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才氣演武(1 / 2)

加入書籤

方運心中異常謹慎,因為才氣演武隻有三次機會,失敗三次則將無法融入智之聖道。

同時,方運也無比高興。

一旦完成才氣演武,瞞天過海之計的威力將大增,而且因為有了聖道力量,雖然不可能擁有戰詩詞那麼強大的破壞力,但必然會出現類似「詩魂」的『兵魂』,有意想不到的奇效。

當年孫子、孫臏、吳起等兵家半聖進妖界如入無人之境,憑借的就是兵書的力量,連亞聖在這方麵都遠不如兵家傳人。

兵家的神秘莫測、奇險狡詐遠超其他百家,哪怕是雜家的權術也無法相提並論。

「將軍您醒了?我們有救了!」

眾將歡呼。

方運點點頭,掃了這些人一眼,沒有多言,繼續思考。

「不要打擾方將軍想計策,一起出去。」

「末將告退。」眾人陸續離開。

方運看了一下自己的腿,猜到應該是才氣演武的限製,把自己的身體方麵壓製在最低,隻考校兵法謀略。

這是第一次帶兵,方運卻一點都不緊張,甚至隱隱有些興奮,還有一種自信,這自信源於他這些天的學習,且不說《孫子兵法》等兵書屬於眾聖經典,他早就背誦並完全理解,單單這一夜不斷消耗才氣學習研究,就比不消耗才氣研究一年的效率更高。

「來人,送我出去!」方運道。

立刻有士兵抬來抬椅,把方運抬出去。

「升帳,點卯!」

方運自然知道這個考驗不可能隻純粹考瞞天過海之計,因為任何兵法都不是獨立存在的,而進入才氣演武後沒有多出任何記憶。所以應該最先了解下屬。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簡單,但也無比正確。」

進了中軍帳,方運坐在主位。軍中的將校分列兩旁,方運親自點卯,而將校一一喊到。

在點卯的過程中,方運仔細觀察每一個將領,動作、語氣、神態,從而模糊推算其性格。進行初步的了解。

「這是《六韜》中『八征』的簡易用法。《六韜》又名《太公兵法》,是戰國時期的一位大儒假托薑子牙所作,實際是借薑子牙和武王的問答來解釋自己的兵法,這書雖然沒有讓他成為半聖,但也成為真正的兵書,也經過才氣演武。後世留名。」

「八征實際並不復雜,就是通過各種方式考察一個將軍的思維、應變、忠誠、廉潔、脾性等各個方麵,隻不過這時候沒辦法施展,隻能通過心理學的一些技巧做出快速判斷,不夠準確,但必然一定用處。」

方運很快發現有一個營校略顯緊張,暗記在心。

「範參軍。把我軍和敵軍詳細情況細說一番,士氣、軍械、糧草、環境等等所有細節一一說明,不得有誤!」方運無比嚴肅,毫不怯場,極有大將的風采。

這就是書山幻境獲得的巨大好處之一,若是在上書山前,他斷然不可能這麼快適應自己的新身份。

「是,大人!」

那參軍快速把整個形勢說了一遍。

原來是景國軍隊剛與狼蠻大戰一場,雙方互有死傷,而景國士兵非常疲憊。士氣低下,正準備撤退。

最可怕的問題是糧草不足,從昨日開始,眾人隻能吃三成飽,今天別說戰鬥。就連操練都可能無法進行。

蠻族雖然論智慧不如人類,但卻比妖族聰明得多,而且還有逆種文人在狼蠻中當軍師,若戰必敗,所以連參軍都知道,必須要掩飾景軍的虛弱,讓敵人以為景軍還有餘力,讓景軍安然撤離。

方運聽完參軍的說明,仔細思索。

「歷代瞞天過海之計不少,其中以半聖孫臏的減灶最為著名,敵人不可能一個一個數清我軍的士兵,隻能通過其他方麵判斷。軍人要生火做飯,一個爐灶能煮多少食物供多少人吃是固定的,所以孫臏在撤退的過程中,第一次紮營留下十萬人的爐灶,而第二次紮營留下五萬,第三次留下三萬。那龐涓以為孫臏的軍隊士氣崩潰,就去追殺孫臏,但中計遭到伏擊,最後龐涓不得不自殺,成就了孫臏的智名。」

「減灶是真強假弱,而這次才氣演武反其道而行,讓我領了一支真正的弱軍,要想撤退,必須要給蠻族一個假象,讓蠻族以為我很強。這……難度絕對比孫臏那個還大,那個減灶要是失敗,孫臏的軍隊沒有大損失,不過等於浪費了一些糧草,而我要是失敗,那就是全軍覆沒。」

「這才氣演武,如果是僅僅掌握瞞天過海之計,也隻有一半的勝算,因為一個再懂計謀的人如果不知兵,不知道如何具體一步一步運用這個計謀,不可能勝利。空口談兵和實戰演武,簡直是天壤之別!」

「既然是才氣演武,那我就必須主持瞞天過海之計的一切細節,這些將校現在恐怕隻能算木偶,有壞事的可能,但絕不可能主動幫我成事,若是我隨便說一些計謀他們都能幫我完成,那智之聖道也太簡單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君子與鬼 網遊之毒霸江湖 超級推薦位 天生反派 異界重生之亡靈女王 鬥破之變身納蘭嫣然 我的主世界是美漫 吃神 鬥羅之超神級選擇 殺人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