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 一點點進步(1 / 2)

加入書籤

馮氏組裝機剛啟動生產授權程序沒幾天,一架新型直升機在c國某空軍基地進行試飛。

雷電,取雷公電母之意,考慮到平權人士等因素,很難直接用雷公、電母,乾脆使用了個十分泛濫的名稱。

雷電直升機,是一款基於十六倍體鈉電池和新型超級電容研製的全電直升機!

裡麵用到的超級電容,是在研究鈉電池過程中,受到遊戲中獲得的外星知識啟發,弄出的一款高能電容。

超級電容並非新鮮概念,在電動車發展過程中,就被多次提出,甚至有廠商做出電容型的概念車。

十六倍體鈉電池的能量密度,最新版本測試均值為每公斤十一兆焦,不到汽油的四分之一。

這樣的能量密度放在坦克、車輛上問題不大,但飛行物對能量密度的要求近乎苛刻,十六倍體也就勉強支持基礎飛行需求,采用高能電容有其必要性。

雷電直升機使用的新型電容,能量密度能達到每千克一百三十兆焦,和所有電容類元件一樣,它儲存的能量會很快流失掉。

跟遊戲中磁力電容那種幾十個小時衰變周期沒辦法比,新型電容充滿電後,約一小時,電力就會自然衰減到十分之一,電池線路斷開四小時後可以直接用手扌莫。

利用十六倍體鈉電池和超級電容的混合能量源,加上電傳係統對比燃油係統的重量優勢,雷電對比常規直升機,天生就適合運輸。

在設計時,多多少少受到怪獸時代的影響,成本不再作為第一優先考慮,能不能生產出來,以及與未來需求、未來維護能力的適應度才是重點。

為了配合「後災難時代人類求存展望」所提出的概念,雷電最終徹底拋棄了現有直升機的框架。

對了,「求存展望」是c國體係內在前年年底發布的一份內部參考報告,基於怪獸危機發展對工業鏈的影響,提出一係列未來地表生存環境的概念。可以說除了對太空項目的重視,c國整個xx24年的全球布局,都是圍繞這份報告展開的。

回到雷電。

雷電沒有使用爛大街的旋翼結構,使用了二加二涵道風扇。

涵道風扇,就是把風扇裝進管道裡的意思,這種結構比起起源於一百多年前的開放式螺旋槳結構,具備更好的穩定性、可操控性,獲得相同的推力更節能,但是對風扇材料、結構、加工等方麵的要求高很多。

二加二,前麵的二,指的是雷電主結構上方,由梁架結構連接的位於兩側的主動力風扇;後一個二,指的是雷電尾部的兩個全角度可調、風扇轉向可逆的兩個輔助風扇。

利用這個二加二的涵道風扇結構,雷電獲得了一些類似傾轉旋翼機的特征,但兩者側重不同。

傾轉旋翼機強調的是垂直起飛後水平飛行的速度,傾轉旋翼轉向前方時,它能獲得普通螺旋槳飛機的速度,每小時六百多公裡。

雷電是為了配合後災難時代地麵運輸能力缺失環境下,各地常規運輸需求的,強調的是載重,因此在風扇傾角上做出了犧牲。

利用無人機和全電的特點,盡可能增加了設備區綜合質量密度,正常飛機主體被橫著切到剩下三分之一的樣子,就是它的主機身,但因為它很大,視覺比例比一般無人機機身還要窄。這種設計一定程度降低了迎風阻力,可惜最後最大速度也隻能達到每小時三百二十公裡,和前幾年生產的武裝直升機差不多,放在運輸直升機裡當然算飛快了。

雷電作為無人機,也是到今天為止,寬度(對應常規飛機翼展)、自重、載重最大的無人機。

雷電的寬度為二十四米,長度二十二米,起飛最大自重二十五噸,標準自重時,最大載重三十噸。

用二十五噸的直升機,拉三十噸的載重,這個比例並不好,眼尖的一看說明就會注意到,它有個「標準自重」的說明。

一台無人機、全電的,自重的變化哪來的?

答案是電力供應模塊的增減。

學習外星人的先進經驗,結合本地技術,雷電有六噸的重量來自於可增減的電力模塊,在把它們都拆除後,它的載重會很自然的提高到三十六噸,但同時滿載航行距離會縮短至一百八十公裡內。

另外還有額外電力模塊接口,最多還可以再加五噸電力負載。

繼續往上堆電池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距離過遠的話,還是傳統大運輸機更有優勢,所以沒必要讓直升機負擔太多額外的任務,它的主要工作範圍,就是五百公裡內的運輸。

為了滿足一些特殊需求,雷電試飛的時候,還有一台大號的姊妹機正在組裝。

它的姊妹機叫海東青。

海東青這個名字來自於一種猛禽,隼形目,習慣稱作鷹,但隼形目體型不如鷹大,使用這個名字,也有海東青能提起相對很重的獵物的意思。

海東青比雷電大,長度達到二十八米,和重型戰鬥機差不多,翼展達到三十二米,接近中型固定翼運輸機翼展。

別看隻大了這麼一圈,海東青為了減重的同時保證足夠的強度,獲得更好的載荷比,鈦合金使用比例比雷電高出一倍,蒙皮方麵也盡可能多的使用碳纖維編織材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遊戲相关阅读: 開局十萬死士,橫掃諸天世界 重生之我的文娛帝國 直播:開局拳打紅衣,腳踢怨靈 重生鄉村文藝生活 妖孽劍尊 丹修之道 唐朝大偵探 人在鬥羅攻略女神 從零開始打造奇幻公園 我在漫威掌控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