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節、弱國無外交(1 / 2)

加入書籤

朝鮮這個和中華牽扯頗多的小國,實在是不得不提的存在。要說周邊國家裡誰最在乎明朝復辟,恐怕非其莫屬。這不僅是對曾經的宗主國忠心,更重要的是他們明白大明的皇帝和官員們看不上自己這小小的半島。中國歷史上曾多次將國境線推到朝鮮半島的北部,但是都因為各種原因而最終放任這個小國繼續存在,明初他們也曾打算爭奪遼東,但最後還是因為實力不濟而被壓縮回鴨綠江東岸,自此他們就一門心思的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了。這種識時務的作法在萬歷年換來了回報,麵對日本猴子關白的大舉入侵,在得到了宗主國的幫助之後……事實上基本都是明軍在前線打仗,終於保住了自己這一畝三分地,更令人欣慰的是功高蓋主的李舜臣在最後一場戰鬥中光榮陣亡,從此朝鮮人有了一個可以一直吹噓下去的民族英雄。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作為一個大國身邊的小國,他們的生活注定要隨著自己鄰居的興衰而起伏不定,這還不算最要命的,他們自己內部的傾軋與政治鬥爭一點都不比中原差多少,各類官員生死沉浮全都忙著搞內鬥,原先靠抗倭建立起來的那點軍事力量也不堪一用,所以直接的結局就是這些年被滿清欺負的喘不過氣來。

後世一些韓劇中總是喜歡描寫朝鮮軍隊如何在在邊境大殺四方,打得某遊牧民族找不著北,甚至為此不惜將火箭巢的發明人安在自己頭上,當然也激起了中國觀眾的一片噓聲。歷史上他們除了被韃子剪羊毛之外就沒什麼建樹,好在這個時空不一樣了,當初大元帥找到朝鮮,要租借濟州島用於屯兵,並借用朝鮮陸路出擊盛京,沒過幾年中原大反攻徹底的解除了滿清的威脅,朝鮮軍民在近距離觀看了新軍的軍容與戰鬥力之後,很容易就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自己的主人又要換了。於是等中國這邊塵埃落定,大元帥變成了中華皇帝之後,他們第一時間就派出了使節前來朝賀,至於皇帝是個政變的軍人他們沒感到任何不適,要知道李氏朝鮮也是這麼出來的。再說這位血洗滿清的新皇帝萬一看自己不順眼,把朝鮮從不征之國的名單裡剔除,那倒黴的還是自己。好在朝鮮使節戰戰兢兢的一番運作之後,發現中原雖然換了主人,但是他們看待朝鮮時還是原先那種乾爹看兒子的眼神,更沒有追究自己當年投降滿清的案底,於是朝鮮官員總算是放下心來繼續搞內鬥去了。不過,隨著貿易往來的加深,從中原傳來的消息讓他們越來越不安,不僅商人們帶來了中原正大規模改革消息,就是最近來到遼東移民的成分也復雜起來,原先那些犯官或是罪人的家屬正逐漸被普通貧民所取代,大有重建沈陽控製整個滿洲的意思,流傳在滿洲的一份規劃圖,那邊很直白的標注了中華的國界,並且還在廣袤的東北大平原上標注了幾個並不存在的城市,據說按照朝廷的意思,要花費一百年的時間來開發東北,把這裡當成新政的試驗田。更令他們驚恐的是中原朝廷突然和日本建立了聯係,並且簽署了一份國書,原本封鎖的對日貿易正式打開,這讓夾在兩國中間的朝鮮幾乎坐臥不寧。

朝鮮人終於忍不住還是派出了一支使團。他們的隊伍中真正的外交官員沒多少,至少占九成的人員由各類商人所組成,這也算是前明遺留下來的特色之一,朝貢的宗旨本身早就退化成打著外交旗號的商業旅行,即便現如今中朝邊境上已經開設了多處口岸,行商也不用通過這種形式就能進行跨國貿易,但是外交使團畢竟享有豁免權,隨身攜帶的商品隻要不太多就不用交稅,而且宗主國對賞賜一直都不算是吝嗇,所以趕來湊份子的商人依舊不少,但是如果換一個對朝鮮官員較為熟悉的人就能發現,這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商人們絕大多數都是各類官員的家仆,換句話說沒點後台可是擠不進這朝貢的隊伍中占便宜。

薑田站在大殿上看著對皇帝張韜三跪九叩的朝鮮人,沒人知道一臉嚴肅的太子太保在腦內惡補了一番朝鮮歷史,他一開始接到朝鮮人來訪的消息就覺得事有蹊蹺,一般來說就算是兩國關係很融洽,也不可能年年組織這種規格的訪問團,朝鮮人可是去年還來過給皇後祝壽,今年他們怎麼又來了一趟?本來不想處理這些麻煩事的薑田,隻好硬著頭皮站在這裡看他們搞那些表麵文章,誰讓他還是外交部副部長呢。他才不相信乾兒子想念乾爹了就跑來撅著屁股磕頭,所以一直在揣測這些人的目的是什麼,如果隻是為了少交點關稅,也沒必要遞交國書讓張韜親自接待。可滿朝文武之中隻有他一個人這麼想,因為也隻有他在內心中對這些高麗人暗生警惕。

儀式或者說禮節方麵的事雖然耽誤時間,但這個朝鮮大使可是比薑田還熟悉繁文縟節,那些號稱小中華的家夥們看上去比他這個半吊子的官員還像中國的文官,直到國書交到了太監的手上,張韜又問候了一番這才算是完事。不過真正的外交接觸也就正式開始了,這一點無論是前明還是中華朝,乃至於後世無不如此,兩方無論做出了什麼決定或是交易,都不會在這種作秀的場合說出來,薑田知道自己的活又多了,這種時候除非國書裡寫著的是無用的廢話,否則張韜都不會放過讓自己乾活的機會。

「什麼?咱到現在還沒還濟州島!」禦書房中薑田不顧形象的大叫起來,惹得那幾個內閣中的老頭子直皺眉頭。

可能是看不慣這樣君前失儀,作為首輔的寧焦咳嗽了一聲:「薑大人不必吃驚,非是陛下不還,而是滿清依舊有餘孽作祟,這海上中轉之島必有它的用處,如今整個關外幾乎平靖,想必不幾日……」

寧焦還在自說自話的解釋,在他看來泱泱大國借別人的土地屯軍備戰並不稀奇,更何況它朝鮮還是前明的藩屬。隻是這賴著不走的確是有點丟人,沒有一個大國應有的信譽。所以想找個理由給自己的行為找個遮羞布,可他還沒說完,就聽皇帝直接說了一句:「朕還就是沒打算還!」

除了寧老頭被噎個半死之外,禦書房裡一票官員都不禁側目,也就隻有薑田聽了表情逐漸變成了陰險的傻笑,看來他是明白了張韜的目的。所以他走到地圖跟前仔細端詳了一下:「嗯……此島乃中日朝三國海商貿易路線之要沖,控扼對馬海峽且在黃海與東海交匯之處,若為我用近可威懾日本遠可前出大洋,若為敵所用則江浙魯沿海皆為其所威脅,漕糧北運的海路亦受其挾製!」

本來還對天朝上國不應言而無信念念不忘的老頭子們,表情瞬間變得凝重起來,這幫家夥大多是江浙出身,若說威脅其他地方可能還會扯皮一番,一看地圖上的位置,明白了受威脅的是自己老家,禮義廉恥什麼的也就拋到九霄雲外了。不過他們受到的刺激還沒完,隻聽薑田繼續說到:「若隻是一個濟州島,所控範圍有限,也不知道那裡有沒有深水良港,若是真想保得東南沿海萬無一失,那從濟州看去沿琉球一線直至呂宋應皆為我中華版圖……」

薑田的手指輕輕一劃,從東海至南海的一串島嶼就被囊括其中。在場的眾人瞬間被雷的外焦裡嫩,他這輕巧的一劃平白擴地千裡,但是這些地方除去屬國之外,就是台灣、呂宋這些不受中原管束的島嶼,他們可不覺得薑田是在說胡話,老頭子們本能的將這小子擴大事態的目的定位為挑起戰爭的先兆,可是中原北伐未果,在解決了北方問題之前,哪有餘力爭奪海洋呢?

身為現代軍人的張韜雖然是個陸軍,但是對於世界形勢也是很有見地的,說實話後世國朝一直都在第一島鏈裡打轉,他這個陸軍不得不將防線定在自己的海岸線上,所以對這個問題也是深有感觸,隻見咱們的皇帝陛下微微頜首,然後轉頭看向國防部的那些人:「海軍如何看待?」

這時老頭子們才想起來,這薑田雖然一身的副職,唯獨是那海軍研究院的正牌院長,海軍混得好自然他就風生水起,要是朝廷將注意力放在北邊,還有他海軍什麼事情,感情這小子是打著養賊自重的盤算,哪怕世上本無賊也能創造一堆賊出來!原戶部尚書曹陌可算是恨得牙根癢癢,國家每年就那麼點收入,除了穩定物價恢復生產之外,還要囤積糧草備戰蒙古,本來今年就已經為了海軍特批五十萬兩研發經費,現在看這意思薑田是打算替海軍出頭伸手要錢了。

其實這幫老家夥還真的錯怪了薑田,也就隻有張韜能理解為什麼國家的重點應該放在海洋,可是就算你跟他們掰開了揉碎了去講,這個時代的人也很難理解那些長相怪異的外國商人會是中原未來的生死大敵。所以他也就懶得廢話了,好在無論是英國還是法國,短時間內還無法爭霸東亞的海上霸權,至於美國嘛……這個時空還會出現這個國家嗎?

本來因為濟州島問題而被列席會議的國防部官員們,做好了打醬油的心理準備。長年以來這種關乎國家大政方針的事情都不該他們軍人插嘴,被薑田這麼一攪合他們自己也有點意外,但是這不代表他們自己的內部就很團結,本來軍隊中陸軍就占有絕對優勢,一直以來也是預算獲得最多的軍種,海軍除了當年的登陸之外就鮮有戰績,就算是當年的登陸也是在鄭家的幫助下完成的,現在鄭氏卻成了亂臣賊子割據一方,他們的地位也就更加弱化了。後來因為成立了海軍研究院,院長又是聲名遠播的薑田,他們也看到了一點希望,但絕對沒有想到幸福會來的這麼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遮天:葉凡稱他為最強 無限世界的吞噬之旅 逐道在諸天 超級教師 穆少夫人又掉馬了 她切回滿級大號了 癡纏 元希修真錄 重生超模 巨星問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