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夜半歌聲(1 / 2)

加入書籤

夕陽西下,齊國稷門外的道路上有不少商賈正在匆匆趕路,以期在天黑前進入臨淄。這時,有一隊的車馬卻反向而行,看那旗幟和車馬上的甲士明顯是位大貴人。商賈們顧不上趕路,紛紛將道路讓開,讓貴人先行。

這正是出來秋巡的小白一行人,由於天色已晚,明日還要繼續巡視齊國各地今年的收成。所以小白夜裡便不返回王宮,而是駕著車馬來到了稷山之下,住在新建成的招賢館裡。

在稷山山上,小白學後世的燕昭王建黃金台招賢的辦法,也建了座土台,存放些財帛,以此招攬士人。派了一個迎賓者常駐於此,招賢館就建在稷山山腳下,作為遊士們前來齊國的落腳之地。

這些日子,隨著齊國使臣的不斷宣傳,齊國附近的幾個國家如:譚、魯、宋、衛等國內不少地位較低但很有才能的人聽到齊國新君繼位,求賢若渴的消息後,那不甘於平淡的內心紛紛躁動起來。

知道這個消息的人們越來越多,一些有誌於求官求祿的人使開始動身前往臨淄;有些人雖然聽說了齊國求賢這件事,卻又心存疑慮和擔憂,不少人尚在猶豫之中,小白想象中的各國才子歸齊若流水的場麵還沒有出現。

不過,相信這段時間裡有了齊國東野叟以九九算術見小白,居然得到了下大夫之職作為榜樣。隨著這件事被大規模傳開,小白相信有了東野叟得官這個活招牌,一定會吸引不少不甘寂寞的人心動,跑到齊國來求職。

這幾天又有齊國國君小白不計前嫌,氣量恢宏,因為欣賞才能出眾的管仲,而赦免他曾行刺於國君的罪過,還打算對管仲進行重用的消息被刻意在各國的使臣之間傳播開來。

相信隻要這些國家的使者返回後,一定會把這幾件事當新聞,這些消息勢必會傳播得更為廣泛。齊國招賢,不問出身,高官厚祿,唾手可得。立刻又有不少人會為之心動,不遠千裡前來齊國。

事實上,在各國通往齊國的道路已經有不少車馬正在趕往齊國了,隻不過路上這些車馬還都是屬於商賈的。因為齊國工商之業發達,又盛產絲鹽這些必須品,與周邊幾國的商貿聯係很是密切。由於過去這一年齊國與魯國不時交戰,阻礙了商賈來往和商品的流通。

本來一直仰仗齊國的食鹽的衛宋鄭等國食鹽缺乏,鹽價大漲。他們本國都不產鹽,而河東解池的食鹽運輸不便,供不應求。所以一待齊國的形勢穩定下來,各國的商賈便紛紛而至。

在春秋時代,交通不方便,運輸業不發達。普通農人被禁錮在領地上,不得遷徙,所以他們一輩子就生活在家鄉方圓幾十裡的範圍內,若無意外一輩子都不會出這個圈子。所以能在各國之間相互自由往來的,除了使者,就是商人了。

所以各國對本國商業活動的政策雖有不同,但幾乎所有的君主都對商人很是歡迎。商人路過自己的國家也可以進行收稅,如果是來做生意的也意味著可以收取更多的稅收,補充自己的錢袋。

鄭衛等國的商人們一般來齊國采購鹽、鹹魚乾、陶器、絲織品等齊國特產,運來銅、錫、玉石、牛馬等齊國所缺乏的貨物和本國的特產來貿易。所以這段時間前來齊國的商賈有很多,牛車馬車絡繹不絕,一直到晚上還有沒能進入臨淄的商人。由於夜裡城門關閉,他們隻好在城外先過一夜,明日再進入臨淄。

招賢館就位於稷門之外,稷山之下的官道旁,由於小白下的命令很急,招賢館本身隻是一座倉促而就的建築。它並沒有像此時的宮室那樣修建高大的樓台,而是按照平常的宅邸,修了個三進的院子。

按照小白的想法,招賢館就相當於一個國賓館。它前院有廳堂以迎客,中院作為客人們休息之地,後院作為招賢館內的仆役們居住,也順便存放車馬。小白派遣自己原先教導禮節的老師,師華來做此處招賢館的館長和迎賓。

下午時,師華就被告知國君小白今晚就將宿於此處,他便命人早早打掃好庭院,和眾仆役們在門外列隊等候小白的到來。此時,由於此時還沒幾個外來的賢人到來,小白在白天的秋巡之後,便先住進這裡。嗯,我也是為了先體驗一下齊國的國賓館能不能招待好客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完美人生 軍神回歸 我真不想一打五 我在古代日本當劍豪 隨身帶著元素農場 美劇世界有點亂 慢穿之璀璨人生 無限VC生涯 帶著倉庫到大明 位麵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