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節 無農不穩(1 / 2)

加入書籤

東南府的節奏明快,街道上幾乎見不到什麼閒人是他的一個特點,民眾田間勞作、下海捕撈,軍隊訓練,工廠開工,就連小孩子也在幫工(當時沒有義務教育,不用去上學)。

不養閒人,沒有乞丐,隻有有勞動能力,必有工作。

如顏常武設想的,變成現實,北港造船廠開業,主要承辦民間船隻和小型的政府船,而高雄造船廠則擴大產能,同時開工了六條巡航艦(六級艦),一副大乾快上的情形。

……

這是一片漁米之鄉啊!

沒有比這裡更肥沃的土地了!

台南平原!

台南平原,北至北港北麵多一點,南至高雄,呈棗核形,南北長近二百公裡,東西最寬達五十公裡,麵積接近五千平方公裡,海拔均低於l00米,為台灣第一大平原。平原內地勢開闊,人煙稠密,溪渠交錯,可作為物產豐富的農業區,耕地麵積廣大,後來發現它占全島的40%。這麼大的平原,對於一個孤懸大海、山脈盤結的島嶼來說,真是寶中之寶了。

台南平原由大肚溪、濁水溪、曾文溪等河流三角洲組成,是包括雲林、嘉義、台南、高雄等縣市的濱海平原。其地勢平坦,幅員廣闊,水係發達,河流、溝渠縱橫交錯。

有豐富的水源,正好種植!

瀕海地區可做鹽田和養魚池,再出海捕撈,發展多種經濟。

東南府的行政主官陳衷紀腹有錦繡,規劃地方。

他先著民眾利用平原上的短小溪流築壩截水,建設埤塘,灌溉農田,接著又開始修建水庫,儲水灌溉,形成灌溉區。

台南平原的水源有其特點,就溪流而言,由北至南密布著虎尾溪、北港溪、樸子溪、八掌溪、急水溪、將軍溪、七股溪、曾文溪、鹽水溪等大小溪流十多條。這些溪流由於形成的地質年代不同,有著不同的水文特征。

其中曾文溪、北港溪、八掌溪、樸子溪等河流,都發源於阿裡山西麓,形成於平原隆起之前。平原隆起之後,這些溪流在平原上不斷地侵蝕、延伸,最後注入大海,一般積水麵積較大,流路也較長,大都在70公裡以上,曾文溪長達138公裡,是台灣第四大河流。

除此之外,平原上還分布著一些小的溪流,如鹽水溪、七股溪、將軍溪等。它們是在海岸平原隆起之後形成的,流域麵積隻限於平原之上,流程短,流量小,主流、支流混亂不分,多為季節性河流。

兩種不同的溪流,對台南平原的經濟發展有著不同的作用。源於山區的河流,每到雨季,上遊溪水暴漲,夾帶大量的泥沙,滾滾沖出山口,流入平原,造成洪水泛濫。若再遇上強勁的台風,暴雨傾盆,危害就更加嚴重。但在每年的旱季(10月至翌年3月),降水量很少,河流的水位便大大下降,而那些源於平原上的短小溪流,此時早已斷流乾涸了。

不難看出,在台南平原上既要排泄洪水,還要儲水發展灌溉,對農業的發展是不可缺少的措施。

因此,陳衷紀組織大量的民力,修建南北乾渠和烏山頭水庫。

南北乾渠主線北起濁水溪南岸雲林縣,向南穿過條條溪流,到台南附近的曾文溪與鹽水溪之間。南北長達90公裡,再加上支渠和分渠,總長千多公裡,跨及雲林縣、嘉義縣、台南縣和台南市,形成了一個縱橫交錯的灌溉網,一旦完成,將成為東南府最大的灌區,為農業保駕護航。另一樞紐工程是曾文溪上遊的烏山頭水庫,這個水庫是截堵官田溪中遊溪穀而成,因河叉繁多,形似珊瑚,所以又叫珊瑚潭。其最大庫容近二億立方米,是灌區主要的水源,一旦建成,台南地區的農田依賴這個水庫供水灌溉,受益非淺。

這邊大修水利,那邊進行了有名的三三製,即三分之一的田地種植水稻,三分之一的田地種植甘蔗,最後三分之一的耕地種植雜糧。

這三種作物的需水量和所需要灌溉的時間各不相同。水稻需水量最大,主要集中在夏季;甘蔗需水時間雖長,卻隻在旱季灌溉就可以了;雜糧是不需要灌溉的作物。將這三種農作物組合在一個灌溉區內,進行輪換種植和灌溉。

這樣,既有米吃,又有重要的甘蔗作物去換白銀,而雜糧比方說紅薯則有高產。

由於規劃得力,大家工作給力,種植的莊稼喜人,豐收絕無問題。

就在大家都很努力的時候,農歷的三月初八,一個討喜的日子,坐鎮高雄的顏常武接到急報,在高雄對出海麵上發現四條紅毛番大艦!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我有一群諸天網紅 命運之聖劍 苟在忍者世界 召喚夢魘 娛樂圈之爛片之王 向上的階梯 民國之威震關東 山海的傳說 是領主大人 海賊之厄運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