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六章(1 / 2)

加入書籤

張廣德的判斷出現了不小的偏差,對伊斯坦布爾的進攻難度,超出了戰前的判斷。出現錯誤的地方,主要是體現在對敵軍戰鬥意誌的理解錯誤。歷史上的土耳其,能夠以「歐洲病夫」之名存在,而且一直沒有被殖民化,可見這個國家就算渣,軍隊的戰鬥意誌還是很強。在英法的支持下,土耳其與俄國打了n次戰爭,也沒見俄羅斯占領念茲在茲的君士坦丁堡。

非洲軍團集中了十個步兵師和一個騎兵師的兵力,在南岸掃盪的是兩個步兵師和一個騎兵師。這麼多的兵力,運輸是主要問題。好在有了埃及這麼一塊跳板,通過搶劫獲得大量的船隻,這個問題勉強算是解決了。

進攻的第二天,登陸作戰就陷入了一個比較危險的境地,怎麼說呢,地方太小,很難投入太多的兵力。一次投入一個步兵師,登上海岸後,土耳其軍隊發起了猛烈的進攻。排著隊伍,跟著鼓點,端著滑膛槍的士兵,悍不畏死的向灘頭陣地發起了沖鋒。

盡管海麵上的艦炮不停的開火,但是這些士兵似乎不知道畏懼,一波接一波的繼續向前。登岸部隊打的很艱難,憑借著臨時拉起的鐵絲網以及艦炮的掩護,激戰整整一日,死傷無數的土耳其軍隊幾度沖上陣地,天黑前的關鍵時刻,海軍把一百多挺重機槍運上了岸。

改變戰局的不是密集的炮火,那玩意隻能阻斷射擊,敵人逼近了陣地,艦炮也隻能乾瞪眼。但是重機槍就不一樣了,關鍵時刻噴射火舌,一片又一片的士兵在這種殺人利器麵前倒下。洶湧如海嘯一般的進攻被打退了。據不完全統計,這一天的戰鬥,土軍付出了近五萬人的傷亡。元氣大傷的土軍。在這一天的戰鬥後,沒有再次發起進攻。轉入了防禦。

這一天的戰鬥,率先登陸的步兵第三十師,一萬兩千多人先後登陸,次第投入戰鬥,付出了近三千人的傷亡為代價,守住了這一片登陸場。

打退土軍之後,激戰一日的登陸部隊來不及休息,連夜清理陣地前的屍體。加固陣地,不斷的向前拓展登陸場。工兵更是徹夜不眠的工作,擴建碼頭,修更多新的臨時棧橋。伊斯坦布爾有港口,但那是土軍重兵把守的地方,並不適合作為登陸場。

入夜,登陸場燈火通明,陣地前的槍聲依舊在零星的響,沒有大規模的戰鬥,但是土軍卻不屈不撓的進行小規模的騷擾。登陸部隊一邊小心的工作。一邊還要應付這些騷擾。

天明時分,戰場上突然恢復了安靜。土耳其軍隊沒有再繼續動作,明軍總算是得到了短暫的安寧。一艘接一艘的船不斷的逼近海岸。用小船,或者進入港口,將人員和物資運上岸。這一日,明軍的進攻由新登陸的部隊發起,意在擴大這一片區域。

整整一日忙碌之後,三個步兵師次第登岸,並向四周擴張。登陸場距離城市還有幾公裡,完成登陸之後的部隊,必須立刻投入戰鬥。向四周擴展空間。

張廣德和陳平登岸的時候,已經是戰鬥的第六天。臨時碼頭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貨場。到處都是露天堆放的物資,簡單的蓋上雨布就算是有防護了。登陸場一片雜亂。血腥的氣息嗆鼻。這時候還有船隻在不斷的靠岸,八個步兵師分兩批運抵,這批船隊必須盡快的完成任務,離開這一片水域,免得擋了下一批船隻的航線。

跟著兩人一起上岸的還有伊布拉欣,他的作用自然是勸降了。連續一周的戰鬥,一萬多土軍被俘。伊布拉欣要去把這些人拯救下來,從大明惡魔的手裡,將這些人拯救下來,成為他今後軍隊的班底,然後帶著這些人登船,回到南岸,拉起一個新的政權。

怎麼說呢,總是會有人願意改變初衷的。對於伊布拉欣來說,盡管劇本和阿卜杜拉說的不太一樣,但是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無法選擇,做和不做的結果截然不同。他可以選擇不做,這樣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大明帝國的那個貴使,不會留著一個浪費糧食的土耳其貴族的。既然不想死,那就隻好做,捏著鼻子也要做下去。尤其是看見堆積如山的屍體,在烈火中熊熊燃燒的一幕,惡臭的味道讓他這一輩子都決定不再吃肉的同時,也下定了決心。

道理很簡單,要麼自己死,要麼陪著大家一起死。

選擇題太簡單了,一點都不難做。伊布拉欣投入了工作,在俘虜中找到了一些故舊,跟他們觸膝談心,忙活了三天下來,成果是三千多人的軍人願意投入他的麾下。伊布拉欣說服這些人的道理很簡單,大家都看見了,由於當今蘇丹的愚蠢,帝國招惹了不該招惹的敵人。大家看看吧,現在的伊斯坦布爾,正在地獄一般的烈焰中掙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超級龍王分身 貞觀大閒人 文藝時代 大唐弄臣 極品強仙 天巫 山海秘聞錄 送葬詩歌 行走歷史神話:從呂洞賓開始 不敗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