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人心(1 / 2)

加入書籤

「王人秦貴拜見靈武郡王。」粗粗收拾過的蘭州城內,秦貴帶著一群千戶、百戶拜道。

他是行人部落部落使兼千戶,但那是偽官,如今已經歸國,自然不能再用。嚴格來說,他們此時就是白身,隻能自稱王人,即歸順王朝的百姓。

「汝等乃歸義壯士,本王自當稟明聖人,以表功績。」邵樹德溫言道:「國朝有製,蘭州有二縣十五鄉,行人、上農、絲綿三部落,當前往有司編戶齊民。馬差部落,亦需編戶,學習稼穡,且牧且耕。」

「我等謹遵靈武郡王之令。」秦貴等人拜道。

隴右諸州的漢民,與關中、關東的生活習性多有不同。尚未陷蕃之前,就牧有大群牛羊馬駝,同時也耕作農田,算是半牧半耕的經營方式。

《隋書·地理誌》中提到,漢代隴西的安定、北地、上、隴西、天水、金城這六個郡,人民主要從事畜牧。

到了北周、隋代時,則耕牧並舉,與漢代有了不小的變化。

國朝與隋時差不多,且耕且牧,邊民會種地,也會放牧,風俗與內地迥異。

其他沒打下的州縣不談,以邵大帥已經占領的渭州為例,這裡在後世屬於甘肅南部,整體降水量其實不少。從秦漢以來就森林密布,國朝亦是如此,植被茂密——甚至在初唐,渭水還是比較清澈的,環境保護得非常好。

國朝在渭水及其支流河穀地帶置馬監,牧養戰馬,足見此地環境很適宜畜牧。

開元、天寶年間,渭州戶口漸豐,人們大量砍伐了河穀地帶茂密的森林,開辟農田,糧食產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同時,因為地廣人稀、環境適宜的關係,民戶也牧養牲畜,可謂耕牧並舉。

這種模式,生活水平很高,隴右道納糧數在全國十道中排四五位的樣子,但人家才幾個人?百餘萬罷了。關東地區,以曹州為例,天寶年間達到了七十萬人,河北的洺州也接近七十萬,貝州八十餘萬,魏州更是喪心病狂地超過了110萬。僅魏州一地,人口就與河隴二十州相當,但人均富裕程度就差遠了。

說穿了,河隴諸州人口密度低,人均資源多。百姓種地生產糧食、水果、桑麻的同時,也放牧牲畜,肉、奶攝入量多,身材高大、體格健壯,會騎術的比例也很高。漢代為什麼招募六郡良家子當兵,都是有原因的,光身體素質好,弓馬嫻熟這一項就把其他地方的人比下去了。

邵樹德不打算改變新占地區的農業生產方式。有宅園、有耕地在,就能編戶齊民,同時進行放牧,將村子周圍很大範圍內草原、丘陵、森林的資源也轉化為肉奶,能夠給自己提供相當的賦稅。

純遊牧是不行的,除非當地環境實在不適宜種地。蘭州的馬差部落,數千口人,必須半牧半耕,不會就學習,總之不能純遊牧。

「這便是吐蕃俘虜?」送走了蘭州漢人四部酋豪後,邵樹德又去了城中一處軍營,問道。

「便是這些人了,一共五處,總共關押了三千餘人。城外還有一千三百多,皆是河、臨二州的黨項。」武威軍使盧懷忠跟在邵樹德身後,回道。

邵大帥手下兵馬越來越多,大將也越來越多,盧懷忠作為元從老人,表現的機會是越來越少了。此番出征,幾乎沒打什麼仗,一路上護衛糧草,到蘭州時攻了一下城,都沒費多少力氣。

「四千多人,不能乾養著,先讓他們修蘭州城牆。不能再是之前那種草就的,一切按正規來。」邵樹德叮囑道。

「遵命。」

「大帥,是否可以上表朝廷,奏復蘭、渭二州六縣了?」出征以來,節度掌書記盧嗣業就跟在邵樹德身邊起草公文。此人話不多,口風緊,跟在大帥身邊像個隱形人一樣,從不逾越本分,默默記錄、抄寫、起草各種文件,確實是合格的機要秘書。

邵樹德想起了諸葛爽的節度掌書記蔣德溫。那人能說會道,還幫自己上門提親說媒,算是諸葛爽的首席幕僚了,與盧嗣業是兩個風格。

「便寫一封吧,將士出征數月,得復兩州,當為天下知曉。」

盧嗣業很快一揮而就,遞給了邵樹德。

「天威耀武,月捷傳聲……臣每當永夜枕戈,早願中流叩楫。今歲據馬援之鞍,敢矜獨勇;杖辛毗之鉞,親率諸軍……是以聖上高臨紫極,遠耀皇威。睹百辟之歡呼,雷驚河西;想六師之勇戰,電掃隴右……帝業中興,則遠超於前漢、後漢;物情允洽,則近繼於元和、太和。足可使蠢植昭蘇,華夷悅服,掩神雀黃龍之瑞,應河清海宴之期。限守戎藩,末由陳謝,頓首頓首。」

「就這樣吧,讓進奏院呈上去。」邵樹德吩咐道。

「用不用找一些藩帥上賀表?」盧嗣業問道。

這就是造勢了。大軍頭下麵,總有一堆舔狗小軍頭,有些事不方便自己出麵時,便可以讓別人代行。

邵大帥若想造勢,關內道之地,舔狗還是有兩隻的。

「不用了,某還擔心朝廷要來分潤好處呢。」邵樹德搖了搖頭,道:「某又不想求什麼,封王?虛禮罷了,有害無益。」

此番上表之後,可想而知朝廷會把更多的注意力傾注到自己身上。畢竟自己所在的位置很尷尬,直接威脅著長安朝廷,而且還有過前科,在京西「迎接」過聖人。

大勢若此,即便有西門氏居中轉圜,自己的政治形勢也會不可逆轉地變壞。朝廷一定會想辦法整自己,會怎麼做呢?默許朱玫擴張?或者聯絡李克用,惡化自己的周邊形勢?這都是有可能的。

朝廷現在理論上還能讓數十州聽話。像那川中戰亂之地,居然還竭盡全力上貢財貨。荊南秦宗言一退,不顧自己赤地千裡,立刻就押運財貨上京。這都是特麼的忠臣啊!

不過這會全大唐第一忠臣,應該是後來居上取代自己的朱全忠。此人小事小請示,大事大請示,對朝廷尊重得令人感到詫異。

天下節帥,就沒朱全忠這麼懂禮數,這麼尊重朝廷的!以前邵樹德更忠,現在看來,朱全忠的成色更足。

當然也有人認為李克用更忠。朱全忠表麵功夫做得好,但在討伐秦宗權的戰爭中,義成節度留後已經不聲不響地換成了胡真,這是自說自話。而李克用之弟克修擔任昭義節度使,是朝廷允許的,且至今隻得澤、潞二州,控製得也不是很嚴密。

簡而言之,李克用兼並了半個藩鎮,朱全忠兼並了一個藩鎮。而關北忠臣邵樹德,已然兼並了朔方、天德、振武三鎮,邠寧的折宗本也是其嶽父,在朝廷眼裡,已經由忠臣開始向奸臣方向慢慢滑落了。

不過老實說,除了邵樹德之外,朱全忠、李克用都還算可以,天下比他倆過分的人多得是。不過他們也隻是旋起旋滅,不懂做人,過於囂張的,早晚會死。

「大帥,找人多上幾封賀表,還是有必要的。」趙光逢突然插言道:「渭、河、臨、蘭諸州,需要大量政務人才。大帥在京中的名聲越響,前來投奔的人才會越多。另者,天德軍、振武軍那邊,官員年紀普遍較老,需要人慢慢頂上。會州二縣,官吏亦有缺口。」

「趙隨使所言有理。」邵樹德受教道:「新得之地,的確需要文吏充任各級職務。諸州化胡為夏,馴以華風,也需要大量讀書人。這些人,也就隻能到一個地方找了,那裡最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把詭異吃到瀕危 成仙從江湖開始 三國從撿屍開始 關於我在木葉充當屑老板這檔子事 從鬥羅開始守護女神 重生末世之初:開啟無限進化之路 鬥羅:震驚,我成了比比東 大藏家係統 女尊世界的修真生涯 我搶了一艘外星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