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節、武力的妥協(1 / 2)

加入書籤

按照規矩,薑田在交接了差事之後,本來能休息幾天的,可是第二天正好是農歷八月初一,屬於大朝會的日子。所以沒怎麼休息好的薑田隻能揉著惺忪的睡眼起個大早趕往紫禁城。按照他的職務來說,就算平時也不用必須上朝,可今天卻不得不穿好朝服站在滿朝文武中間,邁著四平八穩的步子向前挪動。別看他的動作和穿戴挺標準,但是在當值的禦史眼中,卻像是某種無聲的挑釁,所以乾脆就扭過頭不去看他。至於其他官員眼神就復雜多了,又羨慕的也有嫉妒的,更有無所謂的,畢竟以前一個副主考的職務還算是美差,現在就說不清楚好壞了,而且天下人還都在瞪大眼睛盯著你,稍有不慎可就會被問候祖宗十八代。

與此相對應的是某些新派官員暗中竊喜的表情,雖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可以前無非是聖人門徒裡勾心鬥角。如今可是真真正正的改朝換代,不僅換了皇帝和國號,連治國理念都要大變。這還不算,以前那些靠壟斷科考而立足的豪門,可是真的迎來了末日,除非家中的子侄有人研習科學,否則早晚都會被社會所淘汰。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可能崛起一些新的家族,這其中尤以宋家最為搶眼,除了宋應星這老頭備受皇帝賞識之外,宋家還出了一個高材生,宋懿別看尚無功名,卻已經在科學界名聲大噪,僅僅是這薑田第一助手的身份,便已經成為了新式官員所公認的儲相人選。至於他的老師薑田,人們很自然的將其劃入了勛戚的行列,早就不在文官體係之內。

不管薑田願意不願意,他都已經成為了官場上的一個特殊存在。眾人也對他今天會上朝感到奇怪,最近官場上鬧的最凶的就是兩項改革,那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幾乎全部的官員都被卷進了無休止的爭吵之中,關鍵是皇帝對於這種無休止的口水戰非但沒有厭煩和製止,反倒是老神在在的聽著各路人馬罵來罵去,尤其是這大朝日,你們就是不想吵都不行,皇帝會主動的挑起各種話頭讓你們繼續吵。原先那些沿襲前明光榮傳統的禦史言官們,都已經吵到了不想再說話的地步。以前無論他們罵誰,哪怕是指著皇帝的鼻子罵昏君,至少還有個對手與對象,現在他們才發現張皇帝不僅不嫌煩,而且似乎很喜歡他們這種隻為了反對而反對的罵戰傳統,反正軍權在手你們就算能把死人說活了都沒關係,聽你們吵架又不需要花錢,多好的娛樂活動啊!於是今天的大殿靜悄悄……

張韜看見薑田之後也感到奇怪,心想我不是放這小子幾天假準備開學嗎?怎麼來這湊熱鬧了?這幾次朝會沒有我說散朝可是誰都不能走,上個月還讓大臣們在這裡熬了個通宵,要不是自己弟弟出麵求情恨不得讓他們耗死在這裡就完了。本想著今天繼續照方抓藥,可你小子一出現就隻能跟著一起陪綁了。有這個心思的不隻是張韜一個人,其實自打上朝以來別看百官默不作聲,其實大夥的眼睛全都瞥著薑田,這位消失了倆月的一品大員,總算是站在了這裡,他能否為膠著的局麵帶來轉機?哪怕是改革派的全麵勝利也好,保守派的官員實在是沒有精力再吵下去了。

薑田當然知道自己正處在風口浪尖之上,也正是因為明白才起個大早來這裡受罪,因為他知道這場中國歷史上空前的鬧劇該收場了。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皇帝頒發的詔書數不勝數,而地方上為了對抗中央也是各種花招盡出,從上書抗旨到陽奉陰違,從「為民情願」到危言聳聽,總之能想到的招數除了造反之外都試了一遍,可皇帝呢卻油鹽不進就好像和自己毫無關係一般,一直都是一群改革派在毫無組織的,同團結一心的守舊派展開鬥爭。中國的歷史上因為政見不合或者利益沖突而導致的爭吵數不勝數,尤其是前明更是各種政治嘴炮的集大成者,讓那些官員們鬱悶的是如今這個新朝廷似乎天生不怕朝爭,哪怕皇帝的敕令並沒有被認真執行都沒有關係,就好像一群人在皇帝麵前撒潑打滾極盡無賴之能事,對方卻無動於衷,所以薑田才將此看成是一出鬧劇。事到如今有些聰明人已經幡然醒悟不在言語了,還有力氣吵架的也就剩下了那些不太聰明的,這個朝代和以往的情況不同,中國是在沒有完全混亂且破敗的情況下完成的復興,新舊兩批利益集團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爭搶著同一把椅子,所以張韜不能像歷史上許多開國之君那樣隨心所欲的設計自己的國家。但是有一點可能是那些阻撓改革的人所沒有注意到的,那就是在這場鬧劇之中,軍方究竟持什麼樣的立場。

其實這個問題也是個偽命題,此刻的中華軍隊,也並不是其他開國之君那樣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的軍隊,這支軍隊中還包含著不少前明遺留下來的地方部隊,和各類投奔、反正、招降的前偽軍與軍閥,張韜又沒能同自己老家那樣建立起高效的政委製度,所以除了直係的那幾支百戰雄兵之外,大多數守備部隊隻是被張韜的赫赫威名所懾服,在改革的風口浪尖之上,地方軍官本來就屬於地主階級的一份子,可又不敢真的和皇帝對著乾,所以這群人才是打破現有平衡的關鍵,而這個問題也早就在張韜的算計之中,他之所以能眼看著全國上下為了改革爭吵不休,其實就是等著那些敢冒頭的家夥自己暴露的差不多了,最後好一網打盡。現在網撒的也差不多了,該釣的魚也基本跑不了了,該是收網的時候了。

就在這暴風雨前的寧靜之中,薑田左右看了看文武群臣,見沒人打算先開口便站出隊列幡然跪倒:「啟稟陛下,臣領命整飭船廠並建立研究院所,現已有小成特來復命。」

這時才有人想起來,薑田的本職是去造船,運古籍回來隻是附帶的事情。張韜在龍椅上也點點頭:「賢弟辦事朕還是放心的,短短兩個月就已經卓有成效,此行你勞苦功高,但是今後的工作不可停頓,直到那些學生們能自行思考、自行設計不再依賴於你。」

皇帝的期望很高,但是這個期望聽在別人的耳朵裡就有點諷刺了,他們不知道薑田究竟設計了什麼船,可聽皇上的口風,好像那個船舶設計院還是離不開薑田,那麼也就是說這位薑大人又在新的領域展現出了自己的價值,換句話說今後薑田會在海軍裡擁有無法撼動的地位。

「陛下,依臣所見,若想讓學子獨當一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若是不能提高他們現有的科學知識,恐怕百年之後也無法完成陛下的囑托!」

這句話說出來大有小看天下英雄的意思,本來裝聾作啞的朝堂上也是議論聲不斷,但是不僅皇帝聽明白了這裡邊的話外之音,就連一些聰明人也是暗自感嘆,看來這全麵普及科學教育是勢在必行了。隻有一些看不見天下大勢的瞎子,才會認為這是師兄弟二人一唱一和的表演。

張韜當然明白薑田心中所想,於是他故作驚訝的問到:「賢弟何處此言?難道是有人敢陽奉陰違不履行自己的職責?」

皇帝這麼一說,不少人心裡都咯噔一下,難道說大清洗的借口這就來了?可是造船本來和地方上就沒什麼交集,能找什麼借口呢?

薑田不急不緩的說到:「非是有人陽奉陰違,而是我朝的工匠、官員知識貧乏底子太差,一件很簡單的事情臣要反復講解才會有那麼一兩個聰穎的聽明白,說明一個淺顯的道理更是需要不惜口舌,臣苦思冥想發覺都是我朝學子以前輕視自然科學所致,使得本來聰穎的學生們被教成蠢牛木馬,隻知鑽研八股而不分五穀,隻會吟詩答對卻不懂得衣食住行,若長此以往國家暮氣深沉若遇外敵如何保家衛國?前朝亡國之禍不遠矣……」

如果放在平時,自然會有一大票的人站出來反對他的發言,並且指責其為危言聳聽妖言惑眾。可是這倆月讓那些以吵架為生的官員都懶得再張嘴,更何況現在傻子都看明白皇帝的意圖了,誰還會站出來自討沒趣?再說薑田也是惡名在外,當初指責別人六藝不全皆是偽君子,如今若是在朝堂上被他罵豈不是更沒麵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遮天:葉凡稱他為最強 無限世界的吞噬之旅 逐道在諸天 超級教師 穆少夫人又掉馬了 她切回滿級大號了 癡纏 元希修真錄 重生超模 巨星問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