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聊聊康熙(1 / 2)

加入書籤

要說康熙呢,先介紹一下吧。

愛新覺羅玄燁,順治帝第三子,母親是孝康章皇後佟佳氏,清朝第四位皇帝。

玄燁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十六歲除滅權臣鰲拜,軍事上先後平三藩,收台灣,驅沙俄,征準噶爾,創立「多倫會盟」聯盟蒙古。

前文說到,康熙做過很多對老百姓很有利的事情,隻要是他這位帝王所能看到聽到的,都想竭力去做到。如果說他做的不到位或是不徹底,不能怪他,或者不能全部怪他。

隻要條件允許,中國古代的帝王必然趨向於君主集權,而康熙也不可能例外,我們不能苛求他在集權之中的措施如何完善,更不能要求他如何如何民主,因為關於民主一詞我們本身的認知就來自於西方資產階級的民主政治,尤其是以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等人,康熙逝世的時候,世界上的君主立憲國家也沒有幾個。

我們不能要求康熙如何如何民主,正如我們不能要求聖人孔子為什麼不會開飛機。

首先,明朝以來,中國官場的弊端陋習已深,尤其是萬歷朝的東林黨爭為首的明代官僚集團的影響。

其次,無論是上層還是底層的官員,其實並不是皇帝希望他們貪汙腐敗和魚肉百姓的,這一點不能怪他。

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這些官員卻是他選拔的,終究還是他所使用的。

康熙的為人嘛,寬柔,尤其是對於「情」字的重視。寬厚本是美德,但是作為一位帝王,不應該一再的寬柔,這樣隻會使得原本積弊的官場更為腐敗,原本沒有法治的封建社會,隻能寄希望於人治,而這個「人」也不治理的話,國家尤其是官場就沒有綱紀了。

康熙寵幸的最大寵臣可以說是明珠。

明珠幼年在宮中當過侍衛,與康熙甚微親密(比康熙年長),之後升至內務府總管、弘文院學士、刑部尚書、都察院左都禦史,兼經筵講官,調任兵部尚書。

當年吳三桂為試探康熙聖意,自請撤藩,索額圖主張留藩,明珠看出康熙心裡想法,符合康熙,主張撤藩。從此以後,康熙對明珠更為喜歡,在康熙十六年的時候,把他升為武英殿大學士。

這個時候呢,索額圖是保和殿大學士,在征伐吳三桂的戰役中,積累功勛,在戰略上擔任了參謀總長的職位(通俗的說法,因為清朝是沒有參謀總長的)。明珠排擠他,逼得他在康熙十九年八月就稱病辭職。康熙改任索額圖為「內大臣」兼「議政大臣」,康熙二十五年讓他擔任「領侍衛內大臣」,康熙二十八年與俄辦理外交,簽下了《尼布楚條約》。

明珠在索額圖被擠出內閣以後,簡直就是大權獨攬,當武英殿大學士一直當到了康熙二十七年,才被禦史彈劾下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鍾愛蹲大牢的我 從斬妖除魔開始長生不死 鬥羅:表白不接受,變心你哭什麼 暮年修仙,我成長壽道尊 歡迎來到詭夢世界 剪個頭老婆擦肩而過 病美人師兄有尾巴 咬玫瑰 春色難渡 小綿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