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歸附(2 / 2)

加入書籤

仔細一看,奚康生不但被捆住了手腳,就連嘴也被堵的嚴嚴實實。正被四個人扛著四肢飛奔。

罷了,就成全他父子二人吧……

邢巒嘆了一口氣,揮了揮手:「攻城!」

聽到鼓響,被驚的呆若木雞的鎮軍才回過神來。

他們的主帥……被敵軍給搶跑了?

打了無數的仗,這樣的場麵還是第一次見……

「殺……」

一群殘兵嘶吼著沖向城門。

能不能打的過,死不死的先不說,至少得把主帥先搶回來……

城門口還站著數百拆門的鎮軍,既便奚定安大吼散開,依舊有兵卒沖了上來。雖然有沖出城門的叛軍接應,但達奚還是被耽擱了一陣。

一夥人扛著奚康生前腳沖進門洞,鎮軍後腳就沖上了吊橋。經驗豐富的老卒當當幾刀,砍斷了係著鐵鏈的鎖枷。

隨即,鎮軍一窩蜂似的沖過了護城河……

「看清楚,就那個騎黃馬的,別認錯了……但等他入城,就落閘……」

「大帥放心!」

裴安之緊盯邢巒,兩眼瞪的像銅鈴……

不對,起不了吊橋,難道還放了不千斤閘?

搶走了奚康生還不夠,不會連他邢某人也要活捉吧?

邢巒心裡打了個突,想要停下馬,但哪裡能靳的住?

普通的兵卒哪會琢磨是不是中了計,隻要主將一聲令下,說讓他拆門他就拆門,說讓他攻城他就攻城,絕不會有一絲含糊。

而門洞大開,誰還會吃力不討好的去架雲梯,沖進去殺就對了……

就這樣,任邢巒嘶吼喝罵,還是被連人帶馬的沖進了甕城。李豐和裴安之眼都不敢眨,虎視眈眈的盯著騎著黃膘馬的邢巒。

剛剛看到邢巒進了門洞,裴安之大吼一聲「落」,石閘咚的封死了門洞。

叛軍如同鬼一般冒了出來,城頭上密密麻麻,不計其數。

邢巒又驚又怒。

都已猜到是計,最終還是上了當?

奚康生好歹還有達奚以違抗父命替他遮遮醜,而自己呢?

當了大半輩子的忠臣名將,不能臨了臨了再搖尾乞降吧?

邢巒誤用嘆一聲,又抽出了刀。都已經架到了脖子裡,頭頂傳來一聲撕心裂肺的嘶喊:「父親!」

他抬起頭,瞳孔突的一縮。

獨子邢遜趴在城頭,淚眼婆娑:「請父親三思,你若去了,兒子如何能苟活?」

一夥怒火湧上心頭,邢戀怒目狂瞪。

天上下的道理再大,也大不過一個「孝」字,於眾目睽睽之下親眼目睹生父自盡,身為獨子,邢遜日後該如何自處,這仇報是不報,又該算到何人頭上?

他終於理解之前的奚康生為何那麼惱怒。

但此情此情,徒之奈何?

邢巒咬了咬牙,最終還是長嘆一聲,丟了手裡的刀,又從牙縫裡擠出了一個字:「降……」

……

夜裡,邢巒與邢遜抱頭痛哭,一夜未眼。而奚康生則把達奚打成了豬頭。

次日,千餘騎兵護著兩駕青幔覆蓋的廂車,駛向洛陽……

……

已是子夜時分,正堂中依舊燈火通明。李承誌坐在案後,時而沉思,時而奮筆疾書。

階下,崔光、劉芳、遊肇、崔休四個各據一角。身側各有四五個給事,每人身前都堆滿了文牘籍冊。

至此,元魏四十一州,已有二十八州名義上歸附李氏,這些便是各州的黃冊,記載各郡各縣各有多人口,其中多少世家,多少豪強,多少自耕農,多少佃戶,多少農奴,多少僧戶,軍戶,匠戶等。

以及各官府的公田畝數,甚至各家各戶的田宅資產之多寡。

當然,元魏的隱戶相當多,隱田更多,不過有這麼一份資料,多少能有個對照。

待整理個大概,李承誌就會派招撫使前往各州,主要安撫各州世家與豪強,以免如東漢末年一般群雄並起,打仗打個沒完沒了。

各路招撫使的人選也已定了下來,挑選的皆是當地的世家郡望。

隻要這些代表能安撫住本家子弟,其餘的即便趁勢而起,也翻不出多大的浪花來。

就如關中,楊氏已舉族隨李崇逃往徐州,如今誰敢說隴西李氏不能執關中士家之牛耳?由李歆坐鎮,再任張敬之為副使,當能安定關中各州。

河東則為裴植與薜和為主副使,包括並、肆、汾、朔、司等州。河北等州則為魏子建與李始良。

至於六鎮,如今已被折騰了個稀巴爛,雖說沒了什麼大用,但至少再不會有危脅,李承誌便拜請出身太原的郭祚出山,又請李始賢為副使輔佐……

其實捫心自問,李承誌也沒想到這一天來的這麼快。三個月前洛陽告破之時,他都還以為定然還有無數場苦戰,更有可能天下打亂,遍地烽煙。

但誰能想到南梁會趁火打劫,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更沒想到少帝竟能當機立斷,以最快的速度退守徐守。

真的不是一般的乾脆,就連李承誌也沒想到,少帝會令傅豎眼不戰而退,將洛、荊、襄、豫等州拱手相讓,送給南梁。

戰兵、精壯都撤到了兗州,甚至是糧草都搬了個空,韋睿就如入無人之境,將將一月,就將洛、荊二州並半個豫州收入囊中。

包括李崇也是如此,悄無聲息的帶走的所有的中軍精銳,隻留楊鈞於關中死守。但就憑數萬民壯,又如何是李承誌的敵手?

最終大敗於潼關,楊鈞也死於亂軍之中。

想起二人的過往,李承誌難免有些唏噓。但戰爭就是如此,連兄弟、佼子都能自相殘殺,更遑論至交?

「國公!」

一聲輕喚,打斷了李承誌的思緒,他長嘆一聲,又問道:「何事?」

「快馬來報,達奚將軍並奚縣公、邢縣公於黃昏時分,已到了新安,明日就要入城……」

新安也就是後世的孟津,距洛陽城不過四十裡。

李承誌點點頭,稍稍鬆了一口氣。

有這二人歸附,抵禦南梁足矣。

遍數元魏,若論抗梁名將,元英自然首屈一指,其次才為李崇,再之後則是邢巒,奚康生,楊大眼三人齊名。

元英已死,李崇與楊大眼自不必提,也就隻有奚康生與邢巒與南梁打的仗最多,經驗最為豐富。

這才是他為何費盡心機,要招降奚康生和邢巒的原因……

(本章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超級快遞吳昊劉子文 從靈籠開始馴獸諸天 阿根廷帝國崛起 漫威裡的不義之神 從功夫開始穿越影視世界 萌寶來襲:總裁爹地太難纏(唐詩薄夜) 我家精靈真是太可愛了 我快虧成麻瓜了(虧成娛樂圈首富) 丹武雙絕 我在封神求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