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天國條件(1 / 2)

加入書籤

在這個時空的一百年後,中英雙方的歷史學界還在為一百年前發生在遠東的這場戰爭起因進行著爭辯,英國人認為這場戰爭是太平天國挑起的,而中國人認為這場戰爭是因為英國人乾預中國內戰而引起的,但不管嘴仗如何打,最後這場戰爭的結果卻是雙方史學家都無法更改的。

對於英國人和法國人在戰敗之後還會提出如此離譜的和平條約,蕭雲貴一點也不感到驚奇,甚至連憤怒都沒有,他隻是感覺到有些好笑而已。特別是英國居然以封鎖遠東為借口威脅中方妥協,看來英國人為了自己的顏麵,當真是連他們發起戰爭的最終目的都忘了。英國發起遠東遠征的目的其實說白了隻有一個,那就是擴大遠東市場的開放,他們一開始是希望能夠在北方扶持一個新洋務派掌握的清廷政府,然後逼迫太平天國與這個政府劃江而治。太平天國這邊不用多說,與英法等國的貿易和工商業合作非常多,但有一點不好的就是太平天國打擊鴉片貿易。而北方清廷雖然不打壓鴉片貿易,但開放程度遠不及南方的太平天國。所以英國最終是希望接受鴉片貿易的北方和開放的南方在遠東同時存在,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不惜發動戰爭,其根本的政治目的還是鴉片的貿易和遠東市場的進一步開放。

可現在出乎他們意料的是,太平天國奇兵突出,不但擋住了英法第一次遠征的行動,還以英法乾預內戰為借口開戰。然後殲滅了遠征軍,同時在很短的時間內令滿清屈服。於是英法想要扶植的對象已經不復存在。也就是說不管如何,英法都會失去遠東最大的鴉片貿易對象。既然第一個目標已經無法達成。那麼第二個目標就是進一步開放遠東市場,但英國人又自演自說的要封鎖遠東,那不是損人不利己嗎?英國能夠承受失去遠東市場的後果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英國現在號稱世界工廠,他們生產的產品多數都是需要出口來進行貿易的,而遠東這個四億多人口的市場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假如英國真的犯二封鎖遠東,那麼英國可能爆發新一輪的經濟危機。在1846年前後,這個危機已經爆發過,當時英國打贏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國內所有人都想到要和四億人做生意了,於是英國的工業機器是全麵開動,然而他們販運過來的商品卻遇上了中國傳統小農經濟的強烈抵抗,結果很多商品賣不出去,最終引發了經濟危機。

所以當蕭雲貴聽到美國公使蒲安臣帶來的調停消息之後,首先就對英法的這個封鎖威脅嗤之以鼻,他對蒲安臣說道:「英國人是不是瘋了?」

蒲安臣也覺得這次英國人是有點難以理解,但這一次美國人並不會站在英國人這一邊,首先美國人的傳統就是恨英國人。其次太平天國和美國的關係比較好,當下說道:「尊敬的中華皇帝陛下,我覺得英國人可能還沒有徹底醒悟過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他們不想再讓戰爭繼續下去了。」

蕭雲貴笑著點點頭,回頭對一旁的左宗棠說道:「左相,你看我們該如何?」

左宗棠也是笑著說道:「英人不遠萬裡而來。所求者便是商貿,他們是不會真的想要封鎖我國。這明顯是與他們遠來之初衷完全違背的,想來更多的還是威脅之語。不過既然英國人想和談。那我們也可以提出條件試探一下,假若他們是有心講和,那麼我們的條件就算有些離譜,那麼他們也還是會試著和我們坐到一起來商談的。但假若他們還是強硬回復,那麼我看我們就將人民戰爭持續下去。」

蒲安臣微微有些失望,他問道:「首相閣下,貴方會提出什麼樣的條件呢?」

左宗棠笑了笑說道:「我們的條件總體來說就是三條,第一條便是廢除此前與英法所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雙方的商貿條約重新商定。第二條就是歸還香港島以及其他一些被英法侵占的島嶼。第三條就是戰爭賠款3000萬英鎊,並且贖回英法戰俘的費用另外計算。」

蒲安臣聞言隻覺得難以置信,看來太平天國是挾戰勝的威風也在獅子大開口啊。雖然蒲安臣不是英國人,但他覺得英國人能夠接受的底限絕對不會是這樣的,但作為調停國,他還是硬著頭皮善意的提醒道:「皇帝陛下、首相閣下,這三個條件英國人是不會答應的,廢除此前的條約意味著英國在華利益的重來,租界、口岸、最惠國待遇、領事裁判權等等英國享有的一切權利都將失去,還要歸還香港島,而且賠償巨額的戰爭賠款,這些都是英國人無法接受的。」

蕭雲貴搖搖頭說道:「蒲安臣公使,這些是我國的條件,作為戰勝的一方不是有權力向戰敗的一方提出任何條件的嗎?雖然我們收回英法的一切特權,但商貿條約可以重新商談,口岸可以有更多,租界必須廢除,但英法商人來我國投資建廠或者居住的,可以租界地皮,但我們不允許出現抱團的租界出現,你知道的,在租界裡我們失去了主權,但這些地方本來就是我們的領土。最惠國待遇、領事裁判權必須收回。戰爭賠款是必須有的,隻不過呢具體數額還是可以商量的。至於戰俘贖款,難道我們供養這些戰俘一年多都不用付費的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紅警之索馬裡 隨身玉佩 狂仙 神籙 武神空間 巫謎 重生之全球首富(重生之首富人生) 末世黑暗紀 大明星醫生 劍極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