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5(1 / 2)

加入書籤

美國對法國的報復來得直接而又迅猛,在艾森豪威爾的授意下,國會先是立刻取消了對法國的經濟援助。並且國務卿還發表了對法國的強硬警告。

在艾森豪威爾看來這就是一次警告,就是要求戴高樂懸崖勒馬。按照五星上將身邊的智囊的說法,法國人應該會屈服。

是的,在美國人看來法國同蘇聯走近其實就是流氓的要挾手段,無非就是接著蘇聯的由頭多敲詐一點經濟援助而已。隻要美國給法國佬一點顏色看看,法國人馬上就會老實。

隻不過讓美國人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戴高樂獲知了美國中斷對法國的經濟援助之後,宣布了兩件事:「第一是恢復對美國商品的關稅,並禁止進口部分美國商品。第二則是宣布同蘇聯簽訂了一項優惠無息貸款協議。」

這兩個消息就像兩計悶棍狠狠地敲在了美國人頭上,這時候他們才發現法國人根本不是什麼流氓要挾手段,而是來真的。頓時艾森豪威爾政府就有點慌張了,尤其是艾森豪威爾背後的大金主是相當的不滿意。

比如說杜邦集團就相當的氣憤,要求艾森豪威爾立刻解決這個問題。那麼杜邦集團為什麼會如此生氣呢?作為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化工集團,杜邦在二戰中利用馬歇爾計劃的便利成功的占據了法國市場。一度在法國市場上是如魚得水。而現在戴高樂宣布禁止從美國進口的商品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就是杜邦公司的化工產品,如果法國人真這麼做了,杜邦在法國的銷售額將呈現出跳水的趨勢。你想想杜邦能高興?

而作為支持艾森豪威爾上台的大金主,杜邦在這一屆美國政府中可是相當有影響力的。而艾森豪威爾很快就感受到了這種影響力。

不光是杜邦,通用汽車的總經理也就是現在的國防部長威爾遜也馬上出麵警告總統:「通用汽車的部分產品也在法國禁止進口的名錄之內……這引起了通用集團董事會的強烈關注,董事會希望總統您盡快解決這個麻煩……」

好吧,艾森豪威爾有點焦頭爛額了,後麵陸陸續續一係列的美國公司全部派出了代表或者議員前往遊說,一時間他這個總統是坐蠟無比。

無奈之下,艾森豪威爾隻能派國務卿杜勒斯緊急前往法國磋商,希望設法解決這個問題。

那麼杜勒斯跟戴高樂之間的會談還順利嗎?怎麼說呢?對杜勒斯來說恐怕不是那麼理想,倒不是說戴高樂油鹽不進,根本就不鳥杜勒斯。戴高樂沒有那麼傻,事情戴高樂的態度是無可指責的,甚至姿態還放得很低。按道理說杜勒斯這個國務卿由總理或者外交部長接待就可以了,但是戴高樂卻親自去迎接這位美國國務卿,用他對記者的話說就是:「法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美國人民對法國的解放做出的巨大貢獻,為了向美國朋友表示我們誠摯的謝意,由我親自前往迎接也是合適的。」

不得不說,戴高樂太聰明了,他的低姿態贏得了一致的贊賞。哪怕是之前覺得他對蘇聯友好強於對盟友友好,或者乾脆就是親近美國的那一批法國民眾也對這個有些霸道的總統轉變了看法,用後世時髦的說法就是黑轉路或者路轉粉。總之他的低姿態讓他的支持率更加走高。

後來戴高樂不無得意的對好友說道:「僅僅是放低姿態就贏得了一大波民心,這筆買賣做得太劃算了。而且這也將美國人放在了火上燒!」

戴高樂為什麼說將美國人放在了火上燒呢?因為杜勒斯此次出訪法國的態度是很明確的,不說是完全強硬,至少是比較強硬的,不客氣地說就是來興師問罪的。

而當杜勒斯走下飛機舷梯看見在紅地毯那一頭迎接的竟然是戴高樂本人時,不禁大吃一驚。他肯定不是受寵若驚,杜勒斯可是一隻老狐狸,作為國務卿的他其實比作為總統的艾森豪威爾更難纏,因為他深諳國際政治和國際關係,經常的跟各國的老狐狸打交道,早就對其中彎彎繞繞門清。而艾森豪威爾更像是個專業的政客,對內搞辦公室政治和發展人際關係他很擅長,但是在國際事務中他水平有限,反而不如杜勒斯那麼敏感。

見到是戴高樂專門前來迎接,杜勒斯就知道這一趟法國之行不會輕鬆,所以從後來的記者拍攝的照片來看,這位國務卿同戴高樂握手的時候眉宇間能見到一絲憂慮和嚴肅。

和杜勒斯的猜想差不多,雖然正式會談中戴高樂並沒有馬上出麵,而是由法國總理跟他談,但是這場談話幾乎是毫無建樹,法國人的態度十分堅決,不同意取消對部分美國商品的禁止令,也不同意中止同蘇聯的合作。

雙方來來回回扯皮了n個回合之後,杜勒斯終於煩了,他要求同戴高樂直接進行會談,並給出了最後通牒:「如果法國政府無意解決實際問題,也並不在乎同美國的友誼,那麼美國政府也不想浪費時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災厄紀元 渡劫失敗,我開了一所大學 我們的1649 封神大天王 重生電子帝國 傲世武皇 抗日之兵魂傳說 百煉成仙 無敵藥尊 烽火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