究泄密責任的。」

「王老,大秦國不會是知道我造出地動儀了吧?」

「這可不好說,現在貿易這麼發達,各國之間人員來往密切,你的地動儀可以說驚動了整個地球,焉有不知道的道理?」

「大秦國隸屬歐洲大陸,離我們這麼遠,他們通過什麼渠道知道我造出地動儀了呢?」

「張老弟,甘英不是出使大秦國了嘛,本身就是和歐洲各國進行文化交流的,歐洲也發生地震呀!」

「甘英出使歐洲才幾天呀,這麼快就回來了。」

「他去歐洲,走的是絲綢之路,沿線各國都對我天朝大臣提供了周到的服務,一路開綠燈,每到一個國家都換乘快馬,這還不快呀!」

「哦,一個高句麗我還沒有擺平呢!又來了個更遠的國度,不知道皇上是怎麼打算的。」

「高句麗的人到了天朝?也是奔著你的地動儀來的?」

「是呀!都來一個多月了,昨天還在我府上呢,我把他們打發到驛館去了,他們是想要一台地動儀,我還沒有給他們造呢。」

「那就給他們造一台,多給他們要點銀子就是了,更好地發揮地動儀的價值作用!」

「我也想多要點銀子,現在我連科研經費都拿不出來啦,可是皇上要顯示天朝國威,一道聖旨,免費贈送,讓我實在為難呀!」

「你和石申那老兒不是成立個什麼『石申山文化協會』嗎,天朝布告都貼出來了,還沒有搞到經費?」

「王老呀!經費是給『石申山文化協會』籌集的,那也不能用到地動儀上來啊!」

「先用一下也未嘗不可嘛!」

「我可不敢挪用公款,將來大家都向我學習,不就亂套了?」

「那怎麼辦,要不我給你資助點?」

「王老啊,你是不知道,造台地動儀是需要很多銀子的,現在用的材料--精銅是稀缺資源,你的那個家底我還不知道呀,一個零部件都不夠!」

「你向皇上要點銀子就是了,天朝富足著呢,我聽說國庫裡的錢多得連穿錢的繩子都漚斷啦。」

「我是不敢再向皇上張嘴了,我和潘洪教授商量好了,讓高句麗把精銅運過來,不然就不給他們造。高句麗大使金不換,這小子也精明著呢,沒有當場答應,回驛館商量去了,反正我不急。」

「張老弟呀!聽說你們那個『石申山文化協會』還設立了『石申山獎』,都有什麼獎項啊?」

「王老,獎項多著呢,大多是自然科學領域的,後來又增加了文學獎和和平獎。對了,王老,您的大作《論衡》可以參加文學獎的評選,到時候我和蔡倫聯合給您推薦一下。」

「哎呦!我的拙作拿不出手啊,哪敢參加評獎呀,像司馬遷、司馬相如、枚皋、還有班固,這些人都有鴻篇巨著,都是文學巨匠,無論是思想上,還是文學修養上都是我學習的楷模,讓他們拿個獎,國人都心服口服。」

「王老太謙虛了!您提到的這些人都是文學大家,像司馬遷憑《史記》,司馬相如憑《上林賦》、《子虛賦》,班固憑《漢書》名揚天下,可您的《論衡》在天朝也是有目共睹啊,您一點也不遜色這些文學大家呀!」

「張老弟,到你們評獎的時候再說吧,如果參加的人多了,我就不參和了,先把這項榮譽讓給別人。」

「王老,您真是我們年輕人的榜樣,淡泊名利。聽說天朝想讓您做官,您推脫不做,您是不想為天朝建功立業嗎?」

「那都是謠言,我有老母需要奉養,百善孝為先嘛!再說了,我的思想有點不合時宜,本身也不具備做官的能力。」

「王老,我覺得憑您的本事,做個地方官一定會政治清明,當地百姓也會安居樂業。」

「過獎了。張老弟,我還想再谘詢你一個問題,我們的先人,像孔子、老子先師,這些前輩還追加評獎嗎?」

「這些先輩就不再參加評獎了,因為他們的地位和名聲已經蜚聲中外,不需要這個獎項了。」

張衡知道『石申山獎』雖然每年都要評選,可名額有限,就是當朝的大文豪要想獲得這項榮譽,還得分批分次,或者繼續努力,取得更大的文學成就才能獲得。在文學領域能夠評上『石申山獎』的先輩們太多了,再給他們頒發文學獎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

張衡和王充正在聊天,管家張楚來報,朝廷欽差已到府門,要張衡門外聽旨。張衡攜全家老少到門外聽宣,王充也慌慌張張撲撲在地,欽差宣讀了皇上的旨意,要張衡速到天朝國庫領取銀兩,到南方購買製造地動儀的精銅。

張衡領了聖旨,謝了隆恩,欽差回朝走了,大家這才發現高句麗使臣金不換也來到了府門,他是和欽差大人一起來的,因為個子矮,大家都沒有注意,欽差走了他沒走,留下來想和張衡聊聊。

王充看到高句麗使臣,知道他和張衡有事要談,就告辭先走了,臨走他又告訴張衡別忘了他說的那個事。

張衡知道高句麗使臣金不換又去天朝找皇上了,既然金不換從皇上那兒要來了銀子,先收下再說唄,他吩咐管家拿著聖旨到國庫提取銀子,這些銀子不要白不要。別看這個金不換個子矮,天生是個精品,頭腦靈活著呢,一心想要個免費的地動儀,那就要看看他這個心願能不能實現嘍。

「金大使,謝謝你為我籌到了銀子,跟你實話說了吧,製造地動儀不是缺銀子,而是沒有製造地動儀的材料--精銅,現在是拿著銀子買不到精銅,怎麼辦?」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一界誅仙 末世馴鯊魚,怎麼舒服我怎麼騎 快穿之對不起,我不做人了 綜武:授徒返還,開局收徒白狐臉 獸爭 修仙:從感受殺氣開始 歸夢:雪女與麒麟 重生科研,這一次不要猝死 反派:開局多子多福係統 公主何方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