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補昨天)(2 / 2)

加入書籤

泰國政府在與國際遊資進行了將近一年的搏鬥,連續守住了國際遊資對泰銖匯率三波大規模攻擊之後,最終還是沒能抵擋住更猛烈的第四波攻擊,於1997年2月1日宣布放棄固定匯率,讓泰銖實行自由浮動,導致泰銖兌美元匯率一天內暴跌17%。

而之後的一個多月內,馬來西亞令吉和印尼盾也相繼宣布失手。國際炒家開始把目光從東南亞轉到東亞,而作為自由港和亞洲金融中心的香港更是首當其沖。

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匯率體係,之所以在國際遊資的攻擊麵前毫無還手之力,根本問題在於這些國家不但背負了龐大的外債,而且外匯儲備極為空虛。而香港則不同,不但自身擁有高達8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身後還有一個擁有1500億美元外匯儲備的大靠山——中國。

九七年正值回歸的當口,內地方麵自然不可能坐視香港經濟崩潰。但也正是因為九七臨近,香港股市、樓市受回歸利好消息的推動,正處在非理性的瘋狂暴漲期。

為了化解香港房價過快上漲,李軒乾脆直接更換港督,推動另一個時空中從未有過的新界大開發,通過改變供需結構來抑製過快增長。相比之下,李軒要操控香港股市就顯得容易多了!

要知道僅僅是東方研究院一家公司的市值,在上市之初就占到了港股總市值的20%。而東方研究院上市時的市盈率還是偏低的,公司過去這五年的股價表現要比港股平均水平好一些,等到九七年初時市值已經占到了港股總市值的22%。

而在匯豐遷回英國本土後,佳華集團又一躍成了港股僅次於東方研究院的第二大上市公司,它現在的市值差不多也能占到港股總市值的10%。此外東方集團在香港本地上市的企業,還有全港第一大傳媒公司——亞娛集團,全球最大的液晶麵板製造商——佳創科技等等。這些上市公司的市值全部加起來,能占港股總市值的40%。

而如果再算上李軒大哥李軻名下的三家上市公司,以及與東方集團有密切合作的其他企業,那麼李軒對整個香港股市的控製力則會顯得更加恐怖。

一般情況下,李軒自然不會親自下場乾預股市,但亞洲金融危機卻不同,李軒如果不出手,香港經濟一旦遭到重創,會嚴重影響到東方集團的發展節奏。

所以早在九六年開始,東方係企業就通過減持股票、增發新股等一係列手段,不斷加大從二級市場吸取資金的力度,從而抑製股價過快上漲。

而在泰國宣布棄守泰銖匯率之後,東方研究院和佳華集團更是在第一時間對外發布盈利預警。之後,眾多東方係企業也緊跟著發布公告,紛紛大幅調低未來幾個季度的業績預期,從而給火熱的港股行情主動澆了一盆涼水。

所以當國際遊資結束對東南亞各國的狩獵,開始把重心轉移到香港身上時,港股在兩個多月內快速下跌了20%,已經完成了主動退潮,從而讓國際資本想要匯市、股市聯動,在大肆賣空港元的同時做空港股的難度大大增加。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傲世武皇 抗日之兵魂傳說 百煉成仙 無敵藥尊 烽火逃兵 材料帝國 飛天 學霸養成計劃 極道仙聖 都市大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