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節、海軍正規化(1 / 2)

加入書籤

鄭家的艦隊去哪了?或者他們的目的是什麼?這對於普通的小民來說沒有任何的意義,隻要他們的目標不是******就不關百姓的生死。但是這條消息卻讓朝堂上的大人們吵開了鍋,別看這些人以前大多數反對造艦振興海軍,可是當自己也被海軍所威脅的時候,這班幫人卻迅速的放棄了原有的信念,轉而指責薑田分管的海軍研究院沒能及時的拿出成果,甚至還有人公開叫囂:中國有海無防的時代該結束了!鄭家真的有這麼大的威脅嗎?其實真實的情況是在海上也許朝廷暫時對他無能為力,可如果到了陸地上,哪怕是鄭家最強盛的時候,也沒有陸戰取勝的把握,唯一值得擔憂的就是現在完全依賴海運的漕糧通道千萬別被掐斷。當然也有一部分靠漕運吃飯的人蠢蠢欲動,上躥下跳的鼓吹運河的重要性希望朝廷恢復舊製雲雲。所以說中國的情況在於版圖過大,與現有的生產力相矛盾,原有的製度下要想維持如此龐大的國土,必然要對下邊進行一定的放權,可這樣又會滋生地方實權派的不穩定因素,所以說在原本明清的歷史中,朝廷的命令無法傳達到鄉村是有一定現實妥協的,當然他們的製度(主要是明朝確立的)也並非當時最完美的選擇,後來國朝將支部設立在村委,第一次實現了對鄉村的直接領導,可等幾十年後,又開始倒退回全民普選,這非但沒有解決地方權力過大的問題,同時反讓一些地方的村官成了名符其實的土皇上。無論古今中外任何一種製度都不是完美的,適合一個國家的製度隻能限製在該國民所能達到的政治覺悟的範圍內,超出這個範圍你就是將這個製度誇得跟一朵花一樣,那也是沒用的胡扯。

就好像這次的朝會吧,不知道是誰捅出了鄭家艦隊傾巢出動的消息,整個朝會被這件事攪得沸沸揚揚。其實消息走漏並不是多麼嚴重的事情,哪怕是朝中的大佬們,說不定自家的商鋪就經營一些非法的走私勾當,和夷洲那邊有點商業往來什麼的很正常,而且鄭成功手下人的保密意識顯然也不會太高,在東亞的海麵上已經很久沒有西洋戰艦的身影了,除了還算規矩的荷蘭人借道北上日本之外,大多數情況下鄭家的戰艦很少有大規模調動的需要,所以這次的出動顯然非同尋常,這件事傳到北京之後,不明內情的人很自然的就將其當成鄭家反攻的重要證據,所以沿海各駐軍是一頓雞飛狗跳,誰知道茫茫大海上這支船隊要攻擊哪裡?當然是大夥全都提高警惕比較好。而朝廷內部關於是否應該重開運河也是爭執不下,海運派主要來自軍方和新官僚,他們從成本核算上下手,認為海運成本遠遠低於運河,同時免除了一群靠河吃河的腐敗蛀蟲,於國家是有利無害。運河派的論點也很充足,將關係到北方安危的漕糧放到大海之上,萬一有點什麼意外就會導致政治動盪,而且要想保護航線還需要建立一支大規模的常備海軍,這筆開銷未必比運河小。本來還是在探討如何防備鄭家,結果說著說著就歪樓了,兩撥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就在薑田本著打醬油的精神聽著兩邊嘴炮的時候,不知道又是誰提出了對他的彈劾,理由同樣很充分,皇家海軍研究院迄今為止耗資巨大,可連一艘像樣的戰艦都沒造出來,海軍現在隻能靠一些老舊船隻來撐場麵,這是薑田這個院長的嚴重瀆職行為。

聽到這個彈劾,薑田本能的朝身後看了幾眼,隻可惜他不認識這個參奏他的人,不過他也懶得和對方扯什麼研發周期的問題,就算說了對方也未必聽得懂,就算能聽懂也還能裝聽不懂呢,反正今天大家興奮的暢所欲言就是為了在皇帝麵前刷存在感,因為誰心裡都清楚,憑鄭家的陸軍要想光復大明,那純粹是癡人說夢,海上就算了,隻要他們敢登陸,等著的就是全軍覆沒的結局,無論他們在這裡說了什麼,軍隊肯定不會像前明那般受文官指使,且他們守土有責戰力強悍,除非鄭家找個沒人看見的犄角旮旯上岸,否則隻要一出現其滅亡的時間就隻能論天來計算,既然最終的結局是早已注定的,所以此時不表現的憂國憂民更待何時?至於敢彈劾薑田瀆職,那就純粹是摟草打兔子,誰也沒指望皇帝真的會怪罪薑田。不過表麵上的工夫還是要做一下的嘛……

一直看著大臣表演的張韜沉聲問到:「薑愛卿!你可有何要說的?」

薑田不緊不慢的出班奏道:「啟稟陛下,微臣雖沒有魯班之能,然自認盡心於國事,若是哪位大人覺得微臣屍位素餐無德無能,那盡可由這位大人替代微臣,好不辱皇命!」

薑田的話讓原本喧囂的大殿上變得安靜異常,頭一次出現薑田撂挑子的情況,雖然這手欲擒故縱經常被一些官員使用,但還是讓眾人覺得事情不那麼簡單了,包括剛才彈劾他的那個官員在內,反對派的官員表情上異常精彩。論起對奇技淫巧……不對,是科學知識!滿朝文武全加在一起就算一同綁上宋老頭和他的孫子,也未見得能有薑田十分之一的水準,他要是說自己乾不了這個院長,那就沒人敢說比他更有資格。事實上在現在的這個朝廷裡,就算是最頑固的道學先生,也知道科技對國家發展的作用至關重要,雖然他們不承認這個作用能超過孔孟之道,但是科學已經證明了世界不是他們所想的那麼狹小,也不是你關起門來過小日子就能與世隔絕的,說到底就是科學所展現出的世界讓傳統文人無所適從,他們不知道該怎麼用儒家思想來治理越來越復雜的國家,於是他們的共識是讓專業問題由專業人士去解決,隻要這人不影響自己的地位就行,可薑田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個共識,此人不僅深諳新學,而且還位高權重深受皇帝器重,已經成為新官僚的代表性人物,尤其是參與了武器的研發獲得了軍方認可,本朝的軍隊還不受文官挾製國防部直屬中央領導,這樣一來就讓很多人感到了難以言語的壓力。

張韜當然知道薑田是在反將那些老古董一軍,不過作為皇帝他不能躲在一邊看熱鬧:「胡鬧!此等軍國大事豈是兒戲,若再這樣吵吵鬧鬧互相攻訐,莫怪朕翻臉無情。」

這聲嚴厲的譴責聽在薑田和反對派的耳朵裡都沒有什麼動靜,本來作為皇帝阻止朝會的歪樓行為也是他的職責,關鍵是反對派或者說守舊派咽不下這口氣,本來薑田橫空出世的躥升就挺招人嫉妒的,以前他教教書、玩玩音樂沒事招惹個花魁什麼的也就罷了,就算身居高位也和傳統的文人不挨邊。如今這中華朝的一大特點是軍人地位大幅提高,各軍區司令的級別相當於地方督撫,雖然不得乾預地方管理,可文官要想乾預軍隊也是絕不可能。習慣了軍人低自己一頭的那些個老官僚們如何能心情舒暢?於是朝堂上表麵是新舊官員的互不服氣,根子卻在文武分製導致的對立,當然這種對立在皇帝眼中卻是難能可貴且必須維持的。前明的閹黨若不是受到了嚴重削弱,說不定大明沒落的速度還能慢一點。現在因為薑田和軍方急劇接近,且薑田還有著皇帝師弟的超然身份,所以守舊派真的很擔心本來中立的新學官員會全麵倒向武官,那樣一來儒家就真的一點翻盤的機會都沒有了,此次彈劾薑田也是一種試探。

張韜跟這幫內鬥內行的家夥接觸的久了,早就知道這幫人的想法是什麼,可他也覺得海軍研究院得拿出點成績來堵住這些人的嘴,否則眾口鑠金之下白的也給說成是黑的,那才是對科研的致命乾擾。身為經歷過wg的人,他不想再看見外行指揮內行的事情出現。於是他神情嚴肅的轉頭看著薑田問道:「薑愛卿,不知研究院那邊可有什麼應對?」

張韜的本意是讓薑田隨便胡謅點東西,反正這幫文官也不懂,再說鄭家要攻擊哪裡他比誰都清楚,本來就是看熱鬧的事情,完全沒想過會搞成一次口水戰。但是薑田不知道他的想法啊!咱們這位薑大科學家對政治鬥爭尤其是古代的政治鬥爭還不能完全領會,好在本來他就兼任研究院的院長,對海軍建設也是思考頗多,所以他腦子一轉決定將一個牽扯有點大的計劃報上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遮天:葉凡稱他為最強 無限世界的吞噬之旅 逐道在諸天 超級教師 穆少夫人又掉馬了 她切回滿級大號了 癡纏 元希修真錄 重生超模 巨星問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