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釋比式微(1 / 2)

加入書籤

信仰,必不可少。

當信仰隨著一代人老去、逝去,那麼這種信仰隨之消失,永不再來,將是多麼的淒涼。

釋比及釋比文化,願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多一些關注,多一些挽留,多一些記憶…。

過去的釋比,不少是當地能人,要麼是經濟狀況比較強勢,要麼是家族勢力比較大,個別還是當地的寨首,這些身份地位加持,是非常有助於釋比文化的推廣。

過去,釋比承擔治病祛邪的功能,村寨的村民有病,都請釋比先生來治病,治病疫災、解穢驅邪,所以釋比具有特別的地位。

釋比傳承,「其父釋比傳子經典時,子憨厚,百教不誤,其女側聽,得其精華,父亡,無傳人,其女承父誌,稱『及比詩卓』。」「及比」白馬藏人語,意為女釋比。

白馬釋比因其特殊的歷史、生活變遷、獨特的居住環境以及受生產生活等的製約,保存了比較完整原生態釋比,和以釋比為代表的釋比文化。

白馬人敬天愛人,倡導萬物有靈,以大自然為保護神,其中尤以山神為最高尊崇。聖山許給白馬人清澈的雪溪、青稞、蕎麥、土豆、牛羊、咂酒、舞蹈和歌聲。

釋比文化包羅萬象,包括諸多技藝,秉承前傳後教,靠口傳心授傳承。涉及天文地理、風俗習慣、歷史變遷、各類傳說、祭祀、還願、戲曲、婚殤、醫藥等等,用於袪病、除邪、書符、化水、求神、還願。

一個好的釋比人品要好、記性要好,又跳(皮鼓)又要唱(經),「你雖敲得來(羊皮鼓)不算事······你唱經,你唱了,自己要解釋」。

目前,白馬釋比傳承非常難,白馬藏沒有文字,釋比經典以師徒的形式靠口頭和現場實踐傳承,依靠口傳心授傳承下來,而這些代代,相傳了幾千年的釋比經典,正是我們發掘白馬藏人的傳統歷史與文化的源泉。

這些釋比經典作為白馬藏人民精神文化財富,長期以來不僅對人們思想、生活、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而且還常常成為人們自願遵從的民間法典,無人不敬。

培養一位釋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釋比要進行嚴格的挑選。挑選記憶力強,能吃苦,心無惡念之人方可拜師授業,由於白馬藏人無文字,所有經典全憑口傳耳授,且隻能在勞動之餘或陰雨天進行,學藝短則三年、長的八九年,拜師後能學成蓋卦者屈指可數。

釋比徒弟還要經過嚴格的訓練,學習所有釋比唱經(口訣),儀式程序、腳步手法(踩步掐訣)、各類法術、咒語等,要跟隨釋比師傅積累了相當的實踐經驗,具備了獨自做各類儀式、法事、法術的能力後,必須在自己的師傅及附近村寨的諸位釋比見證下,舉行「解卦」儀式,即學成「出師儀式」,獲得認可,才能戴猴皮帽,成為真正的釋比。

釋比的學習過程麵臨重重關卡與考驗。

技藝和本領的學習需要三五載,第一步,拜師許願。第二步,傳授技藝和本領。第三步,謝師還願。第四步,老釋比過世,徒弟的祭祀。

如今,白馬釋比們老了,沒有力量把他們的經史灌輸給年輕人。年輕人向往著外麵的世界,對老人們口中的聖典揶揄、逃避。現今的年輕人,不願意學釋比技能。

白馬釋比文化是白馬藏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最為核心的部分,「釋比」是白馬藏宗教儀式的執行者和通曉白馬藏歷史和傳說的說唱藝人,釋比本身有著非常神秘的涵養和意蘊。

師傅認為弟子可以出師了,就要舉行蓋封儀式。所謂蓋卦或曰解卦、酬師,均是徒弟學成後所舉行的畢業考試的名稱,主考官是遠近聞名的數十位釋比,考試內容是抽背經段和表演「法術」。

第一步考核,蓋封儀式前算好吉日,蓋封當日,要把附近的德高望眾的釋比先生請到家中,大家圍坐在周圍都來頌經,唱到三更,點上香臘紙錢,用預先準備好的羊給神還願,禱告天神來領授。

第二步考核,蓋封的學徒需一個人走到神樹林,跪拜在神林前,如聽見任何響聲或叫聲,認為天神顯靈,約過了半個時辰,他轉回家裡徑直走到考核的釋比前。

第三步考核,眾釋比端坐在上方位,不停地考問經書的內容和所用的場會,釋比學徒要不厭其煩地回答,眾釋比相互認可。

第四步考核,在嚴格應考的諸項中,兩種「法術」表演最為獨特。

其一為請「毒藥王」儀式。毒藥王外形為一皮包,傳說毒藥王幻化無窮,可以立時變就數百種動植物,禍害人畜,皮包內裝各種飛禽走獸的羽、骨等。

儀式開始,釋比念經,應考弟子背毒藥王皮包擊鼓前行,並要設法使旁人能明顯聽到包內有怪聲耳語,尋找特定地點,呼請各寨尊神,後開壇飲酒。此時須請毒藥王先飲,即將酒杆豎直,下端插於酒壇內,上端插於毒藥王皮包開口處,並要使旁人能看見壇中咂酒逐漸減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開局:殺向恐怖組織主神空間 精靈之常磐傳說 啊?獸也要上班? 凡塵落定 千年老公太黏人,我的靈異守護者 國手民心 函夏探秘 驚唐穆 這個外來者不對勁 十倍返利係統復活?我直接開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