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一個籬笆三個樁(1 / 2)

加入書籤

周若穀起身稟道:「回稟老爺!草民沒有任何的要求,隻要老爺您肯收留草民為您的家仆就成。」

「收不收留你還要看你是不是真心來投獻。」袁方端起了茶杯,「你準備一下,明天辰時我和你去看一看石灰窯。送客!」

「草民這就回去準備。」周若穀說完就退了出去。

周若穀剛走,袁樞就從外麵進來:「小弟,湯祖契和王良逸來了,他倆在外麵想見你。」

在袁方的記憶中,湯祖契和王良逸都是自己的發小,而且是同齡、同窗、同鄉的最要好的發小,湯家、王家是睢州「四大家」最富有的家族,這樣的好兄弟當然是要在第一時間見麵的,在來的路上袁方就已經計劃好了分配給這兩個發小的任務,現在就看他們願不願意幫助自己了。

「快讓他們進來!」袁方激動地站起身。

「我這就去請他們進來。」袁樞說完就轉身出去了。

不一會,袁樞就領著袁方的兩個發小進了內堂。袁樞告訴袁方,湯祖契送來了一石大米,王良逸送來了一缸苦露酒。

「二位兄弟可真是客氣,來就來吧,還帶這麼貴重的禮物!」袁方拱手相迎。

湯家的大米是遠近馳名,不光是在睢州,就是遠在江南,也是深受歡迎的;王家的苦露酒也是美譽天下,達官貴人在酒席宴上皆推崇苦露酒,稱其「清冽碧寒,能事盡矣」。

湯祖契笑道:「仲南兄高中進士,讓我和安文景仰,大米和酒是我和安文小小的心意,以示祝賀!」

安文是王良逸的字,站在一旁的他也道:「祝賀仲南兄高中進士,榮歸故裡!」

「感謝!感謝!上茶——!」

三人坐定之後,袁方向二位解釋了這次的行程:「此次回鄉隻是暫住幾日,我還要隨家父一起去登萊。」

湯祖契問:「我們已經知道你現在是登萊推官,為什麼你不留在京城?在京城不是更容易升遷嗎?」

王良逸提出了同樣的疑問:「可不是嘛!聽說你去登萊我們還真替你惋惜。」

雖然這二位是自己的發小,袁方也不能夠直接把自己離京的真實原因告訴他們,所以他借孝道之名對二位道:「家父現在不是升任登萊巡撫了嘛,我作為兒子理當為其分憂,怎能隻想著自己的升遷呢?」

明朝的官員是有一定的回避製度的,比如地域回避,是指任職官員的籍貫與就任地區不得相同或接鄰。明朝繼承了唐宋以來的地域回避製度,並形成以地方官的職權範圍和職能性質決定回避範圍大小的原則。具體規定包括:避原籍、寄籍、商籍。明初製定了任官「南北更調法」,後將回避範圍調整為回避本籍。

又比如親屬回避,是指有直接血緣關係和姻親關係的人員,避免在同一衙門,或有上下級關係的衙門,或互為監察的單位擔任職務。

湯祖契雖然不在朝為官,但是對朝廷的回避製度多少還是知道的,所以他對袁方在袁可立的屬下擔任推官甚是不解,袁方向他解釋,他的推官身份隻是臨時的,此次隨父出征,主要的任務還是在帳前替父謀劃,至於他以後將會擔任什麼職務,還要等待朝廷正式的任命。

湯祖契和王良逸聽說袁方要去登萊打戰,都表示願意追隨袁方一同前往登萊。

袁方的這兩位發小不但家境富足,且博學多才,都是睢州的生員。生員就是官員的後備群體,他們都是舉人或者秀才,作為生員雖然沒有官職,同樣享受著各種的特權。

袁方對這二位在心中早有安排,他們能夠明確地表示要追隨自己,更使他做出立即把任務交給他倆的決定,隻是當下內堂還有其他人,他才沒有輕易說出想說的話。

「你們想跟我去登萊很讓我感動,」袁方說話的速度很慢,他在考慮怎樣表達他想說的意思,「隻是——,我這一去不是遊山玩水的,是要跟韃子打戰的,你們不懼怕嗎?」

湯祖契道:「仲南兄都不怕我們有什麼可怕的,隻要我們三人能夠在一起我什麼都不怕!」

王良逸也道:「對,我們什麼都不怕!」

「你們夠義氣!」袁方欣慰地點點頭,「登萊你們就暫時不用去了,我另有事情要你們去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人在鬥羅可穿萬界 天玄戰神楊玄 綜漫之最強訓練家 華夏文道世界 神農決淩風李詩雲 開局一群原始人 東北老林子的直播生活 網遊:開局獲得神級天賦 穿越火線之幽靈狂襲 替嫁新娘:億萬老公寵上天夏夕綰陸寒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