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諡號(2 / 2)

加入書籤

第二天一大早,孫承宗就坐著悶熱的馬車前往京師。時隔四年,看著巍峨的京師城牆,他心中感慨良多。稍後,他在城內兵部的會同館休息。這裡也是天下驛站的終點和起始點。

王承恩則是往西苑昭和殿去找天子匯報。兩個隨侍在天子身邊一個半月的美宮娥回道:「王公公,天子今日在文華殿中和外廷諸公議事。」

王承恩急匆匆的趕到文華殿中,剛從文華殿後轉過來,就看到殿中天子帶著高時明、張彝憲兩個司禮太監分席而坐,和內閣、六部的文臣們在處理政事。

「乾爹。」王承恩走後,委派了他昔日在信王府上的心腹小太監王彰在天子麵前伺候。這時,王彰機靈的給乾爹一個眼神。再悄然的退後兩步,把天子身後的位置讓出來。

王雙倒沒有坐在文華殿的禦座上,而是讓人布置了一個官帽椅,一張長案。穿著一身紅色繡著龍的常服坐在桌前,聽著韓爌和王永光在爭論熊廷弼的諡號。

「在下以為『襄湣』二字不妥。朝廷固然是有為其平反之意。但以熊廷弼之於遼東的大功,僅僅隻是一『襄湣』,何以服天下?」吏部天官王永光侃侃而談。

首輔韓爌心裡像吃了蒼蠅般難受。因為熊廷弼的兒子來京城要求給父親收屍,還是他在五月份主動對天子提起來,得到允許的。現在搞得好像他有「門戶之見」似的。

王有孚(王永光,字有孚)此人奉承上意,故意給他使絆子,尤其可恨!虧得他在去年還曾庇護過王永光。

熊廷弼論罪被殺,這件事其實非常的復雜。首先,熊廷弼乃是浙黨領袖方從哲啟用的人,而其第一次在遼東去職,乃是東林黨人姚宗文壞事。

其第二次去職下獄,乃是經略和巡撫不和。熊廷弼是遼東經略,王化貞是遼東巡撫。而恰恰王化貞乃是東林黨大將。此公現在還被關在京師的監獄裡。

但是,殺熊廷弼的卻是魏忠賢。原因是銀子沒給到位。

所以,韓爌站在他的立場上,願意給熊廷弼收屍,但隻能給一個「襄湣」的諡號。再拔高,這不是說東林黨之前的事情是錯的嗎?那他今天回去就該被東林黨的言官們罵了!

其中細微曲折之意就在這裡。

次輔李標從他的座位上站起來,躬身向王雙行禮,說道:「陛下,熊廷弼爆屍三年,今陛下開恩,允其子收屍安葬,彰顯仁心。如今中外多事,在諡號上何必多做文章?」

錢龍錫起身道:「臣附議。」當年把熊廷弼弄下來的當事人們都還在,不過區區五六年的時間。

王雙看著自己的兩名閣臣,心裡就是一陣厭惡。滿朝盡是東林黨,他想要施政難啊!

他給熊廷弼加美諡,難道是為了打擊東林黨嗎?這樣為國出力,且有本事的人,難道不應該給他一個好的身後名嗎?否則,日後誰還會為明廷效死?

王雙回頭看一眼身邊的王承恩,將手裡的茶碗重重的放在身前的長案上,冷冷的道:「薩爾滸之戰後,後金興起。皇明遼東危機,熊飛白安定遼地軍民,恢復城池、器械,有功於國,當諡號文烈。安民有功、秉德尊業曰烈。」

說完,帶著王承恩轉身就走!

這諡號當然不是他一個現代人能想得出來的。這是司禮太監高時明給他出的主意。

天子既走,文華殿中的一幫文臣們麵麵相覷。被晾在殿中的李標和錢龍錫兩人臉色更是很不好看。因為皇帝是要尊重閣臣的。乾綱獨斷無所謂,但不給麵子,這問題就有點大。這意味著兩人的閣臣地位不穩。

明朝的閣臣,有宰相之實,無宰相之名。內閣在法理上來說,就是皇帝的秘書班子。而內閣大臣沒有考核、任期這種種說法。所以下麵的人想要爬上來,就得把前麵的人踹下去。而踹下去的辦法,就是要說動皇帝來動手。

文華殿中的六部尚書、侍郎、禦史、翰林們神情不一。人群中有人看向兩名閣臣的目光冷冷的。

王雙怒氣沖沖的走出文華殿。

王承恩趕緊匯報道:「皇爺,孫閣老來了。現在正在兵部會同館內。」

「快請他來西苑。」王雙頓時輕心情好了些,帶著隨從往西苑走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全球之亡靈天災 我會證明誰才是世界第一打野 末世我為王 超維霸主 師姐總想暗害我 精靈店裡走出的博士 洪荒之我有七個小葫蘆 諸天邪武 變強從三十一歲開始 直播打卡從九叔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