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四大汗國,藏西密宗(1 / 2)

加入書籤

從文翁石室回到別院之中,趙煦立即開始了對《大衍求一術》的研究。

這是一封寫得略微有些淩亂的手稿,上麵主要是對各類大衍類數理題的歸總。

看著手稿上麵的文字,趙煦陷入思索:

「置奇右上,定居右下,立天元一於左上。先以右上除右下,所得商數與左上一相生,入左下。然後乃以右行上下,以少除多,遞互除之,所得商數隨即遞互累乘,歸左行上下。須使右上末後奇一而止,乃驗左上所得,以為乘率……」

前世畢竟還是認真讀過書的,對於其中描述的數理問題還算能有所掌握,所謂大衍類題目,不過就是對同餘方程的求解,其本質與剩餘定理有所不同,但歸根結底同出一源。

不過趙煦也不是拿它來做數學題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其中所蘊藏的神秘武學。

連續翻閱,終於找到了藏於其中的與數理無關的大段論述:

「世類歸總,但物皆有定集,施以定法,謂之同餘。吾嘗聞前輩黃裳自萬壽道藏中頓悟絕頂武功,鄙人不才亦得天道循環之理。

謂大衍者,世之總述,無窮相別,未有盡頭。代以相餘,如人體之五行陰陽,方寸增減,宛如山河九霄之變。

……」

在秦九韶的論述之中,趙熙很清晰地,了解到了他從數學的延伸而得到的武學理論。

也感受到了這位歷史名人是一位怎樣的天才人物。

從秦九韶的字裡行間,趙煦能夠感受到他對武學之道並無太多涉獵,隻能算作一個熟知人體陰陽五行理論,對內功運行法門稍有了解的武學愛好者。

但是令人驚嘆的是,他真的將《大衍求一術》的數學邏輯融合到了內功運轉當中,提出了一種特別的運轉思路。

一如《大衍求一術》的數理方法,物不知數亦可求同,秦九昭將之化用到內力的應用上,修行者自身不論內力性質有無差異,隻要有統一的「天元」進行統籌,便可以將一切「精氣神」凝結起來,達到一種「天人無悖,神魄交同」的境界。

不過由於秦九昭本身對於武學的研究並不深入,他這隻是提出了一種可行的推演,卻並沒有將之完全實踐,各種細節也並沒有在手稿之中探究……這也是那三名明教弟子為什麼隻是簡單看了看手稿就因為下意識的嘗試而險些喪命的緣故。

不過,這門奇功雖然風險極大,但卻是堪稱神異,依照秦九韶的思路,任何內功都可以在《大衍求一術》的統籌之下並行不悖,更可以自行歸納出天然統一的運功路線。

在《大衍求一術》的輔助之下,一個人修煉了什麼武功就會呈現出什麼樣的精氣神,這是由一個人的思想、經歷、實踐所反映的,是獨屬於修煉者的精氣神。

也因為如此,借助《大衍求一術》便可以先行一窺自身先天意象,隨後在參照這個路徑進行突破。

可謂提燈照路,有跡可循。

趙煦一身功夫太雜,本就苦惱難以疏理。

如今有了這部奇術神功,前路再無艱難,簡直是一片坦途直通先天。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借著這次對《大衍求一術》的認識,自己也明白了一點。

不論是任何玄奇的武功理論都不是憑空想象的。

自己先後依托於天龍世界與倚天世界,在金庸係的世界中,武功源於對世界、道理的參悟……譬如黃裳,年歲蒼老之際也無半點武功在身,卻隻憑熟讀道藏便悟出了絕世的《九陰真經》,這便是「理」對「術」的引導。

如果說黃裳的創功隻是個例,那麼原著中並沒有出現過的秦九韶的《大衍求一術》便完全提醒了趙煦,這是一個完整的真實的世界,這個世界的邊際並不是小說所書寫的那麼小。

一個要真實存在的自恰的世界必然會存在無數的原著中沒有描述到的背景或是細節,自己如果始終拘泥在原著的劇情之中,將始終難以走出自己的道路……那就與輪回空間裡隻知道接受任務的輪回者沒有區別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遮天之至尊 仙庭封道傳 關於我在原神當假麵騎士這件事 我在緝凶司被迫營業的那些年 這樣的高中生活真的沒問題嗎 我本體是無限寶石 從妖尾開始的無限圓環 神醫狂妃:娘親你馬甲又掉了! 費倫大陸的棋法師 我來此世求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