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聊聊康熙(2 / 2)

加入書籤

明珠手下有個餘國柱,是其最大的走狗了。

禦史彈劾說,隻要是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等位置有空缺的時候,明珠和餘國柱還有其他的私人,都會「展轉征賄,必滿其欲而後止」。明珠的財產,真的是堆得跟山一樣了。

明珠不僅「賣缺」,對於言官,還采取鉗製的手段。所謂言官,那是都察院的左都禦史手下吏、戶、禮、兵、刑、工六科的「給事中」,與各道的「監察禦史」,還有巡鹽禦史、巡漕禦史、巡視京通各倉禦史等。隻要是新上任的言官,必須要來明珠這邊拜訪一下,名為拜訪,實為「訂約」,說以後給皇帝的任何奏疏,必須先給明珠觀看閱覽。

明珠如此的大罪,在任何朝代都是絕對的死罪,而康熙隻是免去了他大學士的職位,說「不忍加罪大臣」,不久後,明珠居然又升為「內大臣」,仍然放在自己身邊,這種「惡惡而不能去」的作風,不可謂不是他的一大缺點。

餘國柱是個小人,明珠被黜的時候,他也被免職,他帶著財富去江寧(南京),蓋豪宅,做生意,一副恬不知恥的模樣。之後被一位給事中彈劾,康熙又下令,將他逐出江寧,逐回原籍,而他所貪的贓款呢,康熙居然不予追究。

另一個小人是徐乾學,被明珠賞識才為左都禦史、刑部尚書。這個時候,康熙二十七年,湖廣巡撫張汧犯了貪汙的案件,押到北京受審,結果第一個供出來的就是這個徐乾學,康熙也隻是允許他辭職,但保留了「領修書總裁事」,負責一些清史的修撰。

左副都禦史許三禮在康熙二十九年彈劾徐乾學說他在修書的時間裡,「乘修書為名,出入禁廷,與高士奇為表裡,物價沸騰,招權納賄」。康熙主持了「部議」,認為許三禮說的沒有證據,把許三禮罵了一頓。

徐乾學或是出於心虛,或是出於慚愧,向康熙請示,離開北京,回到老家後,繼續招權納賄。他的兒子徐樹敏收了嘉定知縣的銀子,被供了出來,案子到了康熙那邊,康熙卻把本應絞刑絞死的徐乾學免除絞刑,讓罰了點銀子匆匆了事。

和徐樹敏一起接受嘉定知縣賄賂的,還有一位叫王鴻緒,也是明珠一黨,以「榜眼」身份與康熙二十六年受封為左都禦史。而王鴻緒的受賄,康熙也是追繳髒銀而已。到了康熙三十三年,仍然將王鴻緒重用,後來這位受賄的玩意居然還能做到了戶部尚書,管錢。後來因為建議裡八阿哥胤禩當太子,才獲罪免職。後來王鴻緒因為把萬斯同的明史拿來說是自己寫得,康熙又讓他主編《省方盛典》。

康熙喜歡文人,但有些太喜歡文人了,而且尤其喜歡幾個無行的文人,他真應該讀一讀後麵乾隆朝孫嘉淦的奏疏,「小人進而君子退,無它,用才而不用德,故也。德者,君子之所獨,才則君子、小人共之,而且小人勝焉。」康熙著實不懂這個道理,或者說他的所行不懂這個道理。

最無行的就是高士奇,本是一個秀才,因為寫得一手好字,被康熙拿來當「南書房供奉」,被特授為「額外翰林院侍講」,終於升為翰林院的正式少詹事。他和王鴻緒一起,向下麵的各督撫、道、府、州、縣的各級官員收取保護費,名為「平安錢」,保證不在皇帝麵前說他們的壞話。

由此,原本的窮酸秀才變成了大富翁,在北京有著四十多萬兩的家當,在家鄉杭州也買了一千頃的良田,還蓋個大花園在西子湖旁。

後被禦史彈劾,要求將他明正典刑,康熙也隻是免職就匆匆了事。

康熙重情,但如此的重情在歷史上的各位帝王,也著實少見,或許他在傳位雍正的時候,真的說了「請善待你的兄弟,不到必要的時候,不要殺害他們」這樣的話語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鍾愛蹲大牢的我 從斬妖除魔開始長生不死 鬥羅:表白不接受,變心你哭什麼 暮年修仙,我成長壽道尊 歡迎來到詭夢世界 剪個頭老婆擦肩而過 病美人師兄有尾巴 咬玫瑰 春色難渡 小綿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