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為上者分憂(2 / 2)

加入書籤

後來改革開放,逐漸加大了土地的開發利用,但還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做出詳細的規定,這是扌莫著石頭過河的階段,積累了經驗,也吃了很多苦頭。

直到1988年,《土地管理法》規定,絕大多數建設單位應該通過土地出讓的方式獲得土地使用權,土地出讓金正式登上歷史舞台。

但是,《土地管理法》沒有規定具體的出讓方式,從1990年到2002年間,幾乎所有的土地出讓都是通過當地政府和企業單位私下裡「閉門談判」獲取,這使得實際成交價格遠低於市場基準定價。

比如,1998年首都的土地出讓金是43億元,占首都當年gd總值的百分之二不到。

蘇淮全省土地出讓金占比不到百分之零點五,至於東江,可以忽略不計。

一方麵,是因為地賣不出去,另一方麵,是因為土地出讓金真的太便宜。

東江的土地出讓金基準定價在200元上下浮動,可那是指正常年份。不正常的年份,比如93、94年房地產最火熱的時候,上漲到六百元。

現在也是不正常的年份,泡沫破裂,房價暴跌,土地出讓金自然也得隨行就市。

但,跌倒90元,也真的是離譜之極。

「是嗎?關於暴漲,你有具體的數據支撐嗎?」林白藥繼續問道。

丁益民還是嬉皮笑臉的說道:「這隻是我個人的胡思亂想,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憑據。北宋士大夫王禹偁在《小畜集》中寫道:『重城之中,雙闕之下,尺地寸土,與金同價,』可知越是發達的社會,越是土地價格昂貴,北宋那樣的繁華盛世,竟寸土寸金。再看我們現在,經濟越來越開放,人口流動越來越厲害,農村的喜歡往城市裡鑽,小城市的喜歡往大城市鑽,民生四樣,衣食住行,現在溫飽解決了,日子過好了,誰不想買房子,這和北宋何其相近?可城市裡適合居住的土地隻有這麼點,物以稀為貴,以後也會寸土寸金……」

這番話沒有任何具體的數據支撐,但引經據典,古今映照,頗有說服力,讓人一聽就覺得似乎很有道理。

陳浩然道:「我不了解房地產的行情,但就銷售來說,地便宜,鋼材便宜,砂石便宜,為何便宜?肯定是因為賣不出去!沒有買方,成本高低毫無意義。我覺得,還是應該做市場調研,看看老百姓的買房意願……」

林白藥扭頭問紅姐和葉西:「你們願意買房子嗎?」

紅姐道:「以前是想買沒錢,畢竟全家人窩在兩間小房子裡不方便,現在還是沒錢,但也不怎麼想買了。聽人說房子隻會更便宜,買個一百平米的得三萬多,吃人呢,還是等降價了再買……」

她代表的是一部分人,目前有房子住,條件不好,想改變但沒太大的動力,還抱著追漲殺跌的慣性思維。

葉西想了想,道:「我也沒想過買,一方麵是房價不穩定,可能還會降,另一方麵我還不確定自己要在哪裡生活,沒必要那麼早在東江買房……」

她代表的是剛參加工作沒幾年的年輕人,還沒有找到駐足一生的落腳點,更不像後世那樣,把房子看成投資的商品。

但兩人也有共同點,那就是都以為房價還會跌,畢竟從1995年開始房價跌跌不休,到現在還沒有任何回漲的勢頭。

「嗯,大家的意見我知道了,不過,我認為房價明年必定會報復性上漲,現在入市,如丁經理所說,是最好的時機。」

林白藥目光深邃如淵,說話的語氣不容置疑,道:「我們不僅要拿地建樓,還要幫市裡解決爛尾樓的問題。羅珂,你從建設局搞到的資料給每人發一份……」

早有準備的羅珂拿起桌子上放著的厚厚的文件,在葉西幫助下給每人麵前放了一份。

方中曲等人認真的一邊翻看,一邊聽林白藥講話:「東江市的爛尾樓項目有三十五個,報建兩百多萬平米,積壓現房麵積三十多萬平米,閒置土地一萬三千畝,四大行和各券商的呆壞賬高達數億……這些爛尾樓楚總已經實地考察過,主體結構大多已經完成,還有部分其實隻剩下樓體內外牆的裝飾、抹灰、門窗及玻璃安裝和水電安裝等等,我們寧安地產,準備為政府分憂,圈定幾個爛尾樓項目,盡最大努力把這些爛尾樓重新盤活……」

「啊?」方中曲深知這些爛尾樓牽連復雜,勸道:「林總,還是再考慮考慮,拿地可以,現在地價便宜,囤在手裡至不濟還能當作投資。可爛尾樓很可能會有多個利益相關方,彼此權責不明,扯皮又扯淡,容易出問題。」

「我們當然不會直接和那些房地產開發商或者投資投成了控股方的倒黴蛋銀行聯係,我說了,這是為政府分憂,和我們對接的,會是市府。」

「以咱們的注冊資金,怕是接不下吧,這可是至少兩個億以上的大盤……」

「沒人要的爛尾樓,有人接盤就是止損了,不可能再想著按當時的價格來算。而且,我們最多隻接那十萬平米積壓的現房,等會薑經理去找羅珂,你們兩人負責,預算出大概的投資範圍,我估計一千萬應該可以拿下來……」

「好!」

薑心怡答應道,她之前隻是聽說林白藥的背景,現在,她很敬佩林白藥的魄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大道源 末世諸神黃昏 人在鬥羅,開局救了朱竹清 情斷外婆橋 絕世至尊 東京男友 輝夜有點可愛怎麼辦 別說生活不懂你 修仙直播:火爆全球 全球輪回開局阿凡達