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萬象初更新(1 / 2)

加入書籤

在歸程的四日裡,皇帝每夜都會讓太子少師衛國公高嶽執劍,保護在自己帷幄車駕之側,所以直到長安城,皇帝的睡眠質量回復了許多,心思也通暢許多。

車駕歸京旬日,皇太子李誦立即辭去監國,避回少陽院中,而對大部分事理都想明白的皇帝,於含元殿召集了大朝會。

唐在京師裡所有的常參官都參與到這場規模巨大的朝會中來,當群臣們列隊越過東西朝堂,入含元殿前,接著再依次登入正衙紫宸殿坐定後,香案邊站著的,是杜黃裳、高嶽、韋皋、杜佑、陸贄、韓洄、鄭絪、董晉等宰執級別的,而不久皇帝也在禦扇的伴隨下坐定在寶座上,臣子們全部致禮,接著密密麻麻按照文武東西廊坐下。

在皇帝的認可下,朝堂宣布改元,來年元日起即為「貞元元年元日」,天下大赦。

皇帝原本準備封諸位宰執、方嶽為王爵,可卻被眾人聯合一致謝絕,各位依舊保留原本的爵位不變。另外皇帝想要按照古製,賜高嶽、韋皋等弓矢(主伐)、鈇鉞(專殺)、圭瓚(祭祀)等禮器,也被高嶽回絕:「陛下,所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斯世革新豈可停止?如果一切都往復古去看,未免有循名喪實、逐末棄本的譏誚,為今之世,臣嶽認為目標就是『變薄俗於既往,垂篤義於將來,信六籍所不能談,超百王而獨得者也』!請恕臣不接古諸侯物之罪也。」

禦座上的皇帝頷首,言高卿所論極是。

隨後由陸贄獻上自己主筆的《貞元新政諸起請條文》,皇帝讓中書侍郎杜黃裳當著紫宸殿高聲朗誦。

貞元新政的核心,便在於高嶽口中的「超百王而獨得!」

在行政上,開始於全國推行行中書省製,於朝堂的中書門下省並軌,宰相班子暫且繼續以杜黃裳為秉筆首席,稱作「首相」,而陸贄、韓洄、鄭絪則為「次相」,宰相班子對上隻對皇帝負責,下統庶政,禮絕百僚。而兩年後,由皇帝認可通過新的中書門下宰相名單,當然大概率是韋皋以中書令名義繼杜黃裳為首相。

改中書門下政事堂為「宰堂」的同時,改尚書省六部為「政院」,由尚書仆射統之,負責事務運作和台省人才獎掖提拔,而尚書左右丞佐貮,負責監察。政院的案牘事務直接和宰堂五房、中書舍人對接,而通事舍人則是負責與皇帝交流,同時宰堂還直接躍為度支、戶部、鹽鐵這財務三司的上級機構。

三司既負責全國賦稅、榷禁,也開始統籌國家級的預算,基本精神便是量入為出,陸贄復古了《禮記》裡的製度,要統計三十年的賦稅收入豐耗數目,然後定下「通製國用」(也就是稅率元額),不過高嶽卻勸他說,貞元新政後,國家可能會有個較為激烈的增長期,所以三十年為限太過拘泥,改為十年較好,陸贄表示接受,此外國家預算若有盈餘,就審計出「浩簿」,若是不足,便要審計出「暴簿」,由宰相集體檢討。

至於尚書仆射不再掛平章事的使職,下落為具體執行的角色,開始和宰相論道權力分離,徹底走向政務官角色。

此外厘革原本內外樞密院,此後樞密使不再由中官擔當,統一合並為新的「樞機院」,權責也發生極大變化,按陸贄的構想,便是樞機院便是「帝國軍事領導機構」,下設兵符司、參謀司、皇城司、按察司、教習司及供軍司共六司,而此後除去沿邊的重鎮行省還保留管領軍歸行中書省平章事的魚符調動外,腹地行省的軍伍則統一歸樞機院管轄,也即是說朝廷控製的諸多方鎮鎮兵,要逐漸和禁軍合流,置於樞機院下,成為新型的唐帝國國防軍。至於兵部,此後主要的職責便是選拔軍事人才,更迭武廟內的人選,刊印軍事理論,研究軍事裝備等,不會負責後勤和征伐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花木南月 從飛行符裝汽車開始 陳國盛世 籃壇永遠滴神 我的人生選擇器 up從走近科學開始 精靈起源之提前登入 詭異序列 重返奔騰年代 我在鎮魘司裡混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