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零章 貪多嚼不爛(2 / 2)

加入書籤

長安府衙。

一眾將領跪在堂下,一個比一個激動。

「國公,河東距京城更近,想必比我等還要早得知京城失守的消息,為免軍心動搖,李崇定會當機立斷,派宗室或重將護送少帝南下。若是此時不乘勝追擊,定會錯失良機……」

進言的是源規,隴西王源賀之孫,司徒源懷之子,承爵馮翊郡公。

李承誌平定沃野,大敗昌義之之時,源奐為其麾下衛將,算是老部下了。

之後崔延伯為都督,與李承誌決戰隴山,時源規在涇州刺史楊鈞帳下聽令,後隴山失守,楊鈞退走,但源規卻舉城歸附。

所以他歸附的比薜和還要早,而且要不是他,李承誌的祖墳怕是都被楊鈞扒了個乾淨。所以在一眾降將中,源規的地位很是超然,也很受李承誌並李氏將領的親睞。

有人開了頭,剩下的也相繼進言,央求李承誌盡快出兵。或是與李崇決一死戰,或是派奇兵輕車簡騎,追殺少帝。

因為人人都知道,皇甫一戰而定,不但攻占了京城,更是攻破了皇宮。如今比這還大的功勞,也就是生擒或斬殺少帝了。

所以個個磨拳擦掌,躍躍欲試,其中就包括李亮和李彰,甚至是達奚……

但李承誌卻不為所動。

他轉頭看了看李韶和崔休,但這二人卻似老僧入定,眼觀鼻,鼻觀心。

自從被李豐生擒(崔休為離石鎮將),這數月來崔休一直是寧死不屈,定折不彎。但當他知道洛陽失守後,態度急轉直下。

倒不是怕死,而是隨捷報而來的還有崔光的親筆書信:自長子崔長儒之下,他九個兒子全部降了崔光這位族叔。

一世清名已被幾個逆子毀了個乾乾淨淨,他這塊遮羞布又能為清河崔氏遮住幾分醜態?

所以他很是乾脆,雖隻降了也就一日一夜的功夫,但句句出自肺腑。

他和李韶均稱:元魏敗的這麼快,固然有李承誌天縱其才,能征擅戰的因素在內,也絕離不開高英和元懌昏聵無能,倒行逆施,繼而使天下民心大失。

但歸根結底,禍亂的根源還在於孝文強行漢化,宣武又過於急功近利,對鮮卑及諸胡過於苛刻的緣故。

不然不會有於忠、元麗之亂,更不會有高肇振臂一呼,六鎮響應者無數的局麵。

反而言之,孝文、宣武二帝待漢臣不薄,心懷感恩,誓死報國者絕不在少數。

其中定然有李崇,楊大眼。

更何況,楊大眼的三個兒子還在京城亂戰時死了個乾淨。

困獸猶鬥,所以李韶和崔休都勸李承誌,既然勝利在望,實無必要急功近利。穩打穩紮,步步為營才是上策。

李承誌也覺的是這個道理:貪多嚼不爛。

當務之急,還是盡快將吃到嘴裡的咽下去才是正理……

s:推薦一下新書,直接點作家頭像就能找到,各位要是有多餘的票,務必投上幾張,謝謝了!

《漢逆》:穿越到三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中平二年,黃巾方定,曹操功遷濟南相。一上任就大刀闊斧,整肅吏治,使「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孫堅功升別部司馬,同樣乾的風生水起。

劉備亦因參與平亂而嶄露頭角,在涿郡小有名聲。

耿成卻窩在雁門關外,與胡人在大青山中打遊擊。

天下將亂,英雄輩出,耿成不求聞達於諸候,隻望能苟全性命於亂世。誰敢攔他,耶穌來了也照殺不誤!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超級快遞吳昊劉子文 從靈籠開始馴獸諸天 阿根廷帝國崛起 漫威裡的不義之神 從功夫開始穿越影視世界 萌寶來襲:總裁爹地太難纏(唐詩薄夜) 我家精靈真是太可愛了 我快虧成麻瓜了(虧成娛樂圈首富) 丹武雙絕 我在封神求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