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三大派(1 / 2)

加入書籤

農民,永遠的歷史創造者。

誰說的,記不清了,不過琢磨這也挺有道理。

1979年的改革春風,不僅席卷了各大城市,對於農村的影響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年初,中央下發了《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乾問題的決定(草案)》明確規定:「可以在生產隊統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業組,聯係產量計算報酬」。

對於這一決定的理解,那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不少人早已厭倦了大鍋飯,再加上糧食產量一直上不去,農民愁思百結,乾部焦慮萬分。

而這一決定的下發,正式開啟了農民群眾對於舊的經濟體質的沖擊。

特別是淮陽地區,最近幾年飽受災情的影響,生活一直困難,不滿的情緒更是在地委五級乾部會上爆發了。

會上,許多公社書記提出了一個尖銳問題:我國農業長期上不去,原因究竟在哪裡?一個公社上不去,兩個公社上不去,為什麼全區200過個公社都上不去?難道所有這些公社書記都是笨蛋嗎?

自下而上的矛盾在醞釀,這一次基層的乾部們似乎不再那麼聽話,強烈要求地委解放思想,放手讓下麵乾。

乾上去了不求表揚,乾不上去自動下台。

不少區縣的公社介紹了他們試行包產到組、以產計工、小宗作物田間管理責任到人、超產獎勵的責任製以及對基層乾部按工作實績進行獎勵等行之有效的辦法,引起了不少乾部的極大興趣。

但這些辦法在當下還屬禁區,被稱為「秘密武器」,隻能暗中施行。

第一次代表村裡參加這種會議的周玉堂和劉永好瞬間刷新了世界觀,工作還可以這麼乾?

自己那點分量的算計,在這些膽大的公社裡,簡直是小兒科。

真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這一次會議真真是點燃了劉永好心裡的一把火。

回去的路上,趁著還未冷去的熱情,劉永好跟周玉堂商量著村裡的「改革」。周玉堂是老派的支書,固然穩重,但已經消磨了敢作敢為的膽量,劉永好一時氣餒。

五月,穀雨剛過,已快到夏種下秧的緊要關頭。

菜園村生產二隊的隊部裡,一群戶主正在召開一個事關重大的會議。

會上劉永好大膽提議:不管政策的包產到組,直接一步到位,趕緊把隊裡的旱地包乾到戶。雖然旱地隻是隊裡土地的一小部分,那也著實驚人。

這一刻老劉家的那種什麼都不怕的基因再次激發,敢想敢乾個的膽量提到了嗓子眼。

自古以來,凡事老百姓都缺個領頭的,既然隊長劉永好都不怕,作為老農民的個人更是生死看淡。

連平時熊氣的老王頭都舉雙手贊成,跟餓肚子相比,冒點險,算個球。

就這樣,生產二隊成了整個村裡出頭的椽子。

土地承載著希望,農民蘊含著力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某科學的白井弟弟 賽博朋克裡的界外魔 鬥羅之我的老婆是龍王 死神之鋼煉 最強仙醫奶爸葉雲霄安若溪 國師大人又來蹲牆角 大師兄是絕世狠人 風水神婿 柯學世界的金田一 聯盟:我殘血了,你們別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