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節、女孩的心事(1 / 2)

加入書籤

薑田借著被彈劾的機會拋出了影響甚廣的海軍改革計劃,但是為了平衡也要交出一種新式武器來武裝現有的舊船,使他們能夠對抗所謂強大的鄭家海盜,或者威懾那些沒事就喜歡客串海盜的歐洲商船。薑田思來想去憑現有的船隻和訓練狀況,隻能是一種可以對抗大型船舶與挑戰多於自己數量的敵人超級武器,好在自己的存貨中的確有這麼個玩意,而且製造簡單便於大規模裝備。

「我給這玩意起了個名字——火箭炮!」薑田在黑板上寫下了這三個大字。

底下的學生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覺得薑老師這次是在開玩笑,朝會上他拍著月匈脯說自己有新武器,結果卻變成了這幫學生的家庭作業。好在薑田並沒有難為他們,隻要求能畫個簡圖並說明工作原理就成。再說這類武器在明朝也不算新鮮,最著名的比如被韓國人說成是自己發明的一窩蜂,以及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的掠海反艦導彈——蛟龍出水!當然這些武器在薑田的眼中屬於**最原始的狀態,但在這個時空依舊是歐洲那些剛發展起來的國家所不能企及的存在,不過這種差距已經很小了,尤其是在身管火炮開始大發展的時候,這類火箭武器就顯得有些雞肋,於是薑田覺得既然火炮方麵暫時還無法有大的突破,那不妨在火箭武器上下點功夫。

很多穿越小說中都提及過這類東西,基本上都對結構與發射藥的成分提及的不多,等薑田真的開始設計時才發現情況比他想象的困難不少,首先就是火箭的造型,選型問題在很多人看來似乎是最簡單的,畢竟後世那麼多火箭的照片充斥網絡語各種軍事雜誌,但是對於一個外行來說,他們不會明白為什麼有的火箭短粗而有的細長,為什麼有的頭部尖銳而有的又比較渾圓,更不會明白為什麼有的火箭有四個大大的彈翼而有的卻小巧的幾乎看不見。這些還隻是外部的造型,要想製造出來還牽扯到殼體材料、發動機、點火機構、推進劑、製導穩定係統、戰鬥部、引信設計等等……等等……

薑田終於知道自己惹了**煩,而且他現在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全身心的投入到火箭研發的工作中,無論是海軍改革還是日常的公務處理,都需要這位太子太保大人親自過問,於是他決定嘗試一下真正意義上的研究院體製,雖然現有的人員隻能從自己的學生中選取,可如果他們真的能完成這項艱巨的工作,也就意味著他們不僅可以從這裡畢業,同時還成為本時空最具專業能力的研發團隊。換句話說這就是他們的畢業設計加論文答辯。

麵對這麼復雜而艱巨的任務,薑田沒有太難為這些稚嫩的家夥,從使用的角度出發選定了一款設計,而他的學生們則要努力完善這個計劃。考慮到現有的技術水平,火箭隻能選用**作為固體推進劑,至於外殼因為已經有了一定的加工水準,所以決定采用薄鐵皮的箭身,頭部裝設一個尖錐的整流罩,為了保持飛行橫向穩定,薑田原想參照黑爾火箭的設計安裝傾斜的尾翼,後來又考慮到過大的尾翼會對發射場地要求過高,同時不利於大規模集中發射,所以隻好采用一種設計上復雜,製造起來麻煩的起旋發動機,簡單的說就是在戰鬥部後麵安裝了兩個內置式的小型火箭,並在箭身上裝設定向杆,發射時主火箭點燃,定向杆沿著發射架上的軌道前進開始初始旋轉,因為**動力有限,在保證戰鬥部一定的威力前提下,對推力的損耗越少越好,所以軌道的斜率不是太大,當火箭飛離發射架之後,延燒引信點燃起旋火箭,如果有高速攝影機的話,就能看見在彈體頭部會冒出兩道傾斜向後噴射的火焰,它們的作用除了加速彈體旋轉之外,還能稍微給火箭增加點推力。當火箭在天空中畫出一道弧線飛向目標後,選裝的延時引信或是撞擊引信就會開始工作,這兩種東西的工作原理也很簡單,延時引信就是普通的延燒引線,定時多久就用多長。撞擊引信稍微麻煩點,因為目前的機加工水平還不足以支持這麼復雜的東西,所以薑田退而求其次的選用了一種十分原始的設計,那就是在整流罩上裝了幾個探針,一旦觸碰到目標或地麵,探針會將戰鬥部中的一個玻璃瓶擊碎,瓶子中的硫酸會冒出來點燃**完成起爆,整個過程也就幾秒鍾的時間,對於現在的戰爭來說已經足夠了。再說實際使用中一般都是用延時引信,無論轟擊地麵目標還是水上目標,都是靠一定的數量來取得殺傷效果,單純的碰撞起爆對於殺傷皮糙肉厚的戰列艦作用並不是太大。

這麼原始的火箭對於現代人來說也就比娛樂用的玩意復雜一點,可對於看到設計大綱的研究員們來說,絕對是震撼性的東西。大家一開始都以為薑田隻不過是對明軍中那些原有的火器進行改良,誰也沒想到竟然是這麼先進的軍國重器,並且由於薑田信不過新火箭的射擊精度,所以又設計了一個艦船上使用的十二連裝發射架,可以想象這種東西一旦集群發射,遮天蔽日的火箭轟鳴著砸向對方的情景。以至於熟悉騎兵作戰的劉寶鎧在看到參數之後雙手不住的顫抖,如果騎兵集群突擊的時候遇上這種武器,那簡直是滅頂之災。

火箭的實戰效果怎樣暫且不說,首先就是先要將武器生產出來,為了減少研製難度,薑田決定先製造一百毫米口徑的輕型版,這種直徑的火箭能讓單兵不太費力的舉起來,兩個人就能完成裝填,必要的時候就算沒有發射架,隻靠一個傾斜的土堆也能架設臨時發射台,就是這樣會影響精度。再說薄鐵皮的支撐強度很可能無法保證更大直徑的火箭穩定,這也算是無奈的妥協。因為有了前麵各種各樣的產品開發經驗,現在的科學院再接到薑田的研製任務時已經不像一開始那樣扌莫不著頭腦,無論是標準化的研製流程,還是各種試驗之後的工作總結,都已經有了初步的規範。而經驗逐漸豐富的各級研究員們也不覺得這個任務有多麼的困難,幾乎就是現有的東西進行了一番拚湊,然後就組合出了一種劃時代的新武器,當然也有不少人鬱悶的發現為什麼自己就沒想到這麼絕妙的主意。他們想不到是有原因的,在這個世界上正常的科學發展都是有脈絡可尋的,很少有新生事物誕生之日起就被賦予某種軍事用途的,直到後來科學發展變成了霸權國家對外征戰的手段,軍方才逐漸重視起新技術對軍事變革的影響。甚至到後世的美國,乾脆就專門成立了一個未來武器研究中心,專門負責預研新技術並研究其主要用途,著名的互聯網就是出自這個機構的設想,這也是美國在戰後能一直保持軍事領先重要手段。本時空的科學院就有點類似於這個組織,雖然在組織結構以及工作效率上還相差甚遠,但因為薑田擁有超前的見識,所以最終的效果並不比對方差,至少在薑田活著的時候,這裡將會是永遠領先世界的研發中心。

既然研究院與研究員們已經具備初步的工作能力,薑田就不再關心具體的工作,遇到什麼疑難問題如果是薑田已經教授過的知識,他也鼓勵對方自己去想辦法解決,需要他親自出馬的事情並不是太多,於是他又將主要精力轉回到文宣工作上來,畢竟就算沒有火箭炮,中華朝的大軍也具有傲視環宇的威懾力,海軍的艦隊也不是一天就能造出來的,就算造出來了培養出合格的水手又不知道要耗費多少時間。而這一切又必須建立在社會穩定經濟回暖的情況下,才能讓朝廷有足夠的資源去打造一支近代化的先進軍隊。於是當務之急恰恰不是新武器的研發,而是為了提高生產力而對社會結構進行改革。改革社會首當其沖的又是盡快恢復人口。

「這劉巧兒本是鄉野村姑,自由與鄰村的趙家就定下了娃娃親,怎奈韃虜入寇尚且年幼的巧兒隨家人輾轉避難便離了家鄉……」書桌後麵,柳先生口沫橫飛的開始講這部新書,雖然不是什麼英雄俠客,也不是兒女情長,但因為本書的人物與觀眾的身份十分接近,所以對於一般的平民百姓來說反倒更有吸引力。要知道最近一段時間柳先生混得不太如意,被相聲搶走了不少的聽眾,而且長篇評書不像相聲段子那麼短小精悍,所以新書的更新自然不如相聲頻繁,若不是滿京城也就隻有這個茶館能聽到相聲,否則柳先生這樣的說書先生恐怕要有危機感了。就在這時薑田找到了他,並且給了他一些新故事編排成評書,這麼做的用意當然是宣傳朝廷的各種政令,苦於沒有新書的柳先生自然是一力應承下來,並且答應盡快的將這些故事在評書藝人的圈子裡散播。

新的《劉巧兒》當然和後世的東西不一樣,這裡的女主角因為逃難的經歷而性格獨立潑辣,和傳統的中國女性頗有不同。而男主角趙柱則是被迫參軍保家衛國,復員回家之後才第一次見到自己這個未婚妻,兩個反傳統的年輕人遇到一起自然是引發了一段愛情故事,雖說最後發現早有婚約算是皆大歡喜,算是照顧了傳統觀念的一點麵子。但其本身所表達的意義足以算得上是石破天驚,很久以來在人們的印象中,隻有那些身份低賤讓人瞧不起的階層才會如此開放。就算一些故事中也存在私定終身的愛情橋段,但那大多都是大戶人家的公子小姐們的風雅韻事,就比如《西廂記》中的崔鶯鶯,對普通平民階層來說,婚喪嫁娶自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劇中的男女主角一個是農民出身,另一個乾脆是新軍的復員軍人,這種正經人家的兒女如此傷風敗俗還被大肆宣講,本身就已經嚴重的沖擊力社會的道德底線。所以這故事一經問世馬上就掀起了一股批判「不正之風」的狂潮,原先那些本來就對新《婚姻法》有所不滿的人們立馬站出來強烈譴責。在這一過程中,曲阜孔家雖然想保持低調,可還是被人抬出來用孔孟的大義來駁斥這些「歪理邪說」。接著就又有人翻出來這些故事是出自於京城的薑府,這下人們總算是找到了攻擊的目標,一時間對薑田傷風敗俗的口誅筆伐是不絕於耳。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遮天:葉凡稱他為最強 無限世界的吞噬之旅 逐道在諸天 超級教師 穆少夫人又掉馬了 她切回滿級大號了 癡纏 元希修真錄 重生超模 巨星問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